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华作品 《重返桃花源1》)
2012年5月5日下午4点,“刘家华:倾城之惑”在盛世天空美术馆开幕。艺术家以其犀利的反讽图式针砭时弊,对当下城市化进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着批判,并抛出了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精神和发展的问题,深刻揭示了当都市的概念成为横扫一切文化遗产,事实上也意味一种对历史与文明赤裸裸的背叛。
在中国历史上,建筑文明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记忆着历朝历代的美学追求,更为重要的是,建筑同时也体现着一个时代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发展程度。总体来说,20世纪前的君王对古建筑的态度大都是以保护与继承为主,因此才出现了北京、南京、西安、洛阳这样的历史古城。然后近现代的历史似乎完全颠覆了这一传统,从建国之初梁思成等人保护老北京城未果,再到如今都市化进程急剧加速;所有故去的辉煌在一个大大的“拆”字面前显得唯唯诺诺。
刘家华的作品就有意塑造出这种极具讽刺性的意味,譬如《红城记NO.17》,画面中的古楼被大批拆迁队伍围住,那些如出一辙的拆迁工人穿插在画面各个角落,面无表情,穿着一致,动作迅猛,经验老到。而被拆迁队伍包围的古楼孤独地矗立在画面中心,傲然挺立的姿态似乎昭示他昔日的荣耀,但那些曾经的辉煌已难带它逃出这场高速发展的风暴。当以后面对着被钢筋混凝土塞满的城市,我们是否只能无奈地回答:“我们没有过去,只有未来!”?
在城市化进程中,忽视传统建筑的历史意义会使得整个都市陷入空洞,就犹如躯壳丧失了灵魂和理智。作为一个艺术家,刘家华践行了他的应有的责任和努力,“倾城之惑”清晰有力地表明了艺术家对当下中国都市现代化建设所持有的批判态度,同时也表达着重拾传统文化、精神和记忆的渴望。
(展览现场)
(刘家华 《红城记9》)
(刘家华 《重返桃花源记2》)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编辑: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