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单一令策展人被无视——专业策展人在沪对话探讨策展展览制作概念
随着当代艺术领域资本投入的增加,新的空间和美术馆不断涌现,令我们每天被各种展览包围,策展人头衔也由此“泛滥”。然而,这看似蓬勃的艺术现场似乎仅是假象,在专业策展人看来,策展和展览制作的概念尚未被国内一些展览从业者严肃地理解和对待。
上周五(3月21日),上海外滩美术馆举行题为“已经说的和将要说的——展览制作作为一个知识领域”的讲座,在上海工作、生活的独立策展人比利安娜·思瑞克,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人蔡影茜,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卢迎华和艺术家陆平原围绕策展话题及三本关于策展的新出版物展开讨论。
建立策展的中国文本
比利安娜过去十年间一直活跃在上海的当代艺术领域,去年,她在歌德开放空间完成了长达半年的展览项目“惯例下的狂欢”,试图重新审视展览制作及策展实践中的重重危机,并重建艺术家-机构-策展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许多人对策展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狭隘的层面,所谓策展无非简单地把作品从艺术家的工作室移入白盒子空间,并由策展人撰写相关文章。”对此,比利安娜在讲座上问道:“究竟什么是展览?何为策展?”
不谋而合,广东的两位策展人蔡影茜和卢迎华几乎在同一时期反思关于策展的话题。2012年7月,由她们策划的“脚踏无地——变化中的策展”研讨会在广东时代美术馆举行,策展的实践者从不同理论角度探讨了艺术实践者、展览制作、机构角色等话题。此外,广东时代美术馆去年引进由荷兰阿姆斯特丹阿佩尔艺术机构出版的《策展话题》,全书记录了国际语境中对策展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惯例下的狂欢》、《脚踏无地》和《策展话题》三本书近日出版正是此次讲座的由来。
蔡影茜说,关于策展的讨论,国外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多起来,而国内一直不是太多。
通过策展理论书籍的出版、翻译、展览实践、公众教育,中国的策展人希望能够慢慢建立起策展的中国文本。卢迎华希望策展人、艺术家不仅埋头做,而要更理性观看展览如何成为创造性平台。“在西方,欧洲的大部分地方,策展的实践被当做书写艺术史的重要方式,展览被视作非常重要的连接点。”蔡影茜说,“国际美术馆在建立藏品目录时,非常注重把重要的展览列入资料中让观众了解。展览不仅是作品的归属地,更是作品的生产平台,因此整个展览的背景和事实也会成为艺术史研究资料。而在国内,官方美术馆在机制层面尚未开始整理、研究、再现展览,还停留在口耳相传层面。”
以销售为目的的策展有悖职业伦理
“策展人”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当代艺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逐渐进入中国,在比利安娜对中国策展的文献梳理中,早期策展的重要里程碑变革是“89现代艺术大展”,那是编辑出身的组织者首次以策展人身份策划展览,当时他们被冠以“展览筹备委员会”的角色。
在比利安娜看来,这种“编辑式的策划方式”和整体倾向现在依然清晰可见,策展人如同“守门人”,决定哪些人和作品应该出现在候选名单上,哪些人不应该入选,而不是关注展览本身。随着艺术市场的升温,在今天的展览实践中更为普遍的现象是为画廊策展。“以销售为目的的策展工作将策展人与艺术经纪人两种角色混合到了一起。”比利安娜认为,“这种方式有悖职业伦理。”
以研究为导向的策展实践在近十年开始出现,这种策展模式更注重艺术家的个体实践、创作语境和文献出版。然而,在大多数机构,策展人仍然处于边缘化地位,比利安娜认为,国内的展览制作过早进入了极度僵化的模式,用她在书中的话说,“这样的模式只能不断地生产物品——象征财富积累的物质化对象。”而事实上,好的展览应该为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对话开启新的可能性,譬如,从新的角度探讨艺术家的实践、提出作品与作品之间的新关系等。这就要求策展人在展览背后有扎实的理论集成,再通过展览的方式呈现。
同样担任过双年展策展人的卢迎华认为,策展人的职责应当是在作品、实践和各种思潮之间建立种种关联的过程中阐明并坚持个人的思考和理念。“对策展人来说,选择什么样的艺术家和艺术品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哪里。很多策展人的工作没有魅力,那是因为自己立场不明确,展览中没有魔术,这个展览怎么可能有意思。”
比利安娜与蔡影茜、卢迎华一样,都未曾受过专门的策展训练,她们关于策展的知识大多来自实践。比利安娜认为,艺术家是策展人重要的知识来源。大多数策展人很希望艺术家能更多进入策展环节,这也是知识生产的环节。如果策展人仅仅是召集者,作品的呈现和艺术家可能没有很大关系。
尽管现在策展专业的学位越来越普遍,但三位策展人认为,比起教与学,对于策展知识的普及更像是一个体验和实践的过程。
有些策展只是作品堆积
尽管三位策展人在这一领域耕耘已久,但行业之外的大众鲜有人注意到她们的工作。卢迎华忍不住说道,“无论你做什么工作,得到的反馈总是很单一。这让我们的工作被狭隘地观看或者说被边缘化、被忽略了。”比利安娜说,“现在我们基本上不看艺术杂志对展览的评论,因为一旦呈现到大众媒体上总是将展览简单化和表面化,这导致整个行业的理论知识越发不够深入。”
在卢迎华看来,国内价值观单一的情况令一些不正常的展览看起来都是正常的。“比如画廊所举办的展览,仿佛他们的声音才是最大的。反而是研究型的、严肃的展览被观看的机会非常少,所以给人的印象好像整个艺术行业只有这样的展览。”
蔡影茜说,“只要大家看过艺术博览会,再看美术馆的展览就会发现,艺博会上真的只是对作品的堆积,可以说是一件件商品。他们不提供关于创作的上下文信息,不把艺术当做创造性的活动,只会让你知道艺术是有价格的,和我们逛超市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