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娟 2005年
罗菲: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有没有在乡村生活的经历?如果有,这段经历给你什么样的一副图画记忆?
孙国娟:有过一些短暂的经历,结论是:越美丽越感人的风景,就越让人想起:爱情。
罗菲:你是否经常离开城市去到野外?一年几次?都去哪里?是出于什么动机?运动、写生、郊游、休息……
孙国娟:一年可能一二次吧,出去的动机往往都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强烈的渴望,只是每次走着走着心情就会变得很复杂,那不久前的乡村,湿地正在被变成城市,还有很多绿山成为了采石场,伤痕累累,这些变化我们阻挡不了,但真的会感到心疼。
罗菲:你在最近一次去到大自然中是什么时候,是否有过独处默想的经历?什么体验?
孙国娟:我想我可能不知道怎样在自然中达到一种默想的状态,其实我经常努力让自己有人们所说的默想或者是冥想,但我好像总是没有这样的感觉。我的感觉是在自然面前心情会变得很宁静,所有伤心的事痛苦的事都会变得很遥远,当我们远离城市,自然就能引领我们超越世俗。
罗菲:有些艺术家在创作有关风景的作品中,会说是与自然对话(无论你是室内还是户外),你是否有这种体会?这样的对话是怎样开展的?或者说这场对话是谁先说?又如何回应?
孙国娟:想了半天,我们之间好像没有对过话,我倒是很喜欢听风看雨,看电闪雷鸣,当自然符合了我们某种情绪的时候我们会感动,会得到安慰,当我们通过观察破译了自然中的某些秘密的时候我们会欣喜,自然会使我们变得丰富,与自然的相处实际上是一种内心生活。
罗菲:你是否认为风景艺术在当代艺术中还有价值?如果有,你觉得是什么?
孙国娟:我想应该是很有价值的,艺术本来就是自由的。
罗菲:你在自然中的体验对你的艺术创作是否有直接的影响?哪些方面的影响?
孙国娟:静物中的那些花那些果实算不算?老昆明城市的街道算不算?是这些东西给了我在绘画上的最初的感动,我是从画花儿、画老昆明的街景开始自己的艺术道路的。
罗菲:在艺术史与当代,都有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关注于自然风景,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在你的视野中,与风景有关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家里,你最喜欢的是谁的作品?或哪件作品?
孙国娟:莫兰迪和塞尚。
罗菲:你希望你那些与自然风景有关的作品能够给观众带去什么体验?为何?
孙国娟:我在做作品的时候只是在表达自己,而观众会有他们自己的理解。
罗菲:一种文化里的自然观决定了这个文化的世界观。当你沉浸在自然中,你认为人在万物中的什么位置?你是否认为有造物主?
孙国娟:我认为是有造物主的,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也很重要,当人类破坏自然的时候造物主也没有办法。
罗菲:你去到自然中是为了希望有天永远住在那里?还是为了重新得力之后又返回都市生活?
孙国娟:对自然就是永远想念,从那里得到安慰,但又不可能永远属于那里。
罗菲:在你的理想中,是否有一片风景吸引你十分向往,能否描述这样一幅图画?
孙国娟:应该是在湖边吧,在那里有一座与风景很协调的房子,它很朴素但功能健全,那是我心中的向往。
罗菲:你是否认为“成圣人格”在当代仍然有效?为何?
孙国娟:我不太认为当代人能够做到,我们已经没有那样的环境和心境了。
罗菲:你对“就地造境”这个主题是如何理解的?
孙国娟:依赖当时的环境创造一种意境。
罗菲
2009年8月
【编辑:王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