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何工以中国艺术家的身份在欧洲为人熟知,他带去了西藏牛粪砖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并在美国作为艺术家,为纪念切•格瓦拉南美洲摩托车之旅六十周年,折回阿根廷重走即是知识化又是理想化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路线。何工作品的特征是运用在国际语境下也具有意义的国际信息来呈现目前中国的现实生活。这些都来自他的“文化大革命”的经验,那时他被送至农村做了七年的体力劳动,回忆那段经历使他认识到“中国的真实状况”.1 他在工作中充满蔑视意识形态和政治控制的思想, 他发现自己对主流经验和个人在中国不愿探索新思路的情况不断失望。
2013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二十周年,它标志二十年来中国和西方国家,经济、文化、艺术的交流。自1993年,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加东方之路开始,可以看到20年来,他们以个体方式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并取得的国际身份。二十年前中国艺术家参与了威尼斯,促使此后一直持续辩论:在当代艺术界,中国将占领什么样的高地?“虽然它与国际社会同步,但是否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当代艺术标准尚未确立?然而,虽持续与西方交流,中国艺术仍不断展现她独特的状态。就像每个国家只是贡献全球文化的一小部分,但无可否认,特别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应在世界当代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2
何工的作品在同情心和理想主义的罕有组合下与历史密切相关。何工在美国学习后吸收了西方的工作方法,他使用多层厚涂的油彩漩涡。他创作装置和艺术 家项目(他发起切格瓦拉项目),但他的绘画仍然提供给观者对他的思想的 最敏感的阅读,在那里语言被调控和完 善,以满足多元化的问题和主观情感。自画像(2006)一个强烈的黑色调的表现主义的作品,灰色和白色很可能来自德国或伦敦的学校(弗兰克•奥尔巴赫,列侬科索夫,吕西安•弗洛伊德)因其尖锐的目光,艺术家的自我写照强烈的与被限制的画框对抗着,像似准备采取行动。如我们所看到提及政治和社会问题,在作品中他直面盛大宗教,全球化,唯物主义和灵性之间对抗的大题材。何工是个闲不住的人,需要不断地从他所描述的缺氧气氛的成都搬到其他地方。这时氧气于他等同于创造的代名词。高名潞描述何工矛盾的生活和工作,作为为数不多继续选择面对 89 悲剧的中国艺术家,作为持续性后果,他保持了一致的人文关怀。“何工不停的浇灌痛苦和悲伤到他的作品里,日益增长的深度和复杂性,涵盖广泛的主题。”4 他继续说:“近20年来见到宏大叙事批判和冷清了的后现代主义。叙事艺术已到了尾声,同时逃避的取笑和讽刺占据了我们这个年代。我们不否认讽刺的重要力量,但代价是逐渐丧失(原文如此)的当代知识分子的勇气和独立。5 高明璐贴切地描述了绘画是何工的精神家园:因他返回了中国,而不管何时他在海外时,他始终认为身为中国人的坦荡荡:“实力和诚意,从 [ 他 ]的作品里倾泻出来。我感到一种巨大的悲痛,这悲伤根植于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土地。它被理性的反思,命运的哀叹,社会的批评所孕育。悲剧的伤痛来自画家决心不离开这个民族和这片土地。作为国家命运的一部分,何工,能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和人民的情绪波动,并见证所有在这片土地上上演的剧目。”6
当何工在加拿大和美国的时候,何工被要求学习艺术理论文本,他对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的作品感觉一般, 而更喜欢查尔斯•詹克斯,詹克斯是第一个从建筑的视觉出发架构了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人。何工的作品主要以大面积全色调的色块形成他的特征。何工解释说,在美国,当他穿过一个保存了一个世纪之久的老火车站时,“它们都是上了年月的黑色和灰色。它们旋即把我带回了过去。就像要回到了一切开始时的样子”7在那一刻,他决定放弃使用颜色:“黑色,白色代表的是最原初的存在。这关于梦想和现实,矛盾和冲突。”他的大型绘画系列,重新捕捉回忆之际。色块被反复涂抹如同是雕塑的表面。仔细审视那些混乱的笔触其实类似于奇妙的书法分层;在一段距离观看,图像便被辨认出来。艺术的提炼之力此刻无异于救赎仪式里的一种形式。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正从何工作品里伴随内在的必然性的挥发出来。建筑废墟被用来象征人的虚荣和人造物的短暂性质,以及被毁灭的必然。他的绘画和装置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创作。
虽然关注很多非常严重的问题,何工的作品仍然让人振奋,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的作品也有类似体验。如果研究德国表现主义,就不能绕开基弗的作品。基弗在他的一些绘画和装置上题了“An Anfang”:在最开始为了强调需要回到一个古老的过去,回到宗教教条扭曲前的启示。“基弗的天堂之路,因历史意识而知谕, 是对科学确定性,神学权威的怀疑。他并没有假设存在的天堂,只有古代需要这个想象。”8何工的艺术立即呈现复杂而坦诚,晦涩而清晰,国际化和深远的范围,一个关于抽象感伤记忆的合成。他的近作具有感性的和热情的关系,与绘画材料结合-其神秘和象征性的力量,唤起人们的情感状态-暗示历史和意义的多层面,这些用知性的力量创作的作品,十足令人印象深刻。
1 珍妮特对何工的访谈,2012 年 4 月
2 吕澎和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和中国当代艺术 20 年 2013” www.chengdumoca.org
3 杜曦云,“缺氧、逃生、制氧 – 与何工关于“切•格瓦纳之旅”的对话和中国当代艺术”,2012.6.15:Artintern.net
4 高名潞, “天堂流亡 : 关于何工近作油画的思考”, 东遇西 , 成都 , 2010, 30 页
5 同上 , 30 页
6 同上 , 30 页
7 何工引用 www.whiterabbitcollection.org 白兔美术馆 , 悉尼 .
8 迈克•奧平 Michael Auping, 安塞姆•基弗《天与地》 50 页
【编辑: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