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呈现出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材料运用的多样性,艺术家们不仅仅把材料当做表达的工具,甚至将材料本身作为表现的主体,材料的有机生长赋予艺术家灵感。本周,“范姜的花园” 范姜明道个展于东京画廊开幕;程昕东艺术空间推出王智远作品展;代晨曦个展“天外”亮相索卡 ;南溪、蔡广斌、张诠艺术作品展贵点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藤萝”是中国的印象;法文的“鸢尾”是抒发一种奔放舒展的状态;“樁”在日文中是家族的传承;“荣”在英文里则是拥抱的意思。这四种曼妙的植物暗示着多元文化在相交辉映,伴随“种草”的标志性行为,阐发对环境对生命的尊重,传达出春天的绿意,直达心轮的绿色,释放内心的爱与温暖。
梅花是一个文人梦。梅花总会作为文人诗词、绘画里的一个符号承载着理想或咏志抒情。赵红尘从2007年就画梅花,而且画得还不少,后来在2009年5月就进入油画领域,2010年又创造了素画,到2012年底重新回到水墨。他想要把油画和素画的营养返还给水墨,再加入一些新东西。
“内裤”是王智远一直感兴趣的话题,它是最为卑微和不能启齿的物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只能使用却不可谈更不能拿出欣赏的角色。而王智远偏偏要提出一个问题:何为“正经”,何为“不正经”?干脆把它们放大,挂在艺术品才能够悬挂的展墙上大大方方地展出。这既是对于所谓“常理”的一种挑战,也是他对于“平等与公平”的探讨。
洪凌老师用“粘稠”一词形容代晨曦对于颜料的使用,这种粘稠的质感却构成了流动的画面,两者完美地平衡在代晨曦的画作中。因为“厚重感是一种思考,而自由是艺术家的天性”。在她新近创作的装置作品中,色彩更是从画布上解放出来,二维的视觉表现转化成为三维。如同作品名称“撼天拔地”,充满了生命本身的激情与想象。
展厅的中央斜立着高高的电线杆,从电线杆顶端延伸出的“电线”上攀附着钢制的植物状雕塑。植物由相同的“细胞元素”叠加而成,看似组建成为一个有机体自由地生长。切克尼通过这些工业制造钢组件建立起一个开放的结构,诗意地阐述了空间。而在墙面上如同爬山虎般的叶状组件更让我们看到了看似冰冷材质被赋予生命力的可能。
“在这里,后移即创造。波普艺术的创造性就在杜尚挪用观念向画面的后移之中。文脉的延续同样要放在当下的语境中才有其存在的价值,正如德里达所说:遗产从来就不是给定的,它始终是一项任务,中国水墨艺术的前行,也必须在后移过程中完成自己所固有的历史使命。”此次在参展艺术家蔡广斌、张诠的艺术很好的体现了后移的主题,此次展览的举办旨在使中国水墨艺术与西方艺术观念同等对话。
【编辑:郭巍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