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需要承担的成本很多,其中不少属于沉没成本。
所谓“沉没成本”,又称沉入成本、已付成本,是指业已发生且无法“捞回”的成本。在普通厂商那里,沉没成本既可能是由个别产品引起的直接成本,也可能是由多个产品引起的间接成本;既可能是机器设备等固定成本,也可能是原材料等变动成本;既可能是无法拆解的整体成本,也可能是可以折价变卖的部分成本。通常,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沉没部分越少,固定资产、研究开发、专用性资产等较容易沉没。在艺术品投资者那里,买入并持有艺术品消耗的佣金、税费以及保险、维护、运输安装等费用,经常会成为显性的沉没成本。
此外,艺术品投资中的信息搜寻、价格谈判、学习等隐性成本,也容易沉没。其中,信息搜寻成本是为寻找到合适艺术品而支付的金钱、时间、精力,由于艺术品买家与商家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信息搜寻极为不易。价格谈判是一切市场交易的核心环节,由于艺术品属性特殊,其价格要素极为复杂,不论在地摊、古玩店还是在拍卖行,买卖双方为达成价格一致极难。因为艺术品投资涉及鉴定、艺术学、经济学等知识,学习必不可少,所用时间和金钱都不容忽视。
在投资行为中,投资者的决策经常会受到前期沉没成本的影响。
理性地看,沉没成本既然覆水难收,应该与制定新决策不相干。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举例说,假如某人买票去观看一场电影,半个小时后发现影片极为糟糕,他的理性选择应该是立即离开影院。然而,很多人因为此时票款已经无法收回,宁愿强迫自己看完那场根本不想看的电影,以免浪费了买票的钱。同样,在投资活动中,人们普遍愿意保留亏损的基金或股票,甚至对其不断加仓,力图挽回损失,以致最终的亏损可能数倍于开始的沉没成本。这种广泛存在的非理性现象,被称作“沉没成本谬误”。
在“沉没成本谬误”中,沉没成本大小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
通常,初始投入越多,沉没成本效应越强。有实验证明,如果一个人购买大提琴的费用为1000美元而不是100美元,他选择继续参加高额学费的大提琴班的可能性越大。与股票等投资品种相比,艺术品投资承担的沉没成本不菲。在艺术品投资者那里,佣金、税费、保险、维护、运输安装费用等显性沉没成本,往往比普通商品大许多。隐性沉没成本更非同寻常,仅以学习成本为例,北京某名校举办的“艺术品投资与鉴赏高级研修班”,集中培训共计仅24天,学费竟高达12.8万元。
最明显的沉没成本当然还是投入资金,不少艺术品投资者正是被其套牢。
吴树的《谁在拍卖中国》一书述及,一些国际大拍卖行于2004年在中国拍卖后,将中国文物推上天价,佳士得以14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3亿元)拍出《鬼谷子下山》青花罐,让看到艺术品投资暴利的中国富豪们涌进拍场,元青花供不应求。国际拍卖行又不失时机地推出官窑瓷等清代宫廷器物,也被富豪们争相竞买,每年至少有二三十件高仿品高价成交。至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富豪们不惜血本买入的天价“国宝”大部分砸在手里,只好一边捂住藏品期待日后升温,一边补仓选购现当代书画、历代皇帝御用品等所谓高精尖拍品。
《证券时报》报道过“天津文交所艺术品股票”案例中的两个细节,天津文交所于2011年1月以每份1元发行的《黄河咆啸》和《燕塞秋》,至3月暴涨近20倍,某先生于4月在二者回调至10.98元、10.93元时各买入10000股,之后价格继续下跌,他因为吃不准政策走向,跌至4元多时仍没有抛售。另一位年轻投资者在相对低位时进场,也同样被套,他于1.91元、1.83元两次买入35万股《翡翠龙璧》,价格下挫后,他为了平摊成本,于1.26元时补仓100万股,但不幸在第二天即遭遇跌停。
巨大的沉没成本让艺术品投资者欲罢不能,在各类风险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