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稀缺性驱动价格大涨 名家名刻让收藏锦上添花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马嘉会 2013-07-31

稀缺性驱动价格大涨

“目前印章还没有达到市场应该给予的价格,很多名家的精品印章价格在拍卖市场上还不如他们的字画”。北京大观园管理委员会主任,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马俊潼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石料的稀缺以及众多名贵印石矿山的停产,导致印章价格剧烈上涨,甚至一天一个价。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可以说很多藏家找到了新的定位,对金石篆刻板块的关注比以前多,现在的价格到了哪个阶段还不好说,但从现在的趋势看还有上升空间。”

翻看历年拍卖成交记录,近现代印章的成交价格大多为数万元,即便是名家治印加上材质稀有,也鲜见成交价格突破百万元的,但是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市场空间已经明显出现了上升趋势。“这几年来金石篆刻的市场行情一直上涨,接下来还会继续。”马俊潼分析指出:“第一,金石篆刻在本质上属于艺术,其作品都是大师的艺术创作,因此具备市场收藏价值;其次,每一枚印章都具有惟一性,如同图书中的孤本,它们中的每一枚都是独一无二的;除了印章的惟一性,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金石篆刻,对金石篆刻市场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关注,所以亦会从中推高印章的价格。”

名家名刻让收藏锦上添花

与收藏书画、瓷器不同,一枚印章的价值除了石料本身的稀缺性以外,更体现在印章刻面的价值,名家篆刻能让一枚印章的价值高于石料本身数百倍。这个“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名工,即出自篆刻名家之手;二是名人使用,主要是指文化艺术界人士。“印章集篆刻艺术、人文历史、珍贵材质、精美工艺于一身,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上。”自明代以来,印章广泛使用,但真正有收藏价值的只有两种,一种是皇家玺印,另外一种就是文人印章。文人印章的价值即在于文人的参与,明清到民国,是中国文人印章的黄金时代,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拍场上屡创天价的多出自名家之手。由于印章实用性极强,保存不易,就当下的拍卖市场来看,大部分是晚清民国的遗物。

许多创下拍卖天价的印章皆出自于名家之手,例如齐白石刻的“直心居士”寿山红花芙蓉阳文印,邓石如刻的“在心为志”竹根印,方介堪所刻的“潇湘画楼”象牙印,邓散木110方象牙章,242万元成交的清董浩刻的田黄龙钮方章,这些印章不论材质,不仅是名家所刻,而且用印之人皆是当时名家,其价值也正在于此。

“印章还会有很大的增值空间”,北京市西城文联理事,著名篆刻家、收藏家赵增福指出:“金石篆刻是一门综合艺术,名家篆刻作品中体现的不仅是金石之美,小小一枚印章所体现出的还有艺术家本身的智慧、心血与功力。收藏者在赏玩间更多是为了研究古文篆刻,把握其艺术表现手法特征,如书法、章法、刀法,之后再体会印文内容所蕴含的情趣、意味,然后细细品鉴、慢慢欣赏,这是个极其快乐的过程。应该说收藏印章不仅要懂石头,还要懂得雕刻和印文内容,这绝对是一门综合学问。”

闲章收藏热得烫手

印章顾名思义,有“印”才能成“章”,而且印章之所以被称为收藏的最高境界,是因为它是工艺和艺术的双重结合。过去印章大部分作为姓名章使用,只有书画家会在书画作品上使用闲章,而如今随着印章收藏的升温,闲章成了大多数藏家的首选。

中国传统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融于一体。在欣赏书画作品时,总是先从印章欣赏入手,从印章中来识别书画家的学识与修养。一枚好的闲章,除了让人玩味,还是篆刻家和书画家水平高低的无声自我展现。故有“闲章不闲”、“闲章玩味”之说。

闲章是指姓名印、官印之外的印章,闲章入印的印文内容非常丰富。或记事、或言志、或抒情、或咏景、或咏物,大量的闲章印文是摘自经史典故、诗词佳句、名言警语和书论、画论、印论、骚语;或反映书家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人生态度;或发表各自的艺术主张;或抒发个人情怀;或用以自励明志。其中充满了哲学、美学、文学色彩,耐人玩味。印章收藏的升温使得印章篆刻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名家的篆刻价格从两年前每个字几百元上涨到了如今的上千元,大师的篆刻价格更是飙升到了每个字数万元。印文的内容和印文的篆刻者是直接影响印章艺术价值的主要因素。

