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中华艺术宫讲座:周韶华的艺术语言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张长收 2013-09-24

(视频/剪辑:张长收)

2013年9月7日,《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在中华艺术宫隆重举行。这次举办的周韶华艺术大型展览,是一场由其各个时段典型性代表作围拢起来的艺术发展历程,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当前中国文化主体性构建的思考与实践,是对中国文化发出的巨响。

 
    2013年9月19日下午2点,著名批评家彭德、鲁虹以及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做客中华艺术宫为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周韶华的艺术语言。
 
    彭德:周韶华先生比吴冠中先生小十岁,是晴川画会的创始人。邵大箴先生称他是气势派的创始人。他的画有三个来源:第一是西画,水彩画。第二是石涛,石涛的画很野逸,整体面貌和风格与传统绘画有很大区别,这和他的身份有很大关系,他不是文人画雅致的画法,很粗狂,特别符合周韶华的艺术偏爱,也和他是山东大汉是一致的。这种节奏感和空间画面在周韶华早期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着一种节奏感、韵律感。第三是长安画派,有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赵望云,一个是石鲁。周韶华非常欣赏这两个人,尤其是石鲁。当代是个为所欲为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去创新,但是周韶华生活的年代是个禁锢的年代,为所欲为特别困难。可见社会和艺术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但是艺术家往前面仅仅只迈出一小步都会受到非议。石鲁的画,反对者认为他是“野、怪、乱、黑”,他自己专门写了一首诗加以反驳。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相比,他的画风很野,上海的画风比较甜美和秀气,表无异样。上海画派看岭南画派石鲁的画,就觉得很恐怖,像5﹒12地震的感觉,山都是遥远的,构图奇特,很怪异,这就是石鲁的画风。石鲁的代表作《转战南北》,原来是挂在人民大会堂的,被江青批为黑画,毛泽东悬崖勒马,就把他从人民大会堂取下来了。
 
    下面谈一下周韶华山水的属性,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形态的山水画。先看一下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特点,第一国土观念,第二神仙思想,第三风水意识。我写过一本《中国美术史》,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传统山水画的国土观念主要体现在儒家和宫廷趣味上,比如说武则天,创造过一个字,其中有一个字是大地的“地”,山水土三个字自上而下排列,一合成就是大地的地,这个字造的非常象形,比传统的土地的地好,传统中国画是内敛的、封闭的。中国有一道长城被称为是封闭的象征,把中国的中原和草原分割,东南是大海,不可逾越,西南是高原和山脉,也不可逾越,自身体系形成了一个文化圈,他和西欧、印度的文化圈是截然不同的,他也造成了中国画的内敛和封闭。周韶华从国土观念进入到宇宙意识,画过长江、黄河、山脉、海洋,所以他的绘画视野是开放的、超越的。传统山水画是包含神仙思想的,他是出世的、消极的,画面是阴柔的,风格是平和的。周韶华的山水画具有英雄主义情结,有军人的潜在素质,自觉地方式注入到他的画面里面,是入世的、积极的、阳刚的、强烈的,他的画是传统山水画的反义词。传统山水画是讲究风水理论的,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带有风水意识的画面;二是用风水意识来处理整个画面。比如古代李成和范宽的画,就是一阴一阳,一男一女,即使画面本身不含风水,但是也会跟着画面风格悬挂。风水在古代其实是很唯物的一门学问,他是和中国农耕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五行学的框架展开,特点是守成、求稳。周韶华山水画的背景是人文理论,他是一位特别爱读书的画家,很可惜在文革时期读不到任何书,文革以后他读了一些西方的著作,历史的、文化的、哲学的。他的框架是一种现代人的文化学的框架,思想史进取的,同时又是不断的在演变,用一个政治词语就是与时俱进。典型的中国山水画,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落实到山水里面,就是在树丛前面的房子,以房子为坐标,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就是比较平缓的山,不会出现缓坡的一座小山。这是他的基本结构,远处叫安山,金字塔的山叫朝山,起的作用是抵挡龙卷风、台风、飓风,特别讲究风水宝地,这个风水宝地比较聚气。郭熙写了一首诗叫《林泉高致》,里面有一个关键词,相画,以风水学的理论看画,画画。郭熙喜欢画石头,寓意是子孙发达,在他的画面里有这样的描述。所以我为周韶华的山水画做一个定性,叫人文山水画。他没有像吴冠中那样提出“笔墨等于零”,笔墨很不错,也承继了石鲁野、怪、乱、黑的痕迹,这种风格特别符合周韶华军人和山东大汉为人豪爽的秉气。
 
