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师致敬——向我们曾经创造和拥有的灿烂而辉煌的文化致敬,寻找大师——找回我们失去的或即将失去的优秀文化传统。
倍受瞩目的“工在当代——2013第九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于日前在中国美术馆落下帷幕,在短短8天的展览中,来自全国146位优秀工笔画艺术家的400余件精品,参观人次高达几万人次,创下了历届全国工笔画展的记录。
正如大展策划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所说的那样,工笔画发展正在进入关键转型时期,需要有学术展览给予研究和引导。本次展览采用了策展人提名的组织模式,力求从学术角度选拔精品,从作品表面上来看,艺术家都试图在表现技法上有所突破,但深读每位艺术家的作品,方可体会他们的内在品格。
初见金沙的《向大师致敬》系列作品,给人以强烈的欧洲文艺复兴的古典气息,而当你静静的站在画前仔细观赏时会发现那种宁静、舒缓而富有诗意工笔画表达方式,为这些西方艺术的经典之作赋予特别的东方韵味和人文气质。
艺术家
艺术家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一份幸运的工作,一份来自上帝的厚礼。艺术家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和成千上万的人进行沟通心灵、交流思想,它超越了国家、民族、语言和宗教信仰……
传统与当代
艺术观念应是一个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独特认知,是艺术家个性特征及思考途径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艺术家作品的思想灵魂,而艺术创作的真正价值应该是通过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语言的完美结合得以体现。
金沙认为时代的变迁、社会环境的改变及今天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逐渐改变人们的视觉审美要求的过程。身处在后工业和后现代社会中的艺术家不得不对原有的审美标准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将原有的艺术表达架构进行重新拆解、编码、组合,创造出一种合乎时代进程、合乎当下的审美感受的艺术表现样式。如同一个音乐家将7个音符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的乐章一样,从表面上看这种重新的编排的乐章似乎会被人们习惯的称之为“传统”的原始审美价值视为一种“叛逆”,但事实上,从这些“叛逆”的作品的内涵中又不难发现其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并没有丧失传统的艺术价值,而是,注重时代的感受,依托于传统文化之上,恰当的借用外来的元素,对当下的社会现状、人的精神及思想状态做出新的诠释,是符合艺术和社会发展规律的。
长期以来,每当谈起中国画的当代性问题,都会引发起人们激烈的争论。艺术的传统和当代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是割裂和对立?还是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相辅相成的?金沙有着其独到的见解:“生活在今天的人看来,无论是中国的唐宋元明清还是欧洲的文艺复兴,都无疑被视为传统艺术,但我们在品读那些传统的经典作品时,却可以发现其中与今天的当代艺术相似的表现手法,比如徽宗的《听琴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我们都可以透过华丽、精美画面,感受到作者在画面背后那种隐喻无尽的惆怅和哀怨,这种隐藏在作品图像背后的领人揣摩不尽的深层寓意的表现手法,正是当代艺术把现代观念赋予到艺术作品中的特有共性。而我们更可以在当今的当代艺术作品轻而易举找到诸多的传统元素。这种共性说明了传统与当代之间的辩证关系,既传统与当代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缺一不可,我们古代的先贤们为我们今天缔造了优秀的传统,今天的我们也不可避免的为将来创造新的传统”。
当代的艺术家们正致力于传统和当代的共性中摸索,在多元化及中西交汇的艺术格局中寻找出路,探寻合乎时代特征的现代艺术语言,从而,勾勒出属于当代中国文化独有的自由、多样的中国绘画风格形态。
从清晰到自信
作为一个注重思想观念表达的当代艺术家,金沙尝试过丙烯、装置陶瓷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但或许和他从小学画的经历及自身的个性有关,他唯独对三矾九染——这一中国工笔画传统技艺情有独钟,迷恋于那种古老的循序渐进、精微细作的手工制作的感觉和严格谨慎的制作程序。
金沙说:“我们这一代从小接受的都是素描、色彩等西式的造型培养,对于中国绘画传统造型语言的认知存在先天的不足。因而,如果不是画家个人的原因如家传或者有某些特殊的经历,在上美院之前很难触及和体会到中国绘画传统里最本质的东西……”
在谈话中金沙一直庆幸他14岁时跟随老一代工笔画家屠孝颖先生系统的学习了传统的工笔画技法让他今天的创作如鱼得水,以及后来在国外生活和创作的经历,让他置身其中反而得以冷静的用一种第三者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西方现代艺术和中国的绘画传统。用他的话讲:“那时我既不是澳洲土地上生长,也没有了国内的背景,当你发现自己不中不西的时候,也许你就是你自己。以前在国内视而不见的许多问题,一下变得明朗化,当周围充斥着各种前卫、新鲜的当代艺术的时候,不禁会问,中国人真要这么做才是当代艺术吗?一定要跟着西方人走吗?我是谁?我在哪里?”在东西方艺术的比较中,金沙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和自信,那就是传承了中国千年绘画辉煌史的工笔画传统。
