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中国内地最早举办的艺博会应该是1992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艺术博览会”。这个在1996年后改名为“广州艺术博览会”的画廊展会在诞生二十年之后,早已被“艺术北京”、“上海艺博会”和新晋的“Art Hongkong”盖过风头。
我们在叹息金字招牌的打造何其艰难的同时,还看到很多城市主政者前仆后继,乐此不疲地投身其中,在“艺博会”这个箩筐中,似乎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我们有必要看看被誉为“艺博会之母”的德国科隆艺博会如何擦亮自己的招牌的。科隆艺博会出现在德国战后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的1967年,在富裕的鲁尔区,急速聚集的财富和良好的审美传统共同促发了一个艺术品展示交易平台的出现。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的经典现代派作品到光怪陆离的影像装置,科隆艺博会没有漏掉任何主流艺术思潮的出现,艺博会的主导者,一直都是画廊业界的龙头,近年来才有聘请专业策展人的学术化转向。简单来说,艺博会谈论更多的是市场交易,而不是学术问题。在持续多年的兴旺背后,支撑整个展会的是德国乃至欧洲成熟稳定的画廊业。参加艺博会的是符合展会审查要求的画廊,它们带来各自代理的艺术家的作品,供买家选购,我们几乎看不到艺术家独立摆摊的现象。欧洲成名艺术家几乎无法摆脱画廊代理制度,因为这个制度能为艺术家带来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和合理的回报。
规范有序的,经营主体明确的艺术展会,其实是画廊行业多年健康发展的自然需求。我国的艺博会发展历程,更多地是体现地方行政领导的个人喜好和长官意志。长期以来我们把艺博会理解成是一场大型的艺术品展示活动,用以彰显地方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可悲的是,政府忽视了对艺术品代理机构(例如画廊)长期的关注和扶持,结果可能是拔苗助长,或者本末倒置。让我们从用心欣赏一件作品,仔细选购一件作品开始吧,劳民伤财的艺博会可以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