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坚华与他收藏的部分铃铛
日积月累藏品丰
“铃”,响器,体内垂一小舌,摇动发声。“铛”则形容撞击金属等器物的声响。走进叶坚华的铃铛收藏展,顿有美不胜收之感。这里有明清铃铛、民国铃铛及五湖四海的特色铃铛……声音、形制、工艺各有精彩,每枚铃铛背后都有个收藏故事。
因为工作关系,叶坚华经常出差,无论国内国外,每到一地,他都要刻意求购铃铛,从上世纪90年代积累至今,藏品日丰。对于中国历史上的铃铛,叶坚华查遍了自己的收藏后得出结论,古代中国铜铃铛无外乎四种形状,第一种是葫芦型的,下面一般有四个小眼,大多是素面无纹饰。第二种是扁圆形的,大多带虎头纹饰和文字。第三种是冠帽形的,这种铜铃铛数量比较少。第四种是喇叭形的,大多数带文字纹饰。
“铃铛的形状特点是圆。圆,象征着胜利、团结、权力、祥和,中国历代崇尚惟圆是大、惟圆是美。而近现代其形态更是千姿百态,拟人形、拟物形的铃铛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此外,铃的发音通‘灵’,讨得好口彩。”
独辟蹊径立“门户”
业余时间,叶坚华的乐趣就是去古玩市场淘宝,托亲朋好友代购国外的铃铛,上网了解铃铛的趣闻轶事,探究藏品的历史文化内涵。
由于暂时没有在国内遇见“藏友”,叶坚华的收藏研究显得“独门独户”,此次展览,他将自己的藏品分成了20个系列,并以材质(金、银、铜、铁、木、瓷、玻璃、皮革、水晶)、用途(乐器、工具、法器、饰品)、国别、形状、款式等进行归类。遇到不解之处,则四处求教方家。
若干年前,叶坚华在山西收到一枚黑色的环状铃,研究后才知道这种名为“虎撑”的铃铛“来头”不小:传说唐朝时,孙思邈看到一头老虎被骨头卡着咽喉,于是用扁担上的铜环撑开虎口,为虎拔刺。此后虎撑成为郎中行医济世的标志,铜环也被改造成一个小型的手摇铃。
叶坚华介绍说,他研究后发现,我国铃铛产生的历史,几乎可以穿起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诗·周颂》中有:“龙膝扬扬,和铃央央。”体现军旅之气势;每遇大祭祀,即“鸣铃以应鸡人”。在中国史书中,凡是有关铃铛的记载,叶坚华都默记于心。
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认为,在他所知的藏家中,收集铃铛跨度之大、门类之全,非叶坚华莫属。
娱情养性应提倡
叶坚华收藏的铃铛,最昂贵的也不过2000多元。比起动辄几万、几十万元的书画收藏,叶坚华认为自己的收藏是个娱情养性的“偏门”。在他看来,收藏不应着眼于经济价值的大小,独到的眼力和持久的研究才更可贵。在研究过程中了解自己的藏品,此种乐趣会令收藏者倍感富足。
吴少华很赞同叶坚华的收藏观,他说,上海正举办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收藏大展,鼓励市民秀出既有特色又少见的“另类收藏”,叶坚华的收藏充分展示了“海派收藏”的多样性。“任何收藏品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铃铛从新石器时期就存在了,至今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历史上的铃铛,功用涉及劳动、宗教、音乐等。当今生活中,它的使用功能逐渐退化了。铃铛虽小,但它的历史内涵却不小。”
“当下,很多人把收藏与艺术品投资画上等号,这并不完全正确。收藏品的价值是多元的,藏品的经济价值并不是收藏价值的唯一体现。艺术品投资不是普通工薪阶层所能承担的,而像叶坚华那样玩收藏,一样可以收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