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开幕式
2014年3月2日下午14:30,“心·跳”北京——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在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来自中国的独立策展人张玮、喻高和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马晨风共同策划,展览集合了包括:陈丹青,柴宇球,方振宁,李天兵,刘小东,吕嬴,马峻,马吉麒,谭平,王国锋,王政东,武子云,萧长正,喻红,于建嵘,赵淑红,朱小地,张新军共十八位参展艺术家。展览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中心、联合国国际美术家联合总会共同主办;北京贰壹零贰艺术空间、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承办;清河美术馆、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北京丝特吉瓦时尚会展有限公司协办。据悉,本次展览也是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心o跳”特邀平行展在中国国内的首次集体亮相。
所谓“心·跳”,即是把心当做一个容器,通过探索“心脏”这一人类共同的信息接收器官,从它的跳动频率,延伸到思维系统、探索视觉创造与多维度现实世界的关系。在展览开幕的现场,公众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本次展览区别于其他展览的几大亮点,展览不仅仅集合了风格不同的参展艺术家,展览的作品也涉及了艺术的不同种类,甚至跨越了艺术的界域,从而从多维度、立体化的为公众呈现了一场让你心跳的艺术对话。
跨界玩心跳
在展览的开幕式上,作为策展人之一的喻高介绍说,此次展览其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艺术的跨界性探讨,展览的作品表达形式涉及了电影、绘画、现场偶发音乐、谋略装置、舌尖雕塑、超自然预测、治癌咒、内经医术、摇滚乐等等。这些涉及了不同领域的艺术创作,看似界限分明,实质上彼此内在有着紧密的关联和严谨的结构。在参展的十八位艺术家中,有十位艺术家的作品旨在聚焦中国社会现实,剖析中国社会在快速变革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用独特的个人语言折射出当下的一幕幕“特色景观”;另外八位艺术家则侧重于现场的量身定制,根据北京的文化语境、生态环境以及展览空间的建筑结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存体验,创造出与环境相容、相生的作品。
例如艺术家王国锋的装置作品《来自朝鲜的声音》,将声音装置放在旅行箱中,试图表达政治和权利对人的精神的控制;朱小地的水墨作品《“一”系列》,在尝试绘画语言的可能性表达的同时,使作品摆脱了物象的依赖,专注个人内心兴致与取向的表达,体现了现实生存状况和情绪反应的激发与宣泄;赵淑红的装置作品《520KM/H》,通过“和谐号”高铁模型,体现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速度,同时也隐喻出当下人们的一种普遍性的心态,即一种强烈的自我超越、超越他者的竞技式心态。除了这些装置、纸本与影像作品以外,在开幕现场,还有许多惊奇的行为艺术创作,像陈丹青的行为艺术《策展之婴》、马吉麒的行为艺术《预测》等,都给公众留下了心跳般的艺术体验,并在这种艺术诉求中,与公众分享艺术家们的审美、理想和态度。
部分参展艺术家
回归本心,拒绝“标签化”
在如今这个媒体化的时代,艺术总是会被媒体冠以所谓的标签与名头,然而在此次展览中,“去标签化”也成为了展览的一大亮点。
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马晨风说:不贴标签并不意味着思想的缺失,而是实现更加自由、放松表达的一种组织理念,这也是作为一个艺术馆的职业认识。就心跳展而言,观察当代艺术的社会化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策展人张玮表示:心动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具体的展示空间会瞬间决定着你的策展构思和作品的主题方向,“心o跳”的产生几乎没有当下流行的所谓概念背景,就是从每个艺术单体的表达出发,一路前行中与各种空间和时间的碰撞反应。思想就是直觉,你对这个时代会有一个整体的又是微观的直觉判断。
策展人喻高则认为:针对作品与主题的关系,尊重个体的发言权,让艺术家比平时更自由、更放松地说话,这也是策展人应该营造的氛围。
此次展览的“去标签化”特点,使得艺术家回到本心深处,由内而外的用作品呈现最原始、最本真的艺术面貌,从而传递出艺术家最真实的想法与情感。
“心o跳”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平行展对每位参展艺术家来说,都起到了对当前创作阶段的反思、涌动与新的突破,甚至以出位的方式颠覆自己擅长的旧的思维习惯,从而让公众了解到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修行”的艺术家们的真实情况,感知当代艺术的心跳。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29日。
策展人:喻高
艺术家:柴宇球
艺术家:马吉麒
艺术家:朱小地
展览现场
展览作品:《520kmh》 赵淑红 装置 2013
展览作品:《“一”系列》朱小地 水墨 2014
展览作品:《一道风景》喻红 装置 2013
展览作品:《来自朝鲜的声音》王国锋 装置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