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良(1922-?)
人物故事 粉彩瓷瓶两件
RMB: 400,000-500,000
文人瓷画亦称“文人派彩瓷”。十九世纪后期,中国景德镇瓷画艺坛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当时,一批供职于御窑厂的皖南画家,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为领军人物,冲破清规戒律,一反宫廷陶瓷纯工艺品装饰模式,以瓷代纸,将俱诗、书、画、印为一体的“中国画”入瓷,开启“浅绛”文人派彩瓷之先河。浓浓“书卷气”的浅绛彩文人瓷画,以一个全新的艺术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形成一股“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的社会风尚,文人瓷画引领了景德镇陶瓷美术新方向。
二十世纪前期,彩瓷名家汪晓棠、潘匋宇、王琦等景德镇瓷坛名师,在追求晚清“逸笔草草”浅绛彩文人瓷画艺术氛围的同时,改变彩瓷工艺,以“新粉彩”工艺绘画入瓷,获得成功。这为日后“珠山八友”的出现,并成为中国第一个陶瓷艺术流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景德镇彩瓷名家王琦、汪野亭、王大凡粉彩瓷画作品均获一等国际金奖。1928年,以王琦为首的瓷坛名师徐仲南、邓碧珊、何许人、汪野亭、毕伯涛、王大凡、田鹤仙、程意亭、刘雨岑以“月圆会”的形式,瓷坛结社、发奋挥毫,共同立志于陶瓷美术的创新,就是这个世人称之为“珠山八友”的瓷艺家群体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陶瓷艺术流派。“珠山八友”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鼎盛于三、四十年代,影响却超越了整个二十世纪。珠山八友文人瓷画长期引领陶瓷美术潮流,直至今日。他们的功绩成为景德镇陶瓷美术发展史上一座引人注目的里程碑。
与珠山八友同时代的“熊康祥大瓷庄”由笔者家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创办于景德镇,三十年代在上海开设“谦益堂”分号。“熊康祥”对文人瓷画的极力推崇,源自于家祖父早年在景德镇设私塾、开馆教学、与镇上文人墨客和绘瓷名家交往甚密的历史。祖、父辈对文人瓷画十分钟爱,收藏颇丰。遗憾的是,上辈多年心血集藏的艺术珍品,部分毁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
八十年代国民经济复苏,吾家兄弟各自有了自己的事业。九十年代,家中兄弟决定齐心协力,重新振兴家族事业,重开“熊康祥”,重振“谦益堂”。十多年来,吾家兄弟们上京肆、下香江,搜集先贤遗存,足迹遍布海内外。2005 年,熊氏三兄弟撰著了“谦益堂藏瓷”一书,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收录的356 件作品,图片丰富、介绍翔实,为文人瓷画收藏群体提供了很好的资料,亦让社会各界对“浅绛彩”、“新粉彩”文人派彩瓷,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了解。
2000年以后,笔者移居上海,仍致力于文人瓷画的研究与交流。2008 年至2011 年先后出版《珠山八友》、《汪派山水瓷画》、《文人派花鸟瓷画》等艺术类收藏丛书,表达对文人瓷画的钟爱,乐在其中。值此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二十周年庆典之际,“熊康祥”特提供出家族珍藏的文人瓷画,设“丹青瓷艺”专场。藏品以“珠山八友”为主线,上至清末浅绛彩大家,下接“八友”直系传人,及同时代瓷绘名家,作品丰富,呈现出一幅跨度一个多世纪的文人彩瓷的历史画卷。
使我这个几十年沉迷文人瓷画收藏研究的“瓷痴”倍感欣慰的是,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综合性的拍卖公司,为中国文人瓷画等艺术品在二级市场的流通提供了规范合理的渠道,也为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构建了良好开阔的平台。由衷祝愿此次“丹青瓷艺”文人瓷画专场拍卖,能为中国嘉德拍卖二十周年添彩,为文人瓷画的收藏增色。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