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认为,物以大为贵,然而,有些人则日渐发觉是事物的内涵,而非尺寸决定其优劣。在我刚来中国考察艺术市场的时候,看到的艺术品普遍都很大,我非常惊讶,即使已经有40多年的艺术品收藏交易经验,但我拥有的作品很少超过一米的。后来,有些画商和艺术家朋友告诉我,中国的买家都比较讲究气派,普遍都觉得作品越大越好,这是一个惯性思维。而在我们LC艺廊里,业务遍布国内外,很多时候,西方买家看到喜欢画家的大作品,都会问我有没有这位画家的小幅作品。实际上,微型作品更考验画家的才华,至少,在有限的空间里,要求画家有双巧手和好眼睛。
我的朋友李金明,他是一位全能的画家。他可以像很多画家一样,创作大尺寸的作品,更精通于袖珍作品。他擅长画游艇(人们叫他“船王”),而人物画是他的专长,风景画更是他的拿手好戏。对我来说,他那批“私人珍藏”的袖珍作品,才突出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多才多艺,同时,也浓缩了画家从艺50多年来的成长点滴。去年的一个下午,我翻阅着李金明的一本《花火集》画册,里面收录了画家从艺以来创作的袖珍画作,很多都是在灵光闪现的时候完成的,有一幅更是让我有种马上拥有的冲动,画得太棒了!但那时候,他说那些是他的珍宝,不卖。我也理解,这些可是画家的古董,是他大半生游走各地留下的珍贵回忆,记录着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变革,像史册般记录着生活中的大大小小。有点像今天的摄影爱好者,用相机拍下精彩的片刻,可李金明却用一种更“老式”的方法表现内心的感受。画家最需要的就是灵感,每当灵光闪现的时候,他甚至随手拿起一张纸和马赛克笔就画起来。实际上,他作画的意图很单纯:仅仅是为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这让我想起毕加索跟他朋友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他画画是为了把喜欢的东西挂在家里装饰。
熟悉李金明的人都知道,他有个“藏画”习惯,那就是把自己画得好的作品留下来,因此,当他愿意把这些作品拿来参展时,我感到很惊喜,大家可有眼福了,可以共同分享这些珍宝级作品。至于策展商方面,他深知我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加上独特的推广方式,他相信我这位外国画商可以胜任这项工作,为他办个出色的画展。其实,在过去办过的画展里,我对作品的要求非常高,而李金明的这批袖珍画作完全通过了我那双挑剔的眼睛。
这些作品融合了画家50多年的血汗,每一张都是他的心头好,且每一张都包含了有趣的故事。当我们去画室为这批作品“选美“时,贪玩的金明把作品铺满一地,更有趣地把这“美术馆”分为一号馆,二号馆和三号展馆,中间行走的区域为“安全通道”。看着这琳琅满目的珍品,他兴奋地讲述着,“看,那张是以前的东莞,现在看不到这样的景色喽”;“这张是60年代大跃进的时候,农民在风风火火搞生产”;“看,这是在新疆的布市里,他们在讲价呢”;“那张是德国的海景,访欧时候画的”;“这是一幅创作画,一种新尝试”;“这张好玩了,我的朋友们在游泳,我不游就坐在那里画他们”;“那张是红旗渠,是当时一个很重要的工程”;“那张是在河源,那时候太冷了,我画完画手都僵了,要老百姓帮忙把作品从画架上取下来”。为了更多样化地展示出李金明的作品,我在每种风格和题材里都选了代表性的作品,而为了使主题更协调,有些不得不舍弃。而在挑选的过程中,由于我和金明都是艺术家的性格,各自都坚持己见,产生分歧,但最后还是以折中的方式处理,毕竟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友谊的基础上。
最后,我们精选出一批卓越,乐趣无穷,珍稀的袖珍画作,此次画展总共展出近100幅作品。对于画家李金明来说,这些都是他的珍宝,对于我们来讲,这些更是难得的精品,通过这次画展,让更多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都能欣赏这些佳作。这里面,有油画,水彩画,丙烯画。有的是画家当学生时候的习作;有的是旧中国的原生态风景,像东莞的水乡作品,那些都是不复存在的景色;有的是广告画的稿件,有的是共产主义国家早期的记录,就像苏联曾经经历过的年代;有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上山下乡的经历。所以,通过这批袖珍作品,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大半世纪的历史与演变。其实,在看到这批作品之前,我也不知道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模样,在这之前,我仅仅从金明的老师徐坚白和谭雪生的作品里看到。从李金明口中,他常提起教过他的许多老师,但我非常庆幸他从徐坚白身上学到优秀的油画技法,或者说间接授教于林风眠,他们都是真正的艺术家,都是从生活中寻找绘画的灵感,都是年轻一代画家学习的好榜样。
作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上的第三代油画家,李金明在国内外举办过无数次画展,或许有人一看到展讯就会说,“又是李金明的画展”,没错,又是李金明的画展,可这次展出的是画家大半生的积累,展出的是他艺术风格和技法的探索和演变,从早期的“苏派”学院风格到访欧之后的“墨”与“色”的勾勒,在西画里引入中国风,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编辑:霍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