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各地的艺术职业院校为中国的文化发展与艺术繁荣培养了成千上万合格、优秀、知名的艺术人才。但进入21世纪以来,艺术职业院校尽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持续增多、办学条件大为改善,但人才培养质量却“今不如昔”,并呈现出每况愈下的趋势。突出表现为:艺术职业院校越来越“不艺术”,专业教育越来越“非专业化”,大多数毕业生不能适应与满足用人单位的专业需要,尤其表现在一些艺术类高职院校,高职生的培养质量甚至明显逊色于中职生。
造成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生源不足,特别是优质生源匮乏,导致整体生源质量下降。办学实践证明,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要培养出优秀艺术人才,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一个是要有优质生源,一个是要有优秀教师。没有优质生源便难以保证培养质量,更难以培养出合格而优秀的学生。我们必须承认,持续多年的所谓“艺考热”,并不是“热”在艺术类职业院校,而是“热”在本科艺术高校。有些艺术名校的热门专业甚至热得“高烧不退”,而艺术类职业院校却门庭冷落,报考率低、入学率低,报到率有时也程度不同地出现问题。受多种原因所致,近年来甚至出现了生源危机,很多院校难以完成年度招生计划。由于生源缺口越来越大,导致入学门槛越来越低,招生标准严重缺失,生源质量持续下降,由此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如今,在艺术职业院校的校园里,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根本就不具备学习艺术的天赋和条件。这样的生源,还有什么培养质量可言?!相反,如果生源充足,招生标准严格,生源上有更大的竞争与选择空间,无疑会为培养质量提供基础性保障。
二是学习目标混乱,导致学风不端正,难以保证培养质量。在2000年以前,艺术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都十分明确,入学就是为了学艺术,为艺术而来、为艺术而学,毕业后将要从事艺术行业,而且学校还负责分配工作。而当下则不同,学生需要自主择业。由于学历低、能力差,综合素质也不比别人高多少,导致多数学生就业难,使得他们的学习动机复杂而多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本身并不热爱艺术,也没有学习艺术的天资条件,入学时专业基础甚至就是一张白纸,由于文化成绩不好、高考无望才报考了艺术职业院校,学习的动机就是混个学历和文凭。甚至有为数不少的家长将艺术职业院校当成了托儿所、幼儿园,由于自己生意忙碌等诸多原因,加之孩子文化课成绩不好,便代孩子选择,将其送到艺术职业院校“学艺术”。这样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学习艺术的天资条件,自然也就无法谈及所谓的“培养质量”了。
三是松散型教学管理致使培养质量难以保证。严谨、科学的教学管理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多年来,多数艺术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往往貌似规范、严谨、科学,实则属于松散型管理。虽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规划、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等各类教学文件应有尽有,一应俱全,但往往都是为了迎接教育部门的评估、检查,做表面文章或搞形式主义。评估、检查过后,便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如果真有人稍作推敲研究,便会发现若干问题,可以说是不规范、不严谨、不科学。仅以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为例:为了实现所谓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技能型等培养目标,艺术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得往往过多过烂,在3年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既要学理论,又要重实践,既要打好基本功,还要学好文化,但事实上,每门课程都犹如蜻蜓点水,一点而过,学得不深不透、不痛不痒;而教学时间上又在严重缩水,更使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虽然学制为3年,但实质就是2年半时间,后半年所谓的毕业实习,在多数院校等于放任自流。问题不仅如此,在法定的教学时间里,去掉法定的寒暑假、几个小长假和常规休息日,再去掉军训、体育课、文化理论课、专业课的自练时间,掐指一算,纯专业学习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少得可怜。如此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加之生源素质、学习态度、师风师德等诸多原因,培养质量“今不如昔”便是自然之事。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是哪所院校想不想做、能不能做的事情,而是必须要面对的严峻课题。因为质量决定成败,质量孕育着生机与活力。切实保证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真正从加强内涵建设入手,着力推动教学模式与招生制度改革,强化教学和学生管理,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创建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只有这样,艺术职业教育才能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