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变产品?资本游戏!
艺术品变产品?资本游戏!
艺术品变产品?资本游戏!
张尚明30幅意象画作品“横空出世”
业界质疑:上海文交所欲再造一个白庚延
“造了一个白庚延,砸了,还要再造一个张尚明吗?”市场人士对这种层出不穷的“把戏”感到不可思议。
前车之鉴:暴涨暴跌无人接盘
喧嚣一时的“白庚延事件”始于2011年3月,《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两件白庚延作品分别被分割成600份和500份进行发行,发行价格为1元/份。一上市,这两只“新股”就从1元猛涨至2.16元涨停,涨幅达116%,其后一鼓作气涨至10元/份以上。直到停牌前,两个艺术品份额分别为17.16元/份和17.07元/份,涨幅均超过1700%。以 600万的份额计算,《黄河咆哮》市值高达1.03亿元。而在上市前,白庚延画作的拍卖最高纪录仅为392万元。其后,随着这种“玩法”被“喊停”,两个产品一路下跌到4元/份以下。
一名早期介入市场的投资者曾告诉记者:“如果单从价格讲,5000万元完全可以买到一件徐悲鸿或齐白石的精品了,但是,艺术品‘股票’的价值已经脱离了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他认为,自己认可的并非这两件艺术品的价值,而是认可这个游戏规则。事实上,据一名曾在2003年左右以约6000元价格买入白庚延作品的画商透露,这件作品他根本无法脱手。
而同样“横空出世”的张尚明也成为市场的焦点。“请注意张尚明和两年前白庚延在天津文交所挂牌的相类似之处。”艺术评论家吴杨波提出,其一,两人都不是美术史中的人物,而张尚明更年轻;其二,金融机构都公开向公众募集,而张尚明的项目更像是理财产品。
收藏行家苏先生(化名)坦言,他对于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的挂牌并不看好:“这种做法或将参与的艺术家推到绝境。”
新品之争:“头啖汤” 通常有投机空间
“我们必须承认,有投资就必然有风险,想要参与进来的投资者必然是认同这个游戏规则的,但最大的风险在于艺术品的升值不是必然的。”苏先生一针见血,“文交所的作用是募集资金好开展计划中的文化产品生产。但是现在的书画成为产品,进入文交所更像是庄家骗钱的游戏,欺的就是普通人不懂艺术。”
不过,市场也存在不把这种“艺术品份额化产品”或理财产品当做艺术品的投资者。邱先生是广州邮币卡市场中的行家,早在白庚延的“艺术品份额化产品”推出的第一时间就投入大资金,后来又迅速抽离,赚得这个品种中的第一桶金,随后用这赚来的100多万元购买了一套一手房。他坦言自己是用炒原始股的概念买这个艺术品份额化产品的:“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这只是一个形式,也就是,不管这个东西是白庚延还是黑庚延的作品,是一块上亿元的翡翠也好,或者是一个地上捡的石头都不重要,只要这个东西是大家约定好的物品就行了。”
质疑回购:回购能实施
还是有个“坑”?
在吴杨波看来,文化产权交易是募集资金促进生产的好途径,但是画能不能形成资金回笼却是个未知数。
苏先生认为,理论上说,如果有机构愿意推出回购业务,对于市场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解决了流通渠道,艺术品市场才能被“盘活”。但是回购的实际操作上困难重重:“单是对艺术品的鉴定和评估环节就够呛。”
名词解释:
艺术品份额化指将凝结在艺术品之上的“财产权”打包,等额拆细,形成“分拆权益”面向投资者发售,投资者购买的不是被分割的实物艺术品,而是被分拆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