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秀珍 《不能承受之暖》 装置 2008年
“保存记忆”是尹秀珍艺术生命的延展方式。“在高度变化的中国,‘记忆’似乎比任何事物都消逝得更快。所以,保存记忆已经成为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尹秀珍的艺术大多是通过对回收旧物(别人穿过的衣服)的再利用,来保存和展示每个个体独有的记忆和成长轨迹。这些旧物中独特的个人记忆有着个体生命的温度,尽管离开了原有的依附和语境,却在尹秀珍的艺术世界中得以保存和延续,从而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艺术媒材的选择是一种态度。这些被人忽视、即将消逝的材料在尹秀珍这里成为一种雕塑性的记忆文献,有着纪念碑式的庄严和静穆,又有着鲜活的生命律动。
在这次展览中,艺术家延续了对细小事物和日常情景的关注,将那些注定消逝之物的窃窃私语放大,成为历史的空谷回音。在《不能承受之暖》中,艺术家用1000条围巾拼接成了一件漩涡形的装置,色彩斑斓。这件作品的形式容易使人联想到美国著名大地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所做的漩涡形的防波堤,但它们的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尹秀珍的作品不仅具有“防波堤”的宏伟和豪气,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件有生命热度和记忆痕迹的作品,不同个体的记忆在此汇聚,形成一股生命的暖流,互不相识的人在这里产生了交织和共鸣,产生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关联,在展厅中共同诉说着一段故事。作品《无处着陆》以旧衣和钢铁等材料表现倒置的车轮。在这里,车轮的倒置既是“无处着陆”的一种无奈之举,同时,又是一种主动的拒绝式选择。“无处着陆”并不完全等同于无所作为、被动承受或消极沉溺,在这里,它是一种自觉的表态,对任何可见的参照和给定的解释说不,拒绝将价值的兑现挂靠在简化的符号与公式之上。
尹秀珍一直游走在个体生命记忆和历史的集体叙事两端,始终在小心翼翼地触碰两者的平衡点,以个人化的叙事方式介入到社会公共领域中。她的艺术所诉诸的对象并非概念化的“观众”,而是每一个由体温、发肤、记忆与情思所组合而成的鲜活生命,是具有不可复制的个体经验的每个人。她将时间性和身体性两个维度纳入个人化的叙事语言,以碎片化的个人记忆形式来激活个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使人直观感受到布料背后流淌着的生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