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的大政府模式的进一步固定化以及国进民退的经济形式,我想体制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有强大的经济资源控制力。
尽管陈旧的意识形态教条仍然不时出现在官方媒体上,并对诸多事情的运作有某种名义上的约束,但老实说,如今中国的艺术家以及文化界面对的更庞大的问题是如何与掌握了庞大经济资源的“体制”相处。这个“体制”到底如何运行?对艺术生产有何影响?
粗略的来看,建国初期,我们学习苏联建立了文化-协会-学院-美术馆的美术体制,即听从政治指令进行艺术品的生产。
1978年以后的体制在改革开放中出现了变化,一方面是市场带来的外资、民间资本开始进入,新的思潮也开始打破之前的意识形态框架,刺激生在体制内的高阶人群,艺术学院学生中也出现地下艺术、现代艺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财政资金的匮乏,导致体制内机构在新的市场化情况下,要做事而资金不足,甚至本身出现部分解体和瘫痪。所谓85新潮就是这样出现的。
到90年代早中期,国有体制瘫痪和解体的程度加剧,外资、民间资本则获得长足的发展,同时政府开始强力与国际接轨,加入国际贸易体系中。这导致了中国的地下艺术在体制内无暇关注的情况下野蛮生长,并在90年代中期进入国际展览体系中。而到了90年代末,在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和土地、财税制度背景下,获得国有经济和民间资本双重支撑的政府财税收入高速增长,让体制内机构重新恢复了能量,之后就出现了进行城市改造美化、大盖文化设施、举办各种展会的热潮。这开始刺激城市雕塑、展览设计、样板间设计等商业艺术的发展。同时,民间资本也高速发展,尤其是房地产开发热潮中出现的地产富豪,或出于项目营销需求,或因为炫耀,开始支持新兴艺术、设计的创作和展示。于是在2003年左右,出现长城脚下的公社、今日美术馆数个重要的展览、设计案例。也是在这一年,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重视。在国内外市场需求刺激下,中国艺术品市场高速发展,个人和民营企业开始收藏艺术品,尤其是投资性的个人,绝大部分将投资艺术品作为逐利手段,导致艺术创作和生产出现一波“大跃进”。
近年来党政文化系统,包括党政相关部门和各种国立院校、博物馆和美术馆体系、官办协会、官方媒体系统等,仍然可以利用财政拨款,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雇工部分艺术工作者。在半管制、半市场的制度结构下,上述机构还可以利用垄断,设立的牌照资源,在市场中创收。比如宣传部、文化部等提出的美术创作工程、全国美展以及“美术走出去”的一些筹划,等等。
伴随着中国的大政府模式的进一步固定化以及“国进民退”(国有企业扩大,民营企业退后)的经济形式,我想“体制”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有强大的经济资源控制力。但是也要看到,由于中国目前体制的混合特质—半市场、半管制状态,出现的很多事项都是混合性的。如私人、私人经济成分和官方体制合作进行;或者官方招标,私人完成相应的工程人物,并付出市场价格;或官方仅仅出具名义,私人购买名义,并自行组织,等等。其次,尽管近年来官方机构获得的财政资金增多,获利有所增长,但在整个社会层面,民间机构的增长更为显著。因此,相对地位还是在下降,其中特殊的是巨型国立艺术机构,其资金更为充足而且品牌显著,可以获得市场化高租金,从而保持了较高收益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