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绘画”作品呈现科学的独特美感

来源:解放日报 2012-05-24

一说起科学家,人们想到的总是理性、严谨这些形容词,写论文写实验报告不在话下,但如果让他们拿起画笔呢?科学家如何从专业出发,表达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在昨天开幕的2012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上,集中展示了一组院士、中外科学家创作、挑选的“绘画”作品。它们来源于科学实验,却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孔雀开屏?神经元!

 

绿色尾羽柔曼地延展,点缀的蓝色斑点流光溢彩,粗看上去,颇像用印象派手法创作的孔雀开屏图,其实,这是一幅神经干细胞生长分化后的荧光图。正如展区内的说明文字所言,“艺术家说,‘我从头脑里发明艺术’,科学家却说,‘我的大脑本身就是艺术’。”以神经元为代表的大脑内部结构图,往往也最容易激发创作灵感。

 

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物学家陈宜张收集了一组神经元荧光染色后呈现的美丽图画。其中有一张是以脑前额叶中层神经元的染色图为基础的 “水墨画”——神经元如同冬日寒风中的枯藤老树,萧瑟的意境呼之欲出,它的创作者是一位醉心于中国传统国画的国外大脑神经专家。

 

水墨画?纳米!

 

中科院院士赵东元是纳米技术专家,此次他组建一支由科学家和设计人员共同组成的跨界团队,创作了一幅名为《初夏》的水墨画,其原始素材是一组电子显微镜下的照片,材料分别是纳米介孔氧化硅和半导体纳米硫化镉。团队成员之一、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设计专家苏葵回忆,当她从科学家手中拿到这组照片时,清晰的点、面结构让她一下子联想到了水墨画。

 

从科学素材中寻找灵感,正成为越来越流行的艺术创作路径。苏葵认为,艺术本身就是求新求异的过程。未来的新媒介在哪里?答案很可能在科学世界中。“艺术家从科学家那里获得灵感,这已经成为国际流行趋势。相比之下,国内艺术院系的观念仍相对保守些。”

 

漆黑一团?精彩纷呈!

 

几千米深的海底,阳光无法到达的区域,是否就是一片死寂?在中科院院士汪品先的眼中,那里同样有美和生命力的体现,也蕴藏着无尽的科学宝藏。汪品先院士是海洋地质与微体古生物学家,此次他带来了一组海底微生物的照片。例如,海洋表层沉积岩中的超微化石有完美的中心对称结构,同时它们对海水温度、深度、碳酸盐溶解作用等环境因素的反映,是古环境研究的重要依据。

 

昨天的参观者中不乏年长者。有一对白发苍苍的夫妇仔仔细细地研究汪品先院士收集的每一幅照片。“这些贝壳、小虫虽然不认识,但给人以美的直感,我们很喜欢。”

 

主办方表示,此次尝试通过展现科学与艺术的“可视化”和“互通性”,拉近艺术与科学的距离,从而让普通大众崇尚科学、热爱艺术。如果展出效果好,还有可能进入社区巡展。

 

市政协副主席高小玫出席展览开幕式。

 

 


【编辑:陈耀杰】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