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文化产业板块表现抢眼:理性看待文化金融热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 思 2013-07-12

图片资料

然而,文化企业上市受挫,文化基金鲜有“捷报”,专家提醒要理性看待文化金融热。

文化产业板块表现抢眼

6月、7月、8月的中国电影市场,被业界称为夏季黄金档期。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也随之进入旺季。据传近期将有针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出台,新政将从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方面给予扶持,培育一批骨干型文化企业,扶持和带动中小文化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受此利好消息刺激,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板块和个股近期表现抢眼。事实上,2012年以来,文化传播行业政策红利频出,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2012年,剔除部分重组及新上市公司,传媒行业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1.6亿元,同比增长15.6%;今年一季度全行业实现23.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2.2%。

对此,宏源证券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快速,在内容监管的前提基础上,将会对整个文化产业进一步加速市场化、产业化,引进竞争、改造旧体制下的落后产能,借用资本市场加速行业整合、打造行业龙头、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技术水平等,以满足新媒体环境下的消费者新需求。

中信证券分析师皮舜也表示,过去3年是文化传播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在目前整个宏观经济情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行业公司仍保持增长是非常难得的。

上市未必是主要方式

随着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文化企业上市步伐开始加快。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文化产业领域甚至出现上市“热潮”,不少企业言必称“上市”,把“上市”当作企业发展目标。

然而,2012年至今,A股市场首次公开募股暂停和证监会今年启动的财务专项检查,使申请上市的104家广义文化类企业中,至少有32家撤回上市材料。某业内人士认为:“此股文化企业上市寒流与经济大环境紧密相关。”而除了大环境,建银国际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总经理汪泓薇表示,这也暴露了文化企业自身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商业模式不清晰、可持续性盈利能力差等。比如,水晶石科技作为数字视觉展示的龙头企业,虽然名声很响亮,制作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卷轴”和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动态《清明上河图》,但由于2012年业绩出现下滑,达不到持续盈利增长的成长性要求,只得抱憾撤单。

不过,“撤回上市材料并不意味着对文化企业的否定,但要求文化企业要有所转变,要有新的融资方法,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文化产业专家齐勇峰表示,“这并不表明文化企业没有投资价值。文化企业具有‘轻资产’的特点,缺乏有形抵押物,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难以进行价值评估,文化企业融资与其他行业相比更为困难。”

汪泓薇也认为,上市未必是投资文化产业的主要方式,投资文化企业的机构需要更多地通过整合并购实现投资效益,“撤回上市材料,并不表明文化产业投资没机会了,反倒要求投资人对文化产业投资更加谨慎,投资要更加专业化。”

齐勇峰建议,国家需出台相应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进一步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给予文化企业更多倾斜,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企业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有效缓解企业对资金的“饥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专项投资基金促文化与金融“联姻”

值得一提的是,A股市场IPO暂停,也成就了近年快速兴起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本力量。据了解,目前国内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国有文化传媒集团利用自身行业资源联合地方政府出资,并市场化募资设立的投资基金;二是由投资机构或金融机构设立的投资基金;三是文化企业集团设立的细分领域或某一产业链的投资基金。

“2010年至2012年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快速兴起,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投资主力军。”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全国共有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100多只,包括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艺术品投资基金、文化产业专项投资基金等几大类。

而作为一种有效对接影视产业和金融资本的方式,影视基金的热度骤然提升。近年来,国产片“以小博大”案例屡见不鲜,中国电影票房每年都有超过30%的增长率,越来越多资金开始涌入影视文化领域。显而易见的是,当下每一部热门电影背后都会有一两个,甚至更多金融机构的身影出现。国影基金、中国红利影视基金、乐视星云影视文化基金等相继出现,让影视业与金融资本“联姻”成为现实。

但是,影视行业难以摆脱的一个尴尬现实是,截至目前为止,影视基金只闻“雷声”,未传“捷报”,真正赚钱的投资项目不多。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每年制作的几百部电影,能赚钱的大概只有十分之一;电视剧方面,全国一年生产1.7万集,有三分之一可以赚钱。电影和电视剧是一项高风险投资,经过“大浪淘沙”后,较为专业的影视投资基金其实并不多。据介绍,影视基金投资一般有两种运作模式:投资公司股权和投资项目。投资公司股权包括影视制作公司和播出渠道公司,两者考验的都是投资人对公司价值的判断能力。投资项目则考验投资人对特定影视项目盈利能力的判断。

以一部大概1亿元票房的电影为例,根据历史经验,加上每年影院银幕数量增长、导演、主演、发行、策划,还有包括营销、档期,甚至涉及广告植入等各种元素去核算,投资成本不超过4000万元就可以保本。

不过,对于一年只有二十来部电影能赚钱的观点,华谊兄弟负责人王中军并不认可。他认为,大家对于电影的理解还是停留在票房上,而电影的盈亏不能只看票房,“如果只有20部的话,中国电影院都关门了。”天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副总经理刘耸则称,“目前投资影视基金相对比较慎重,因为属于‘玩票’,资金监管的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影视业的融资渠道不完善,探索一个好的模式非常有必要。”

而随着影视产业尤其是电影市场极度火爆,让大量资本再次激起了对影视剧投资的极高热情和超额回报的预期。目前,已有数只影视投资基金正在筹备中。“随着影视市场的极度火爆,影视项目投资基金将迎来一波新的设立热潮。”某业内人士表示。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