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聊城老摄影师珍藏老照片 5层铁塔您见过吗?

来源:聊城新闻网 作者:延晓平 2013-04-27

5层铁塔

在74岁的老摄影师刁瑞生保存的照片中,有不少具有时代特征或史料价值的特殊作品。譬如,那些普通劳动者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留影,都有追求上进的激情流露。

记者特别注意到两张带有“名胜”、“建筑”字样的照片。刁瑞生老人说,一张背景是东风池,另一张则是铁塔。

老人拿着照片,思绪渐渐回转到已逝的岁月。

铁塔┃古13层今12层 见过5层的吗

“你瞧,这座铁塔是半截的,仅有5层塔身,没有塔尖。它是在民国年间损坏的。拍照时间是上世纪60年代,那时铁塔还没有完全修复。”刁瑞生手拿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对记者讲述着。

铁塔,建于宋金时期,明代曾维修重立过。刁瑞生说:“它原是著名寺院护国隆兴寺中的一座佛塔。佛塔又称浮屠,其层数都是单数,常见的有5层、7层或13层等。这座铁塔原来就是13层。”

据刁瑞生介绍,1937年夏天,聊城接连遭遇地震、台风以及雨涝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多年失修的铁塔遭受损坏,上面8层歪倒,仅剩底部5层。落在地上的几层,零散地倒在铁塔附近的地面上,“那些年它们一直在原地摆着,上面锈迹斑斑”。

1973年,文物部门对铁塔进行了修复。“因为当时有一层塔身怎么也没有找到,所以重立后的铁塔成了12层。照片上的半截铁塔,记录了其从1937年至1973年间36年的真实面貌。”刁瑞生告诉记者。

东风池┃当时全县独一个 建筑风格称典范

“这张照片的背景是东风池,论建筑风格,它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聊城县(今东昌府区)最好、最先进的西式建筑;说到实用价值,它是计划经济时代聊城唯一的一座国营浴池。”刁瑞生说。

老人回忆,东风池故址就在如今的百大三联家电城处。当时洗澡,大浴池每人收费两角,单间为三角。买个牌子进去,有人就会给安排铺位,手表等贵重物品一般都放到柜里保管。大厅里有四溜床铺,两床之间各有一个小桌。每张床上都有两块浴巾,洗完可以躺一会儿。“里面有理发师,也有修脚的。有位擅长中医骨科的刘师傅,就在这里工作,经常有人找他接骨、正骨。那时讲为人民服务,给人治病分文不取。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刘师傅被调到了中医院。”

“东风池平日人还少点,每逢星期天就人满为患,节假日更是如此。挨号买牌的人排起长队,有几十米远。”刁瑞生说,这种现象常出现在冬天,尤其是在腊月里。每当此时,工作人员就会反复督促,请洗完的赶快走。夏天里少人洗澡,最热的时候一般会放假两个月。因为池子里的热水一天一换,人们都愿意早去,以便用上干净的水。

他说,东风池建于1958年,拆于1992年。“作为那个时代一座规模较大、较有品位的知名建筑,拆掉后总让人感觉有点惋惜。”

人物┃服装、背景、物件等体现时代特征

刁瑞生保存的老照片以人物形象为主,服装、背景、物件等方面都体现出那个时代的特征。其中,有纺织女工操作的照片,有老工人用车床加工零件的照片,有农民在田间劳作的照片,他们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些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照片,那时摄影也讲为工农兵服务,我经常到工厂、农村拍照,拍的多数是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他们的形象都有追求上进的精神风貌,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老人自己就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他学徒于1956年,设备、工艺都是民国时期传承下来的,没有电,全靠人工操作。为了提高技术,他去青岛参加了全省照相会议,又到“上海摄影进修班”学习。结业回来后,他成为聊城县饮食服务公司的业务骨干。“我的作品多次参加山东省人像摄影展览,如1962年全省举办人像摄影艺术展览时,《女社员》《时刻准备着》两幅作品入选。”他回忆,1982年参加全国人像摄影展,入选作品为《少女》。1986年,他成为聊城地区第一位特级摄影师,并担任聊城地区商业系统摄影专业技术考评委员。

老人收藏的照片中,就有他在外地学习时与全国知名摄影师的合影,还有他担任技术考评委员的照片,讲述着老人一生追求摄影技艺的经历。

【编辑:田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