    鲁虹:周韶华的艺术形式有三个来源:一是西方的水彩画,二是传统的水墨,第三个就是汉唐艺术,还加一个来源就是傅抱石和石鲁的影响。
 
    怎么创造具有周韶华特色的艺术语言?第一点就是怎么样把西方的面和东方的线结合起来;第二点怎么样将东方的墨以西方的色融合在一起;第三点怎么样将东方传统的构成方法与西方的构成方式融合在一起。我认为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周韶华才创造了独特的语言方式。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中国的水墨界站住自己的地位。周韶华在山水画创作的早期,中西结合这指的不是文人画的“中”,更多指的是汉唐的博大精深,早期作品的图式还是传统的图式,但是用了比较方的粗线条来代替传统的细线条。第二就是用西方的面与中国的线型结构相结合,因为用中国线型结构画的画放在展厅里面会显得没有力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想办法把西方的面和中国的线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西方的面遮掉西方的线,就要发挥东方的线的独特审美这个特点,这里面有一系列的方法,我觉得周韶华在这其中有一个过渡,他的方法就是用大笔皴了然后再用小毛笔皴,先用大笔画再用小毛笔在上面反复的皴,这样既有面也有线,他也有用排笔画的面,亮度和暗度有一个面的表达,这在传统的绘画里面是没有的,他用排笔画的面不像毛笔画的,用排笔画过之后在用毛笔在上面皴,做效果,把西方的面和东方的线结合起来,第一个问题解决了。
 
    第二个问题,将东方的墨与西方的色融合在一起。周韶华认为表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绘画应该把色彩纳入中国画里面,因为中国画里面强调的是健笔、书法意味,更多的是在空白的纸面上让书法的意味体现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周韶华就让色彩进入传统的笔墨的表现里面,这就要有具体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开始主要是改变一些笔墨的样式,在上色的时候糅合了一些水彩画的技巧,表现线的特点。这点从他早期的作品可以看出来。使这个问题得到根本的改变是周韶华先生撞墨技法的发明,1980年在创作“大河寻源”的时候,有一次无意的发现,在很湿的水墨上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趁着水渍未干的时候,水墨进行碰撞就会产生色和墨交融在一起的效果,在流动的过程中就会造成一种有肌理的感觉,像一种皴法的味道,有人叫做周氏肌理。这是周韶华一个转折性的发现。《古原夕阳》是在拷贝纸上做的效果,采用朱砂、赭石趁着墨还没干的时候进行碰撞出来的效果。到
了八十年代后期周韶华对色彩的运用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把西方的色彩观念,同时在中国的民间艺术、楚文化中吸取色彩来充实他的画面,在新世纪以后看到他的《汉唐雄风》系列,在中国画色彩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他主要是以东方的色彩方式处理画面(见作品《古往今来系列之九》与《古往今来系列之十一》);但有时他也会巧妙地将具有西方特点的色彩知识融为具有东方意味的画面中,比如在作品《古往今来系列之二十一》与《古往今来系列之三十四》中,背景还是适当保留了他早年画山水画时的手法——即水彩法与水墨法的融合,而前景上的物像却用了汉画石式的处理手法。我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对西方色彩知识的学习,方使得周韶华先生能从比较的角度认识东方色彩的独特之处与优长。如果仅仅由于他后面取得的成就便否定他早期的探索是不太妥当的。
 
    第三个问题,将东方的章法和西方的构成相结合。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传统山水画已形成一整套稳定而严谨的图式系统。谁如若稍作结构上的变化,就会偏离传统山水画图式。而且,这种画法总在追求优美淡雅的艺术格局,并是以讲求景物的完整性和景物组合的规则性来实现的。这也使得许多山水画家却步不前。可以说,由于传统山水画成功地完成了图式与趣味包括价值追求的匹配,所以宋元以降的山水画,很难跳出荆、关、董、巨所创立的基本图式系统。近几十年来,虽然有画家以西方绘画写实性的图式做参照,并对传统艺术图式作了一定修正,但其追求似乎仍然限于那种强调详实、丰富、精致的“完整性”中,这就使得他们的山水画并没有与传统山水画在审美趣味与艺术样式上拉开较大的距离。周韶华要超越文人山水画的格局,不可能按传统的山水的构成来处理,那么就在画面图式上面来进行根本的改变,当然新的视觉样式不可能从周韶华的心目中自发产生,他主要是采取了两种类型的解题方案:第一个他想方设法将西画中不太强调景物完整性的图式借鉴到水墨画创作中,如《白桦林》、《风雪弥漫处》、《玉林琼枝》等就体现了这样的追求。
 
