家长带小朋友体验可触屏幕。
美国的美术馆与其他博物馆一样担负着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播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都积极地扮演着影响本国文化及其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美术馆、博物馆不只是通过优秀的展览为公众了解艺术、历史、人文、社会等创造一个文化环境和平台,同时也向公众展示着自身的文化形象和艺术态度。美术馆、博物馆好比文化艺术和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鼓励并创造机遇使公众更深入了解、亲近和体验艺术,并反思艺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美术馆、博物馆不仅是艺术机构,还是公共教育机构,更是社会和谐运转的重要因子。
一
博物馆里的艺术天堂
不久前,我又一次走进波士顿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欣赏最新展出的展览。当我走在绚丽夺目的玻璃艺术展时,发现有一群6-10岁的小孩随性地坐在地板上临摹着他们所看到的作品。在一旁的父母们不停地问道:“你看到了什么,宝贝?是蓝色的吗?是圆形的吗?像什么呢?你画的是小鸟吗?”有些小朋友眨巴着大眼睛思考片刻回答着父母的问题,有些则直接拿着蜡笔旁若无人地继续临摹着。当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他们身后时,非常惊喜地发现小朋友们临摹的作品在色彩的表现力上丝毫不逊色于原作,更有趣的是画中不只是简单地临摹了他们所看见的艺术品,还加上了自己心仪的人物和物件,其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将临摹与创造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令人叫绝。再走过几个展厅,又看到一群中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细心观察着每一件艺术品,有的不时在记录着什么,有的则举着长长的手臂向讲解员提问。另一边的展厅里,十几位老人在巨大的17世纪油画前,展开随身携带的可折叠座椅,耐心听着讲解员讲述油画所描述的故事。有趣的是老人们还不时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令讲解员都答不上来,而以大家都笑成一团收场,气氛十分融洽。
博物馆里的餐厅。
尽管已临近闭馆时间,这里依然人潮涌动。在我一个多小时短短的艺术旅程中,我遇见了五六个这样的“团队”,令我好奇的不只是因为当天既不是周末也不是假日,居然也能够看到这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群来参观展览,并且有专业的人员在旁边讲解。更惊讶的是在美术馆的好几个角落发现了令我感动的宣传小册子。那是专门为家庭和儿童准备的宣传册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本装帧精美的“艺术护照”,上面注明着:去美国的护照,印制得就像真的一样。打开第一页,小朋友可以选择贴自己的照片或者自己的肖像画作为护照照片,旁边还留有位置写自己最喜欢去的地方、喜爱的颜色以及动物等等。第二页是“目的地”,小朋友可以选择美术馆中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并将其画在护照上,旁边则有引导性的问题比如“所看到的油画色彩是冷色还是暖色?”“作者是哪一年画的这幅作品”“你希望在观赏画的旅途中做些什么呢?”第三页则是温馨的提示,让小朋友想象美术馆是一个礼品商店,那么你希望从这里带走什么?是闹钟?一幅画?首饰?摄影作品?还是汤匙?并把它们一一画下来。“艺术护照”的最后一页,让小朋友回答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人,见过的作品,去了哪些展厅,带了什么小礼物回家之类的问题。当所有的“空”都填满后,则可由工作人员将美术馆的图章盖在自己的那本护照上,至此也就完成了一次愉快而充实的审美旅程。
还有一种宣传品是A4大小的卡片,上面是以猫、狗、巧克力等为主题的联想卡,卡片上印着相应的猫、狗和巧克力的展品,写着它们的作用、历史以及为小朋友找到相应展品后提出的艺术联想等问题。
家庭计划宣传册。
博物馆自觉的公共教育使命
不得不佩服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细心和周到,然而,我还是抱着一份好奇开始对美国各大美术馆、博物馆进行仔细的网络调查。不论是古根汉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还是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等等,都有自成体系的公共教育计划,其中包括针对小学生、中学生和幼儿家庭的不同教育计划。学校的部分课程可以在这些美术馆中进行,美术馆还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专门通道、耳机和讲解员,能够针对不懂英语的外籍人士提供翻译讲解员的陪同项目等。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网页上,还提供了家长应如何带领小朋友在美术馆的自主参观中引导他们去思考的温馨提示,其网络博物馆则可让在家的小朋友也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艺术的魅力,其服务真可谓无微不至。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美术馆、博物馆为大众所提供的专业、完善的公共教育项目绝大部分都是免费的。
美国的美术馆、博物馆身处特殊的环境:有着强大的经济背景和国家鼓励发展艺术作为支撑,加上艺术机构成熟而有序的管理运作方式,广泛的人脉资源和通畅的信息渠道,强大的对外传播手段,促使美术馆、博物馆能够不断推出新的公共教育计划。也正是得益于美国社会对儿童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视使得美术馆、博物馆自然地成为公众特别是父母们最信赖的文化资源,去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展览,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
得知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博物馆实行对外免费开放,并且提供各类艺术培训班之类的课程,提供定期的面向大众的文化艺术讲座,这是非常令人激动的消息。当然,这些新兴公共教育计划的实施如何在相对稳定的机制下能够保持其可持续性,如何使这些新兴公共教育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不断走向深入,我们还将面临诸多的挑战。比如,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并爱上美术馆、博物馆?如何针对不同的年龄群实施公共教育计划?如何提高美术馆、博物馆的宣传力度,使之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如何让公众不只是专注于艺术作品,还能够被美术馆、博物馆本身及其艺术态度所吸引?如何使公众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美术馆、博物馆的建设当中?如何使美术馆、博物馆能够切实做到服务社会,成为社会建设、社会公共教育的重要阵地?也许美国的美术馆、博物馆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编辑:陈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