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人、是物,还是风景,在曾梵志的画笔之下,都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可以理解为他所强调的情绪,但更深层次的来说,是人类的生存体验,它们浓缩了曾梵志对人生、对社会的冷静而又深刻的思考。这一点可以从他曾经的自序中窥见,“我所画的每一张画其实提出的都是一个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从生到死的一系列问题。我抱定的创作方向是直指人所面临的所有困境。”
曾梵志作品登陆巴黎市立当代美术馆
曾梵志作品登陆巴黎市立当代美术馆
对于喜欢曾梵志作品的人来说,10月17日在巴黎市立当代美术馆开幕的曾梵志大型回顾展是见证曾梵志迄今为止艺术成就不得不看的一个展览。展览选用曾梵志37件油画、以及2件雕塑作品以倒叙的形式回顾曾梵志不同的艺术发展四个时期:近些年借助画笔的随意性和控制性相结合创作的“风景”系列;开始被西方认可的展现中国人生存状态的“面具”系列;笔下人物脱下面具并有了明确的身份和独特的姿态的“面具之后|肖像”系列;早期用表现主义手法展现社会人焦躁不安的“医院”系列。
在采访中,曾梵志向记者透露,他并不认为这次回顾展过早,“其实在之前每一个阶段,自己都会进行一番阶段性的回顾,这对我来说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是一种归零。我的下一个系列已经创作了一段时间了,但现在还不准备让它们露面。”
不重复过去
80年代的中国,有两种创作主流影像着多数艺术家:一种是风情画,一种社会现实主义。而一直想着“打破自己”的曾梵志并不愿意随波逐流,在他的心中已经有自己比较成熟的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他渴望去表现感情、反映社会的内在。他认为生活就在自己的身边,应该去看自己更了解、更熟悉的生活,创作这样的作品,他于90年代初期创作的“医院”系列的出发点便基于此。其画中人物原型则是他当年因在武汉的住所无厕所而必须要到隔壁的协和医院去而见到的那些痛苦而焦灼的病人。
1993年,曾梵志搬家到北京。刚到北京的那段时间内他一直延续他的医院系列。但同时一种来自对自身生活状态和社会境遇的深刻思考慢慢开始出现在曾梵志的画布之上,“这个社会里,没有人不戴面具。”1994年始,曾梵志开始为自己画中的人物带上面具,也包括为他自己本人。“面具”系列以视觉效果强烈、符号性、象征性的展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的梳理与隔阂。也正因为这组作品,曾梵志开始被国际认可,同时也被冠上“面具”画家的头衔。
“有时候,改变真是一种潜意识的,我从来没有宣布过说要改变一下自己。其实我一直是我自己的思想在画,我的思想不允许我重复过去的东西。”1999年,曾梵志开始为自己画中的人物脱下面具,开始以颇具东方写意风格的方式描绘人物。
自称为“技术派”的曾梵志,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于技巧的探索,“对我来说,技巧上的革新可能会引发新系列的创作。”
从2002年起,曾梵志开创了一种新的绘画方法,使用写意线条构建画面空间,这种方法成就了其后来的“风景”系列。曾梵志想要做的是试图运用西方的绘画材料与中国艺术的元素相结合来拓宽一条道路——用线条去塑造空间。在巴黎市立当代美术馆策展人Francois Michaud 看来,“风景”系列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同时属于西方艺术传统和中国视觉文化,它是表达内心的绘画。”
结合东西方
对艺术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在西方的油画作品中很少出现线条画面,这是缘于油画材料的局限性。而中国的传统艺术主要是通过用水墨、毛笔来绘制线条塑造空间。在曾梵志看来,怎么样用东方的元素、形式和西方的绘画材料的局限性结合在一起来塑造空间是需要慢慢研究的课题。“最近十几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包括运用书法的表现力结合线条来表现一些空间,来表达自己一些情绪。”他的这些研究与实验在他的“风景”系列中都有所展现。
挪用西方美术史当中非常著名的杰作,在曾梵志的创作中时而出现兔子,而挪用那些杰作,在曾梵志看来,是一种意识地回归——重新跟大师进行对话。曾梵志也画跟丢勒一样,但他的用意并不是去模仿大师丢勒的《兔子》,在曾梵志的《兔子》作品,兔子和风景一直在不断地互相覆盖,直到它们结合穿插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我是结合东方和西方,融合、吸收变成我自己的一种方式,我不能说我是完全西方或者是东方的,我是用两者结合的一种方式创作一个西方人比较熟悉的兔子,但是在里边也吸收了很多中国传统绘画的表达方式”,曾梵志说道。
策展人Francois Michaud认为曾梵志对丢勒《野兔》的选择并不是偶然的。“兔子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而它同样显而易见地和野兔一道,同属于西方历史,在游戏和各种主题中出现,它同样也是现代解剖研究的对象。这只动物保持了在丢勒作品中的蜷缩姿态,内隐的张力随时喷薄而出。但是曾梵志的兔子,被画在了尺寸巨大的画布上,似乎颠倒了自然界的层级顺序,同时亦借用了古代受到禅学影响的艺术家的速写线条;他作为艺术家,笔触中一切都体现了克制与极度精准的技巧。”
慈善家 艺术奉献者
在艺术上取得非凡成就之后,曾梵志并不愿把自己成功带来的回报独自享用,他一直热衷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并慷慨解囊。汶川地震后,曾梵志曾一口气捐出35万资助那些在地震中丧失行走能力但仍热爱艺术的孩子。除此之外,曾梵志每年还拿出12万,在母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年拿出10万美金,资助北大现代艺术档案的研究工作。在自己困难时期也接受过别人恩惠的曾梵志看来,“爱心是需要传递的”。
鉴于中国好的艺术空间与美术馆极度匮乏,以及自己当年学画是无法看到好的展览的经历,同时也为了圆自己一个在艺术上梦想,2012年4月,曾梵志自己出资筹建的完全非营利性的空间——元•空间开张。开张后的第一个展览便是美国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安德鲁•怀斯,之后好的展览同样接连不断。但是这还不够,在曾梵志的心中有着一个打造一家具有国际化专业级别的美术馆愿望,他渴望将更多优秀的作品分享给热爱艺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