    周韶华的主要特点:第一,将东方的线与西方的面相结合;第二,将东方的墨与西方的色相结合,但到了近代,就不仅仅是西方的色,开始强调东方的色,但是这其中也有西方的观念;第三,将东方的章法与西方的构成相结合。
 
    孙振华:我对周韶华先生的了解比较晚一些,所以我谈周韶华先生跟他们两位不一样,我就谈一句话“用水墨画重新想象中国”。这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在五四以前很少有中国画的概念,中国画在二十世纪后作为一个学术的概念大量出现,中国的传统绘画和文人画形成了这么长时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形成中国画的概念,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事情。中国美术理论家专门有这方面的研究,说在明末清初,在当时的画界就出现了类似于中国画的说法,包括“吾国之画”、“中国之画”,但是严格的作为学术的概念在画界出现是在1919年以后。我的看法是中国画是一种历史观念,这就涉及到是历史观念在前还是历史在前,过去都说有了历史才有了历史观,现代的很多学术家认为先有历史观然后再有历史,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中国用不着这个概念,那个时候中国认为自己是一个“君临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朝上国,用不着“中国画”这个概念。中国画概念的出现,与中国的现代性有着密切关系,把中国和西方并置、对比起来谈,这本身就是一个现代化的知识。
 
    从现代学术观点看,传统是在现代性框架上的再发现,所以对发生的传统、过去进行一种现代性的建构。一个国外的学者说并不是民族国家创造了国家和民族体力,而是国家和民族体力创造了民族。就是你有了一个新的国家观,民族观,然后会依据新的观念来重新想象和创造自己的过去,所以这时候我们要回到历史中去寻根。其实中国的概念是不断变化的,有的对周老的评价就说周老表现了传统文化的精神,我觉得这是不正确,传统文化精神是什么时代呢?中国的疆域在变,看中国的眼光也在变。中国文化精神是不断变化的。过去认为长江流域是南方,后来认为珠江流域是南方,在中国古籍里面在不断的变化,没有一体不变的南方,也没有一体不变的中国,历史上的永康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还有北宋的靖康之乱,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变革造成中国文化中心的南移。第二个,周韶华扩展了中国画的表现空间,他把传统的山水变成了真正的中国画,他画祁连山、帕米尔高原等,这些都是文人画没画过的,这是现代中国的意义,过去看中国是看不到的,在一个共和的新的中国去看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把过去中原的中国变成了今天的中国,这个时候就需要有相应的水墨艺术,相应的中国画,才与新的国家观相匹配。所以周韶华先生可以到西藏、到雅鲁藏布江去画这些,我觉得不仅仅是一种体验而是一种时间和空间观念的转变,周先生自己有个愿望就是要把时间、空间推到自己文化中,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怎么界定中国?怎么界定我们的水墨?
 
    再一个就是周韶华先生突破了传统文化的局限,他的文化空间和精神气势体现了隔代遗传,勇追秦汉的思想。这样的整体观照有利于从精神气势上重新塑造中国的文化,其实中国水墨最典型的代表是文人画,到了元四家才真正进入到了文人画,但是他带来了中国的文化精神的柔弱,由过去阳刚向阴柔转换。中国的文化精神也是在不断的变化,有的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也有人说贵柔、守雌、尚静,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但我的看法是中国文化精神是有个历史演变过程的,从先秦到很有气势的汉赋,艺术、雕塑都很强悍,后来慢慢演变到宋开始变的文人画,后来导致了中国画的格局越来越小。周韶华艺术强悍、大气的背后就是对中国艺术的重写,对中国的重新想象,我们要回到充满阳刚之气、非常豪迈的时代去。周韶华是在新的中国观的观照下,进行艺术创作,这些创作对于现代中国的认识,建立新的框架结构有重大的作用。

【编辑:张长收】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