“三矾九染”是中国绘画传统中最具特色的表现语言,所谓染,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的渐进过程,一个月、两个月、半年、甚至一年。仿佛一个虔诚的悟道者,长期端坐,诵经炼文,因此修行之深。染的过程就是我的创作过程、思考过程、与古代先贤们和作品的颜料、纸张的交流过程,这个过程让我时而欣喜若狂、时而忧虑万分、时而深邃思考、时而激性昂扬。幻似与古典大师对坐,意念深处的动情世界,无论是文艺复兴的经典之作,还是中国古代绘画折射出的哲学理论,都能寻找到这些古代先贤们给世人遗留下来的无尽的担忧……
艺术的价值
艺术的功能应该是社会化的,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不应该冷冰冰的悬挂在美术馆里,要和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和人民产生关系,让艺术进入百姓的生活,让艺术改变生活。让观众参与创作,让观众参与交流一直是金沙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说:“我的作画过程就如同和一个知心的朋友就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进行交谈,而这种交谈不是激进的,短暂地宣泄,而是,在一个舒缓而安详的气氛中,就一个共同的话题,进行一场长时间的、私密的、非公开性的讨论,言语间我们提出设想,阐明观点,提出意见和见解,测试因果关系,交谈从一个话题开始,逐渐的丰富和深入,不断的挖掘主题,谈到精彩之处时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感到兴奋和激动,也充满的迂回曲折,层层递进……通过毛笔、水、墨和颜料与绢丝的反复接触,一遍遍的渲染、罩染、清洗、矾水的不断重复,将作品中的细节在此过程中而逐步显现,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深入,伴随着偶尔出现的意外效果,使得整个的创作过程充满了活力,变幻和诱惑,也让我的创作情感可以保持至终,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是半年、一年……认真而严谨的完成对作品中每一个图像的描绘和部署,直至所有的细节被层层揭开并最终完成。此时,这场图示性的交谈已不再关乎如何运用工笔画特有的表现语言来表达作品最初所要构建的观念,而是如何能把自己的创作思想和那些隐晦在作品中的内容传达给观众?我期待着观众可以通过对画面中的所有细节的阅读,发现我隐埋的各种微小线索,并沿着这些线索进入到预设的话题,开始新一轮的交谈……”
因而,在他的《向大师致敬》系列作品中,金沙有意将原作中经典形象的面部剔除,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当今社会中的种种现象特别是经济高度发展所引发的文化商品化以及未来可能导致的文化消亡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另一方面为了使观众得以参与其中,而不会被画面中熟悉的图像诱导,带入错误的方向。画面中空置的形象不再被局限为特定的人,观画者可以将自己的经历置入其中。
向大师致敬
金沙的《向大师致敬》系列作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和大师对话》系列作品始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主要是对传统工笔画的写实性表现技巧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和达芬奇、丢勒、弗兰西斯卡、凡爱克等大师的对话,体验到文艺复兴大师们精湛的古典主义手工绘画传统,但最大的收获却是领会了大师们大胆的实践和创新精神。于2003年之后,创作的作品应属于第二阶段,内容也由第一阶段的技法研究为主转为观念的表达,此时的作品题目改为《向大师致敬》,其原因来自于金沙对当前文化商品化以及可能引发的文化消逝等问题的关注。他选取了文艺复兴时期最典型经典作品为母本,运用传统的工笔画手法加以诠释、拆解和改造,在保持原作的面貌的同时,不露痕迹的实现了与中国艺术的转换,让作品呈现出中国绘画的意境与格调,并品味到我们共同担忧的现实问题。
他说:“我的创作灵感源自于我对当今所处时代的感受,文艺复兴所取得的成就不仅缔造了欧洲文化的辉煌,也全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向大师致敬并非向大师本身致敬,而是向以大师为代表的先贤们为人类创造的灿烂的文化致敬”。
今天的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全球化影响着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反应在文化层面即是文化的流逝。我们在获取高额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是否想过我们为此而付出的代价?是否要等到有一天我们富裕得不能再富裕的时候,才会思考今天我们所失去的是什么?
也许这正是金沙《向大师致敬》的真正含义所在。
向大师致敬——向我们曾经创造和拥有的灿烂而辉煌的文化致敬,寻找大师——找回我们失去的或即将失去的优秀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