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伊芙·阿诺德工作状态,1963
她是伊芙·阿诺德(EveArnold),与罗伯特·卡帕同时代的摄影师,堪称是20世纪最杰出的摄影师之一。
曾担任阿诺德助手的英国女导演BeebanKidron评论道:“出现在媒体上的伊芙·阿诺德,名字前头永远都挂着‘传奇’这一前缀。传奇的女性新闻摄影先驱,传奇的与马尔科姆同行的白人女性,传奇的连续40年里为每任美国总统拍摄照片的摄影师,传奇的伊芙·阿诺德为明星的‘幕后写实照片’确立了‘全新标准’?她拍摄过浴室里梳妆打扮的玛丽莲.梦露,裙子蜷起了半截;拍摄过素颜的玛琳.黛德丽;拍摄过安杰丽卡.休斯顿与她的导演父亲约翰相拥;也拍摄过保罗.纽曼初出茅庐,一部电影都还没拍过时的青涩模样。传奇的伊芙确实当得起‘传奇’二字。在中国还未完全敞开大门的时候,她已经去了那里,在阿富汗、蒙古、苏联还都是充满敌意的名字时,她也已经一一造访。从来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她。”当然,唯有死亡除外。2012年1月4日去世,伊芙·阿诺德在距离她百年寿辰不过百日时,离开了人世,享年99岁。
伊芙·阿诺德属于大器晚成型的摄影天才。她生于保守的俄罗斯犹太人家庭,即便移民到美国,父亲仍然谨守拉比的身份用度,家境困顿,因此九个子女中,放弃医科学业的阿诺德最让他震怒。但她的世界之宽之广,远远超出了父母的想象。抱着当时男友所赠的禄来可德(Rolleicord)双反相机,28岁的阿诺德从费城走到纽约。直到34岁在纽约一家照片洗印厂做洗印工时,才渐渐对摄影产生了兴趣。“这就是你所自矜的?”多年后,母亲看到她在《生活》上发表的图片故事,讲述婴儿初生的5分钟,仍未多给理解。
伊芙·阿诺德的摄影技巧,几乎是自学成才,她只在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进行过为期短短6周的摄影班学习。这段学习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1948年,她鼓足勇气,带着那台禄来可得相机来到纽约哈林区的黑人时装秀,用黑白胶片拍下了她人生第一件摄影作品。影像始于衣香鬓影,鞭笞的却是种族隔离的黑幕。阿诺德的行为在当时可谓相当出格,不仅因为当时摄影界由男性主宰,更因为当时的哈林区是黑人贫民窟,一名白人女性摄影师只身前往,不得不叫人提心吊胆。但阿诺德的黑白相片,却获得了导师的高度赞赏。
在哈林区摄影的一年半时间里,阿诺德逐渐将目光从时装转移到黑人民权运动上。当时的美国杂志不允许发表以黑人为内容的相片,阿诺德的丈夫便将她的作品寄往英国投稿。作品虽被刊登在伦敦的《图画周刊》上,但图说却被编辑修改,作品被改得充满了讽刺意味。在那之后,阿诺德发誓道:“我要让我的作品所想表达的一切,只能通过作品本身表达。”也正是因为《图画周刊》的刊登,阿诺德正式展开了她的摄影事业。1957年,阿诺德成为玛格南图片社首位女性成员。
纽约,那座正在全力生长的城市,也欢迎她。活在时代前台的女子纷纷跃然上镜——电影明星玛琳·黛德莉、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还有以杰奎琳·肯尼迪为代表的“第一夫人”系列。彼时,纪实摄影界尚属男性领地,伊芙却并未在意。她会淡淡地反问:“仅从作品上,你真能分得清男摄影师和女摄影师吗?”
