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中天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让人眼花缭乱,但有五大趋势是明了而清晰的:
一是合作的趋势。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可以解读为不断还给人民自由的历史。从另一个维度或角度也可以认为: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促成更广、更深的合作的历史。
二是民主的趋势。从政治到经济,再到全民的参与和维权意识,公开透明的市场行为正在成为主流。
三是科技的趋势。科技是创新之源,互联网正在颠覆传统、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为合作与民主提供了无限可能。
四是金融的趋势。金融是百业之首,从来都是推动产业进步的正能量。随着人们对金融本质的认识,对金融的运用和驾驭能力只会进一歩加强。
五是文化的趋势。文化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价值观。如果说文化是价值理性,科学与金融则是工具理性。
没有价值理性,工具只能是工具。
古人云:善取势者,事半功倍。认清大势是为了更好地为我们理清思路,进而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艺术品市场也呈现井喷行情。尽管遭遇世界经济的回调和中国发展速度的放缓,中国艺术品市场仍然在世界一枝独秀。不错中国已是举世公认的第二大经济体、艺术品市场第一大国。但在我眼里充其量只是在金钱、存量和需求支撑下的数字大国,除了乱象我们又为世界艺术品市场贡献了什么。无论是市场理论、创新业态、还是制度建设!我们对此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我们要理性地认识到,我们有巨大的市场购买力,可我们没有定价权,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可我们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我们艺术品市场虽然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可我们去认真审视这个市场时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违背市场经济常识与规律的所谓特色。这些东西既会阻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也给未来留下了很多隐患,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生态再造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负责任地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1.法制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竞争经济。基础是契约、是产权,框架是法制、是信用。竞争与交易是在这个基础与框架下进行才会有序。反观我们的生存环境法律法规少之又少,且严重滞后,还相互制约。一部文物保护法只强调保护而不鼓励流通,致使流通不畅、羞羞答答、无法可依,而市场有需求,高利之下必有勇夫,必然带来大量流失。保护不到位,根子在产权界定,这才是保护与流通的基础!没有产权何谈主权。文物法大大落后于现实需求,制约了文物巿场的发展。一部拍卖法,允许不保真,鼓励了造假,破坏了信用。同时缺乏相应税法的配套,导致大量税源流失和洗钱行为。
一部艺术市场管理条例,千呼万唤不出来,野蛮且高速生长的中国艺术品巿场怎能不是怪胎?
2.信用体系:信用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的润滑剂。中国艺术市场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更是无所作为。假拍、拍假之风盛行,自吹自擂大行其道,中介机构缺失,个人鉴定缺乏职业操守,拍卖机构不严守第三方定位,担保与増信机制缺位,保真溯源数据库仍是空白。究其原因皆因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制度建设与监管不到位。产权登记、资质认证、鉴定评估、经纪代理、行业自律、增信机制、保险抵押、权威发布、公开平台等基础工作尚未作出整体安排,信用从何谈起!
3.市场体系:这更是一个复杂系统建设。它包括一、二、三级巿场体系的建设与保护,一级半、二级半市场的细分与完善。定价机制的确立,市场主体的培育,中介组织的建立,市场的有效监管,以及鼓励科技运用和金融配套的制度性安排,文化资产证券化的探索等。而现实是艺术品一二级市场倒挂,三级巿场尚未形成。
与规范的市场体系相距甚远。整体缺乏诚信、内生动力和后劲。
4.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创新的脚步。创新的前提是创心,只有解放思想,冲破原有的条条框框,才能找到新的路径。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是一个非常保守落后的市场。从形式到内容一直处于跟跑和自闭的状态。以鉴定为例。当今的科学技术如此发达,可我们宁可相信经验,始终停留在目鉴手鉴的层面,而且也没有把宝贵的经验转化为数据。我经常看到的鉴定报告是一个专家的签名外加申明不承担法律责任。又要收钱又不想担责,这是什么逻辑啊!为什么不能把鉴定人员资质化,以鉴定机构作为市场承担的主体,把科学手段和经验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把行走江湖的郎中模式变为产权明晰的现代医院模式。在定价权这个关乎市场走向的原则问题上,我们也是止步不前。从一对一,到一对多,再到多对多本来就是定价形式的提升和完善,是对艺术品价值规律的有益探索。
好不容易中国在艺术品资产份额化上领先一步,却被保守、狭隘的部门利益所扼杀,让人扼腕痛惜。沉睡五千年的优质艺术资产,如果不能有效转化,艺术品市场,不能快速扩容。仅仅以实物形态交易艺术品,最多就是个千亿的量级。我可以断言,这个市场是做不大的,也不可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几年的艺术市场发展史,已无情地证明了这一点。中国艺术品巿场做大做强的出路在于继续开发艺术价值的同时努力开发版权价值,并主动与市场和产业对接、与科技和金融对接,只有文而化之,方能化成天下。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对创新的鼓励和包容,那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因为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只要能控制试错的成本和范围,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而一旦创新成功,其能量和作用将是难以估量的、划时代的。对待尚不了解的新生事物不要轻率下结论,更不应简单粗暴地行政干预。对创新的态度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素养和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中国艺术市场,若想长治久安,健康发展。就必须,与市场经济接轨。与现代科技接轨。与资本市场接轨。用创新理念,再造生态、创新业态是我们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具体来说,当下迫切需要补上三课。