随着近几年印章收藏的需要,印文的实用功能正在逐渐被艺术价值所取代。马俊潼从事篆刻艺术多年,他告诉记者,过去人们刻章大多是刻姓名章作为日常使用,但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藏家都在收藏闲章,因为闲章更加的实用有趣。

多看多学下手慎重

印章收藏虽然急剧升温,但印章的艺术价值不像字画、瓷器等那样容易掌握和接受,因此对收藏者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这决定了只有那些具有较高艺术欣赏水平并了解篆刻的人才适合收藏,否则盲目投资极具风险。

当记者问及初涉此领域的收藏者在金石篆刻收藏上需注意的问题时,马俊潼提出了几个原则:“要多向金石文化圈的印家交流学习,这样便能逐渐体会到其中的价值意味;要多看有关篆刻学等相关专业资料;要多去博物馆观看印章作品展览,揣摩名家精品,培养眼力。”同时,在收藏时下手要慎重,“所谓慎重就是当你眼力还不到一定水平时,不要一开始就投资过大,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印石,要买自己喜欢的,同时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购买。”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伪造的名人印章。”赵增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造假者通常会用老的石料伪造名家印章以赚取高额利润,这就需要每一个收藏者擦亮眼睛,多学、多看、多问,而对于收藏印章的人来说,收藏首先要从篆刻本身的流派出发,悉心研读历史,了解不同阶段的风格特点;其次要了解印石主人的宗派和个性;内容上要看文字的韵味和行文结构的趣味性。欣赏一件金石篆刻作品除了内容和材质,作品所体现的文人情趣和个性都是其增值的因素。”许多印章的收藏者自身就对艺术有较好的感悟力,譬如说爱好书法字画的人就容易对印章产生感情,因为彼此之间是相通的。在这些痴迷者看来,一枚小小的印章,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就像闪闪发光的宝贝般让人迷醉。

在采访过程中,马俊潼还提到了印谱和金石拓片等相关艺术品,随着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各个朝代的石碑已经被严格保护,已经没有新拓的可能,所以拓片的价值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同样因为它的不可再生性,印谱和钤拓本的收藏价值也正在与日俱增,同时也正在成为极富潜力的收藏品种。北京商报记者 宋永春 马嘉会

·专家说法·

马俊潼:回归收藏本源

收藏是学习、研究、消化、吸收的过程,收藏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收藏家、艺术家、鉴赏家。一切都要从学习开始,绝不可有投机心理,要潜心练就自己的内功。尽管我们可以将收藏认定为一种投资,但印章收藏的历史积淀与价值远远高于它的投资价值。印章本身的学术性、文化性和历史性就是它最大的价值,这才是收藏的本质。

印章收藏需要较为深厚的文化知识和修养作为支撑,要摒弃其中的浮躁和功利。对于印章收藏而言,切忌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藏家应该更多地关注印章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修养。这样才能理性审视印章本身蕴含的独特美学价值和附加的文化投资价值。

赵增福:印章为媒  传播文化

印章收藏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比之书画,篆刻具有更抽象、审美意趣高的特点。而刻一方好的印章,其文字涉及古文字学,其安排布局涉及艺术造诣,刊刻之时又讲究刀法才能出金石味,要将所有艺术变化融于方寸之间绝非一日之功。刻一方好的印章,作者倾注的精力与时间,不亚于创作一幅书画。

相较于其他收藏品类,金石篆刻的鉴赏门槛相对较高,所以收藏者在初涉此领域时应提前做好功课,通过对国学、古文字学、名家背景、篆刻风格、印材及刀法等的了解,逐渐喜欢上篆刻艺术,让收藏成为一种兴趣,让印章成为一种传播知识与正能量的媒介,让金石篆刻这门艺术能够在收藏的过程中传承下去。

【编辑:江兵】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