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清代展示藏品的承托器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赵峰生 2013-12-11

图1

图2

图3

满族入主中原开创大清王朝,入关伊始即接收了明朝宫室旧藏。他们积极收集、整理、典藏文物,网罗能工巧匠在宫中设置造办处,制作宫廷所需器物。木作在继承古典家具:床榻、桌案、箱柜、椅凳、屏风等制作和维护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尤其在典藏文物的包装环节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乾隆时期,造办处极具创意地制作出以高低错落的形式、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有序地收纳众多头等珍玩,并通过暗藏机关营造充满变化的趣味,这种精巧有趣的承托器被称为“多宝格”。如图1所示清乾隆戗金描漆龙凤纹多宝格箱,长26.6厘米,宽19.5厘米,高25.6厘米,内附珍玩44件,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多宝格旨在归类典藏丰富多彩的多元化藏品、注重珍玩组合搭配的相关联效果、强调以游戏的趣味性尽显皇家收藏的实用性与精神层面相结合的风雅。头等以下珍玩依等级纳入“百么件”和“万宝箱”……

宫廷更多的典藏依旧以传统底座或专属几案承托器为主,但有些底座已不再满足于吉祥纹饰装饰,而出现以文字装饰手法表述对器物的认知和深情,辅助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收藏文化以及更多的内涵。

图2所示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版,长37.4厘米,宽35.8厘米,厚0.8厘米,外形呈梯形,其厚度由中段向左右两侧缓降,据推测为新石器时代大型玉刀的半成品。此玉版流传至清乾隆时期经宫廷造办处重新修整而成屏风,曾陈设于养心殿。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乾隆帝对此玉版尤为珍爱,先由礼部尚书张若霭代为书写诠释乾隆帝赏析御制诗一首并镌刻于紫檀木架,八年后(1754)再御笔咏赞诗一首并交玉匠镌刻于玉版之上。两首诗文平添了器物的内涵,也使我们清晰地获悉乾隆帝对此玉版的认知和珍爱。

在民间,收藏、鉴赏不仅增长知识,而且陶冶情操。上行下效的效应对民间收藏和工艺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更多有癖爱古玩的收藏者将美好寓意赋予承托器。承托器以其独具的魅力呈现出日趋多样化展示效果,与器物共同承载着民间收藏文化。

宫廷家具以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材质为主,民间更多的则采用常见的木材。曾几时许,收藏圈内将硬木之外的木材统称为“柴木”。此说颇有夸富嫌贫之意。诚然,硬木固然珍贵。但是,原始家具的材质毋庸置疑是柴木,其重要意义使硬木“羡慕嫉妒恨”,而民间绝大多数家具的材质同样无可争辩的是柴木。故,不赞赏数典忘祖、贬低柴木家具的观点。也就是说,柴木家具与硬木家具共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如图3所示晚清松木古董盘架子,高36厘米,宽34厘米,底座厚11.2厘米,顶端弧形内设计凹槽,受结构和力学原理,不需要外力的辅助支撑,槽内即可稳固地垂直盛放直径28厘米上下的圆形盘子。盘架子利用较软的材质以犀利的刀法、粗犷的线条雕琢出牡丹、蝙蝠、变体团寿、莲纹等纹饰,延续传承着平安长寿、吉祥富贵的美好寓意。此架子集家具制作工艺、粗犷豪放的审美雕塑艺术、美好的寓意融入一体,承载着古人对美学和实用艺术的追求。此类器物留存至今完整无缺,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典型的器物具有一定的收藏研读价值,值得关注。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