第一课是回归常识夯实基础。
政府应从立法层面,旗帜鲜明地保护文化产权,树立群体产权意识,由专门机构负责产权登记和认证;规范鉴定评估体系,建立统一权威的保真数据库,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为降低风险可引入担保和保险机制;在政策层面推动经纪代理制度,并适当向一级市场倾斜;要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税收政策上通过抵扣和减免等切实有效措施,引导富裕人群进入艺术市场;鼓励开发艺术衍生品,增加文化消费功能,扩大市场基数;强化信用体系的建设,提高不诚信的成本;在此基础上加强市场监管,打击非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这一切是早就该做的工作,是市场经济本身的客观要求。遗憾的是我们很多工作没有做或者是没有做好,这一课早晚要补,晚补不如早补。只有这样艺术品市场才能做到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也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走得出去、请的进来;才能使大量持币观望的人群踊跃参与其中;市场的参与各方才能可持续的分享艺术品市场发展带来的红利。
第二课是依靠科技跨越发展。
科技引领创新,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我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几年前我们还冷眼看着互联网比着烧钱,今天互联网已经完全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随着云计算、二维码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降临。以产品功能融合、网络融合、制造与服务融合以及ICT技术向其他产业交叉渗透等为主要特征的融合发展,正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马云发出的豪言壮语:“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言犹在耳,作为传统业态的艺术品市场如何依靠科技力量跨越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从业者面前的严肃课题。艺术品本身具有量大、非标、个性、消费弥散等特点,为每件独特的艺术作品,找到一个喜欢他的买家,在传统模式下实在是太难了。而在互联网条件下则大为不同,人们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在一个虚拟空间里,以最快的速度、最广的范围、最低的成本,点对点即时的找到潜在客户。线上撮合与交易,线下体验与论证,文交所+电商将会是文交所模式的重大突破。电商解决信息中介问题,交易所给信息加上信用,再通过特定的技术和工具解决流动性问题,那么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在今天将成为可行。诸如艺术家保真溯源在线数据库、版权托管云分发、虚拟画廊和美术馆、专业艺术版权银行、画廊业互为连锁云平台、基于定制服务的邀约交易、客户自助服务体系、全息动态电子合约以及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文化消费和虚拟货币管理等新技术和新观念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变成现实。如果再不跟上时代的脚步仍然抱残守缺,被历史抛弃的一定是你,也许你不接受而我坚信。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我认为这恰恰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内部洗牌和外部赶超的绝佳机会。
第三课是借助金融抢占先机。
传统艺术品巿场是小众市场,无论是创造者、收藏者还是从业者都属小众,大师、权威和大款是这个市场的主宰。然而市场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民主化、大众化的浪潮势不可挡,从投资属性到收藏属性再到消费属性也是必然的结果。艺术能为大众服务是其价值的最大化。而大众参与的方式一定是多样的,可以是投资收藏,也可以是理财消费;可以是对原作的共同拥有,也可以是衍生品的获得。上帝没有规定对艺术品的消费只能一对一的占有,而马克思曾说过:从劳动对象化到生活对象化是人类需求的必然演进。如果说科技是大众化的一只翅膀,那另一只翅膀一定是金融。
金融是财富传递的工具,是信用流转的手段,是价值转化的媒介。只要政策允许,风险可控。她既可以把大物权拆分变小,又可以基于未来现金流让大众分享预期收益。也可以基金、信托等方式变小钱为大钱由专家为你理财和投资。随着财富标志的泛化,艺术品一定会成为继黄金、股巿和房地产之后新的财富标志,成为规避财务风险的必备。而创造财富的艺术家们自然会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和资产证券化的主体。资本从来都不是资产的堆积,而是发现蕴藏在资产中能够开发的潜能。通过一定的转化把这种价值变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当下艺术品与金融的对接不畅,主要原因有三:产权不规范不清晰;没有国家认可的权威评估机构;缺乏公开透明且流动性良好的要素巿场。如果把我说的第一课补好了,又有第二课的大数据支撑,艺术品与金融將会无缝对接。甚至会成为金融业的新宠。到那时艺术品的软价值就能变成硬通货。多年来我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让艺术品插上科技与金融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理想从没动摇过,但从没有感到象今天这样离我这么近。
现在流行做梦,但中国梦仅仅是经济梦是得不到别国发自内心尊敬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强国梦。只有当东方文明重新引领世界我们才不愧对自己的祖先。祖先留下的五千年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充满自信。如果说文化是第一软实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金融就是第一推动力。美国近十年来就是靠第一生产力与第一推动力的融合(也即是华尔街与硅谷的联姻),打造了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神话。今天中国要想领跑世界就必须把自己独特的文化软实力与科技、金融进行梱绑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相信这三者融合之日必定是中国文化梦腾飞之时!(此文为彭中天近期在首都师范大学参与活动时的发言,内容稍有删减。)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