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当艺术遇到科技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思 哲 2012-11-27

由简单的黄色PVC管搭建的“海滩怪兽”,不用“进食”,无需燃料,却能利用风能沿着海岸线行走自如;不需走到室外,只要用手做一做虚拟的动作,我们在屋里也能一样放“风筝”……11月1日到30日,由清华大学和中国科技馆主办的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在京举办,位于鸟巢北面的中国科技馆,变成了一个艺术与科技交汇的神奇世界。

生态主题,智慧呈现很好玩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和已故艺术大师吴冠中教授共同发起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 汇聚了当代国际艺术与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展示技术,集合了当下艺术与科学领域多元化的认识理念、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以艺术美学、生物信息技术和生态智慧为载体,关注人类终极理想和精神,用新的思路、方法探索未知,创造未来。

本届展览以“信息、生态、智慧”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国、美国、荷兰、日本等22个国家的112件作品,可谓是一次艺术与科学的视觉盛会。

生态主题在本届展会上得到凸显。一走进中国科技馆的展厅,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只由黄色中空的塑料管搭建的大怪物。这个由荷兰动能艺术家瑟・严森(Theo Jansen)用丢弃在海滩上的塑料管和塑料瓶培育的作品――“海滩怪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来自国外的“木牛流马”。

尽管有两米高、4米宽,“海滩怪兽”却能够利用风能和简单的物理效应,借助身上的12条“腿”,在不需要太大外力的情况下就能模仿人类“行走”。其窍门就在于身上“关节”的巧妙设计。据介绍,“海滩怪兽”的身体中央,带有一个可转动的“脊椎”,它的转动能牵动每根“脚趾”,并引起一系列复杂运动。此外,“怪兽”足底末端的“触角”可以感受沙滩的湿度,当行走到太过湿润或干燥的沙地上时,它会朝反方向移动,保证不会偏离海岸线。专家表示,这些技术设计,未来可应用在大宗运输系统上,让失传了千年、节能又环保的“木牛流马”再次造福人类。

类似的作品数量不少。比如《会呼吸的灯》着眼于城市中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以太阳能和风能为动力,将城市中的汽车尾气等各种浑浊的气体,通过灯杆下部的开孔吸入,在灯杆内,污浊的空气经物理过滤、生化反应和臭氧灯照射等环节,变为清新的空气喷出,重新回到人的鼻息附近。而其顶端的照明装置则采用LED光源,在为城市提供高效照明的同时还可大幅降低能耗。

这种生态主题的智慧表达,不仅契合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也在展览现场攫取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好玩”“新鲜”“有意思”,成了大部分观众对于展览的第一印象。

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桥梁

科学的主题通过“设计艺术”实现智慧表达,这是本届展会的突出特点。许多参展作品将前沿科技与艺术创意有机结合,并使创意和应用紧密对接,诠释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无限可能。

作品《神奇的飞鸟》是一只翼展达2米、重量为450克的仿生“飞鸟”,能和真鸟一样实现自主飞翔,或在引导候鸟迁徙或者军事上发挥无穷的作用。以象鼻为灵感设计的“仿生抓取”助手,有4万多个肌肉体,能实现11个维度灵活工作,适用于对老人、幼儿的照顾等。此外,《我的太极》、《远程的风》等一系列以“信息”为主题的作品,作为艺术设计在信息时代的新发展,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设计形式,以一种非物质形态的数据与信息为载体,超出了传统艺术的表现语汇和有限的创作空间,代表了艺术设计的一种新形态。

展览给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以启发。他认为,“艺术与科学作品展”创办至今11年来,中国设计界开始真正触及科学与艺术融合的主题,并通过优秀的设计作品加以实践和表达。由此也带给大家三点启示:第一,艺术和科学绝非对立,而可融合为一。当前,优秀的创意往往要靠先进的科技去实施,没有良好的创意,再好的科技也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落地。本届展览中,影像、光纤、种植等科学技术与创意表达、视觉体验相结合,实现了尖端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创意应用;传统中国画、传统雕塑等视觉艺术与科技结合,形成了中国文化方式新的阐释和表达。艺术和科学就像融合的球体,形成的是立体的智慧空间。第二,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桥梁。设计要发挥纽带作用,跨越科学和艺术等不同层面,实现人类社会新的创意、创新和创造,并使之充满人文关怀和对生态的关注,造福人类。第三,设计需要文化的反思和导向。时代发展至今,科学工具化以及经济甚至文化的全球化,需要我们重新反思和面对科技文明带来的无限发展空间以及艺术的创造力问题。设计需在新的向度上实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实现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新的创造。艺术与科学融合正是设计未来的出路。

互动,让传播效能翻番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让观众与作品的深度互动成为可能,而这也是“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的传播效能如此显著的奥秘之一。

站在作品《空窗子》花窗模样的电子屏前,体验者戴上脑电波感应器,电子屏幕上就会出现一只蝴蝶的影像,而且这只蝴蝶还能根据观众的脑电信号,在竹林中穿梭飞行。“庄周梦蝶,焉知是梦?”作者在“作品介绍”结尾处的留言,让展品的内涵更加丰富,也让观众的观展印象变得更加深刻。

注重互动的作品比比皆是。瑞士艺术家的作品《点燃我的激情》,观众只要点燃一根火柴或者打火机,数码烟花就能在观者头顶生成,并配有不同的声效;在美国一家公司为电影《阿凡达》蓝光DVD发行仪式设计制作的交互式户外宣传装置前,观众的面部影像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被捕捉到,并经过参数化的计算,实时地变形、拉伸、染色,变成电影中的阿凡达形象。

艺术与科学的相遇,就是这么美妙!

 


【编辑:李洪雷】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