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拍卖市场的最大论调是“腰斩说”,温和一点的说法是“调整期”。实际上所谓腰斩的是上拍作品数量和最后的成交总价,具体到拍场精品的数量,远远算不上腰斩。数年难见一件精品,虽拍卖行下足工夫,征遍全球才勉强凑出一季过得去的大拍。至于单件精品的价格,例如原来100万的齐白石作品,绝对不会50万竞得;反而是一般品质的作品或部分被抛售的作品价格跳水,惨淡到降价至十分之一都无人接盘,干脆流拍。但是仔细分析2012年秋拍,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相对乐观的结论:2013年,将是拍卖市场的高级捡漏元年,对于长线艺术市场投资者、特定艺术板块的建仓者或调整者、学术理性思维主导的入市者等方方面面的人士而言,都存在着捡漏的大好机会。
艺术基金“开盘”放出精品
熟悉艺术市场的人会知道,2010年被称为“艺术品基金发行元年”,继而是2011年的艺术基金持续火爆。仅这两年发出的著名基金以数百计,资金总量数千亿元。当时发行的基金没有采用国际艺术品基金常见的中长期年限(5-7年的封盘期),而是采用了投资型基金产品的2年期或者2+1年期的封闭年限。这样算来2013年是艺术基金大规模开盘的时间,媒体已经开始议论今年拍卖市场面临的总体压力。事实上某些基金中的部分精品,价值高,价格也高,并存在着非交割不可的法律约束。在整体艺术市场不景气的景况下,通过私下洽购或者博物馆收藏几乎是妄想,大多还是通过拍卖市场进行交易。并且这些作品在基金封闭期(也就是基金产品推广期阶段)已经被大量宣传,社会认知度较高,所以对于资金总量够大的投资者而言,这样的拍卖标的是“捡漏儿”的绝佳机会。
“抛售”板块中或有部分精品
艺术市场曾经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进场,特别是非理性、不坚定的热钱群体。但是随着几年前被媒体大肆渲染的尤伦斯“撤离套现说”,2012年乌里西克“捐赠套现说”和2012香港苏富比[微博]秋拍的“滑铁卢说”带来的社会效应,非常多的国内现当代艺术品的持有者犹如惊弓之鸟,纷纷送拍,试图套现。一方面由于艺术品持有者多属于从库房到库房的“雪藏群体”,没有进行相关藏品的研究和梳理,更谈不上宣传和推动,所以拍品增值的主观可能性降低;另一方面拍卖机构的工作压力非常巨大,而现当代艺术的学术整理和宣传推广工作又非常耗时,更需要“专家型”的工作经验和视野,所以拍品增值的客观可能性也降低甚至归于没有。事实上这些拍品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是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史、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的重要载体,需要宏观的、学术性的思路、视野和见地加以辨别。这样的“捡漏儿”良机除了典型的现当代艺术品类之外,还包括部分中国现当代书画和杂项部分。
拍卖行疏于宣传的精品
拍卖机构确实是非常忙碌并且压力很大,其主要盈利点来源于高价位拍品的有效成交而产生的佣金。由于重要拍品一般而言都流传有序、著录出版众多,便于整理和推广,所以说工作人员的大量精力和媒体宣传、市场推广的主要力量都忙于此。而中低价位的拍品中,部分拍品或是基于拍卖行的“低价上拍策略”,或是“减少印刷、宣传成本原则”而使得其价格事实上被大大压低。还有一部分拍品属于收藏者不知其价格的相对区间,但拍卖行的专业人士又不愿捅破,期待吸引更多人参与竞拍的“主观低价”。再就是因为拍品数量太大而导致的无暇深究,或是某些新开发品类中的从业人员经验缺乏,所以也有非常多的“漏儿”可供挖掘,需要收藏者相应的资金实力、相当的专业经验和清晰的收藏策略。
机构急于套现推出的精品
拍卖机构是一个看似轻松但需要投资巨大的实体。高档场所的房屋租金或场所成本,专业职员的人力成本,行政管理中的运营成本,巨大的差旅、商务、招待费用,集中宣传的媒体成本,精美图录的印制成本,拍卖现场的布展、装饰、场地、人员、接待等成本,都是不折不扣的先期投入,还有许多灰色成本和不可控支出。但是所有的盈利都是基于有效成交且款项到账和双方清晰交割完成才能实现,并且一场拍卖刚刚结束,款项还未交割完成,新一轮的拍卖征集就立即展开,资金投入又已经开始。迫于这样的市场压力,以及优势拍卖行形成的行业压力,加上2013年已经开始的国家政策调整而带来的行政压力,必然会导致某些拍卖行难以为继,其机构的领导和业务人员会采用各种手段保障一些有吸引力的拍品出现,并促成真实交易,以保证成本的平衡。那些被“忽悠来”或者“狠心放”的作品,就是另一部分“漏儿”的出现,需要竞拍者对行业资讯和竞拍时机有精准的把握。
以上数种情况虽然相对详尽,但无法全面概括生动且复杂的拍卖市场生态,也全然抵不上拍卖市场的“水深而且浑”的事实。既然是一种“高级”的捡漏,就需要相当的眼光和魄力,笔者称之为“学术的整体能力”;然后是考虑好持有期或藏品构建,不盲目被某些专家引领;同时预备好相应的资金总量,不需巨额,但需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样一来就是看准了历史的脉搏,招招捡在漏儿上,也就步步赢在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