人物内心不足为外人道的种种,阿诺德其实没有太用力挖掘,更不会曝晒;她的摄影不是解构,而是建构——筑建搭通摄影师与人物之间的信任之桥。“若你在乎他们,若你敬重他们的隐私,”她发现,“他们便会呈现能为你所用的那部分自己。”
帕曾评论阿诺德的作品为“一边是玛琳·黛德丽的美腿,一边是贫下中农的艰苦生活”。短短一句,概括了她的作品特色,那就是范围很广,从明星名人到社会写实作品,一应俱全。14岁起就跟在阿诺德身边的BeebanKidron说:“坐在黑暗之中,面前出现的是一张张来自天涯海角的陌生面孔,以及一张张万众膜拜的明星脸蛋——这种横跨两者的本领,是上天赐予她的本事。对她来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有情景中都包含着潜在的美丽与质问。”
阿诺德在评介自己的作品时,保持着平民的谦虚与天才的骄傲:“并不是我们太过杰出,而是别人都太他妈平庸了。”从BeebanKidron为《卫报》所写的追忆文章《我从她那里学会如何准备行李》中,我们得以了解阿诺德富有人情味的一面:“我从她那里学会如何准备行李——得有一件能穿去皇宫的礼服,也得有一双能跑马拉松的鞋子;学会如何在照片中寻找隐喻、形式与内在的真实;学会如何工作——直至全部完成;学会如何善待自己的同行——要看过程而非结果;学会如何做别人的朋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还学会如何的笑——放声大笑,而且要常常大笑。”
伊芙·阿诺德的死讯传出后,摄影界人士纷纷表达惋惜之情。83岁高龄的英国著名女摄影师JaneBown称她“真的很了不起,远比我更加杰出,也更加勇敢。她曾去过一些危险重重的地方,经常一呆就是几年,相比之下,我连走出伦敦10分钟都不愿意”。诚如BeebanKidron所言,“不是别人太过平庸,而是伊芙·阿诺德太他妈了不起了”。
除了名人政要,阿诺德的镜头对准的,还有全球各地的平凡人、日常事。阿诺德认为,摄影,就是要在1/125秒内捕捉到摄影对象的本质,“世上最难的事,是拍下平凡的事物,并尽力展现它的不平凡之处”。南非贫民窟、洛杉矶电影预告片、红灯区酒吧女郎、民政处的离婚夫妇,还有当时算是禁忌题材的新生儿相片等,都被全神摄入了相机里。
摄影集《中国之行》的封面是一位面容慈祥、皱纹满面的老太太的肖像,她是一位退休老人。由于老人穿着黑衣服,碰巧背景也是黑色的,所以她那苍白的面容似乎要从画面里飘出来,极有雕塑感。阿诺德后来看着老人的照片,评价也是一句话:“女性年轻的时候美丽是一种快乐,老了依然美丽,就是一件艺术品。”
与退休老人的肖像同样列为阿诺德中国之行的标志性照片的,还有内蒙古草原上的女民兵和女军人。一幅女民兵报靶的照片也是阿诺德中国之行最著名的照片之一,阳光之下,草原之上,她青春而庄严的面容溢着一层神圣的光韵,与摄影师的镜头一起见证了“文革”结束之后、市场经济风起云涌之前的那段短暂时间里,中国曾经有过天真美丽的素颜时刻。
无论是那位退休老人还是报靶女民兵的肖像,都传递出了阿诺德在人物摄影方面的不凡功力——她在长期拍摄玛丽莲·梦露的过程中所赋予照片的特殊韵味,因为这样的韵味也弥漫于她在中国拍摄的那些人物身上:画面看似漫不经心,却传递出摄影师对拍摄对象不同一般的理解。
阿诺德最为普罗大众所知的是为玛丽莲·梦露拍摄的许多照片。她先后出版过三本梦露的摄影集,包括梦露在她最后一部电影《乱点鸳鸯谱》(TheMisfits)现场的剧照,弥足珍贵。
在长达十年的岁月中,阿诺德曾6度拍摄梦露,其中一次甚至长达两个月。由于两人之间发展的友谊和女摄影师的性别优势,阿诺德扑捉到男性摄影师无从得见的梦露神韵。
“单就摄影风格而言,不会有很多人认出这就是阿诺德的照片。她总是给拍摄对象留下让对方感觉到受尊重的距离;她总是小心翼翼地给拍摄对象留有尊严,同时也让自己保持着尊严(某些场合下一些急红了眼的摄影师为了拍到照片就顾不得这些了),有时这会让她的照片显得缺少活力。不过,良好的修养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这些照片的拍摄者正是以此来唤起人们同情心的人。”2007年11月6日,英国《金融时报》评论阿诺德的照片如此写道。
阿诺德一共出版过12本书,除了个人回顾性质的《InRetrospect》外,其余每本书都有独一的主题:50年代、玛丽莲·梦露、中国、大不列颠、女性……《Flashback!The50s》里阿诺德充满追思的描述:“一名摄影师,只有在心怀同情,关注镜头前人们的时候,才能真正完成影像的记录。”
她一生中获奖无数,1980年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的终身成就奖、1995年国际摄影中心的无限大赏、2003年大英帝国勋章、2010年索尼世界摄影奖终身成就奖等,都是对她多年致力摄影界的最崇高敬意与认可。
晚年,她不再寄望于纪实摄影应该或者能够改变世界,理念更贴近了摄影的本质:摄影师,汝当观看,观看乃汝之志业。这与后期的海德格尔殊途同归——海德格尔曾在电视访谈中倒转了马克思的话,暗讽现在的哲学家忙着改造世界,却忘记了更重要的使命其实在于理解世界。
在世最后的几年,伊芙隐居于英伦,已无力抬起相机。除了整理早年的作品,她一直在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托马斯·曼、托尔斯泰。胶片上密友梦露面容永不老,依旧捧着快将掩卷的《尤利西斯》。从影像到文字,她们悄悄地,读懂了这个世界。
马尔科姆·艾克斯,摄于1961年,芝加哥
琼·克劳馥(Joan Crawford),洛杉矶,1959
影星伯顿和泰勒在Shepperton酒店,英国,1963
排练中的美国女演员玛琳·黛德丽
玛琳黛德丽在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录音棚,1952
伊芙·阿诺德镜头下淳朴、美丽的中国
伊芙·阿诺德的摄影画册《InChina》获得198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女民兵在训练马,内蒙古,中国,1979
生活中的玛丽莲·梦露流露出真性情
摄影师伊芙·阿诺德和玛丽莲·梦露在《The Misfits》电影拍摄中,1960
导演约翰·休斯顿在拍摄间隙常去赌场消磨时间,玛丽莲·梦露陪他去了一次
玛丽莲·梦露和蒙哥马利·克里夫特
【编辑:谈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