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刘小东:到生活里去它会滋养我

来源:艺讯网 作者:苏典娜 2011-10-09

刘小东 (摄影:段少锋)

 

时间:2011年9月27日18:00

地点:清华美术学院

采访嘉宾:刘小东

 

记者:此次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双年展的主题“超有机”,围绕“超身体”、“超机器”、“超城市”、“超生命政治”四个单元展开,请问您是如何理解“超有机”的主题?您近期的艺术作品中有多少“超有机”的成分?

 

刘小东(以下简称“刘”):就是一种超越。我觉得解释这个词,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想法吧。对于我来讲,超越一种现有的东西,这是一种愿望。艺术家要不断地超越自己,策展人和美术馆整个体制都有一种想超越的意识,所以我的理解就是往前走,这是重要的。

 

记者:您为什么会选择参加此次美术馆“超有机”主题展?

 

刘:我觉得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馆自从王璜生来了以后,非常有起色,他做的每个展览都非常到位,真正有美术馆的品质了,所以一旦他邀请我参加展览的时候,我就会特别重视,而且我觉得也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样的展览。他做事比较有眼光,做的事情比较具体,不是那种长官式的展览方式,而是一种非常有判断性的,对当下的文化艺术有观点的,从操作层面非常有服务精神的,所以这样的展览,我想艺术家都愿意参加。

 

记者:您选择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方式创作,您曾说是“对于全球化的一种挑战,对艺术商业化的抵制”,而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部的亚历山大 门罗曾评价您的创作“调动了观念艺术、摄影以及电影创作。同时也借鉴了行为与装置艺术”,您又是如何看待绘画之外的艺术创作方式,以及与绘画的关系呢?

 

刘:努力地做一点融合,努力地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打开自己的头脑,这里面没有现实主义不现实主义的问题,而是克服自己的弱点,不是简简单单地自以为是。我们很容易把自己锁在一个你自以为是的环境里,在这环境里你是老大,在这环境里你做什么都有道理,但离开了这个环境,你会发现你什么都不是。如果跟更多的你不理解的文明或者不是很深入了解的文明达到很有效的沟通,这是我们做艺术家应该做到的事情。所以在我的印象里,在我所从事的艺术里头,我不把自己局限在是不是现实主义,是不是绘画的问题,我只是以这个点,作为一个交流的桥梁。我这样的方式,不同文明的人会理解。所以这个是我做的努力吧。

 

记者:在您2008年北京服装学院讲座中,您曾谈到自己“画画的一条思路是以照片和工作室完成为主,另一条思路是直接面对人,画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写生”,而您2004年之后的作品都是对着对象进行现场大型写生,如《吃完了再说》,包括此次“超有机”的参展作品,您在2009年与巫鸿先生的对话中谈到现在创作基本上不再使用拍照片的方法,只是用照片记录画画现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作思路和方式转变呢?

 

刘:因为也不满足于仅对着照片去绘画,绘画是个鲜活的过程,你想有一个真人在你面前,和这么大一张照片在你的面前的时候,肯定真人给你的信息量会更大,无论从色彩,从声气上来讲,都会生发一种绘画的冲动。所以,我也不会绝对不参考照片,有时候也需要参考一点现场抓不到的东西,因为绘画完全依赖于现场,也有一定的局限了。可是现场有现场非常好的不可替代的东西,我更愿意在现场能完成的就完成。

 

记者:有些人曾指出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是习作,而非“创作”,面对这样的质疑,您曾说他的主要贡献是推动了创作的概念,请问您是如何定义“创作”的概念?

 

刘:首先发问这样问题的人,就有点把艺术看得过分紧张了,艺术应该更宽泛一点,再放松一点,在艺术面前没有创作和习作的区别。他们对于艺术的概念过于经典了,过于传统了,不能这样概念化艺术。有的时候,随意的滴洒都是艺术,你不能说它是习作。所以在我的艺术里,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概念,不存在创作和习作的区别。只是在于你把什么东西拿出来展示,只要拿出来,就是你的创作,不拿出来的,都是你的习作。

 

记者:您是否认为自己现在走出去面对对象进行大型写生也同样拓展了“创作”的概念呢?

 

刘:对于我来讲,更加宽松一些,打开自己,让很多信息进来,所以打破自己已经形成的概念,到生活里去它会滋养我。

 


【编辑:汤志圆】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