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面具画家”曾梵志

来源:金羊晚报 2013-10-12

面具系列

曾梵志作品《最后的晚餐》,以1.8亿港元成交,成为首件过亿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创造新的当代亚洲艺术品拍卖纪录。它打破了2011年苏富比香港拍出的张晓刚作品所保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纪录(7900万港元)。同时也打破了2008年苏富比纽约拍出村上隆雕塑作品的亚洲当代艺术家纪录(约1.5亿港元)。

《最后的晚餐》是曾梵志“面具”系列中最有代表性、尺幅最大的作品。其灵感来源于达·芬奇在15世纪创作的同名作品,曾梵志将画中人物换成了他的标志性“面具人”,其中12个人物戴着红领巾,只有原本代表犹大的人物戴着金领巾。

“金领巾代表资本主义,红领巾代表社会主义。这幅作品反映了当时正在改变的中国社会。”有专家这样解读。

曾梵志作品的市场成功并非偶然。有评论家曾这样形容曾梵志:他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人,不管时尚和名牌、品位和形象、作品和市场的把握,都是他和世界之间的面具,或者他性格本身就是两面的。“就像他画画的时候,不管画得多么淋漓尽兴,身上地上总是干干净净。”

1990年,还在湖北美术学院读大三的曾梵志就有一个疯狂的念头:在美术学院举办个展。他拿着作品,找到皮道坚和尚杨,得到他们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从自己家里拿出几千块钱,制作了一本有模有样的画册,用不大娴熟的英语制作了自己的双语简历。

然而,展览开幕不久就因为有人举报而查封,理由是因为作品用了太多红颜料,被怀疑有血腥倾向。最终,展览改为三天的内部观摩,曾梵志拍摄的两卷照片也因为不敢冲洗最终扔掉。

1994年,在北京找不着创作状态的曾梵志偶尔开始了“戴面具人像”的绘作。当时,他和一位故友闹翻,一时间“似乎看透了人世冷暖”。就在这时他“偶尔”画了一张戴面具的人像。随后,他陆续找朋友看这些“戴面具人像”。在闷热的夏季里靠一个小风扇乘凉,忐忑不安地等待每个人的评价。

不久,该系列画作中的20余幅被香港汉雅轩画廊买走,这让曾梵志立刻有“发财了”的感觉:在饭店吃饭的时候能点个100块钱的菜尝尝了。次年,被买走的作品全部出现在香港个展《假面》中。曾梵志随展览去了香港,回来的时候给自己购置了三件套的高档西装。

其后四年间,曾梵志共创作了面具系列作品100多件。面具使他获得众多声誉和利益的作品,也使得他成为别人眼中的“面具画家”。此次过亿的《最后的晚餐》是面具系列的代表作。此作画于2001年,是面具系列中尺幅最大的作品,长达4米、高2.2米,尤伦斯夫妇于作品创作翌年旋即纳入其私人收藏中,至今才出现在市场上。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