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日本记者寻访中国文物迁徙之路:两个故宫的悲欢离合

来源:侨报 作者:赵尹 2014-04-08

2009年3月,郑欣淼(左)首次以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身份访问台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商议合办文物展。当年10月在台北故宫开幕的“雍正大展”,成为两岸故宫60年来首次合作。

近日,日本资深记者野岛刚推出历时5年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两个故宫的离合》。期间为重走故宫的文物迁徙之路,他从北到南走访了沈阳、北京、京都、南京、上海、重庆、台北、香港、新加坡、美国……从政治、外交的角度梳理了两个故宫的世纪纠缠。近日,野岛刚现身北京单向街书店,讲述“两个故宫的悲欢离合”。

因战争而离散的一对玉簪

“这对簪极其幸运,但成千上万的东西永远失散了”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占中国东北。北京和天津两地的安全岌岌可危,当局决定将故宫文物分批撤离北京,多达2万箱的文物分别抵达陕西宝鸡、西安、上海、南京、湖南等地。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被疏散的文物一度聚集到重庆,之后又走水路沿长江向东而下,抵达南京。

遗憾的是,故宫文物在流转漂泊时大量流失,至今仍未找回。

野岛刚告诉美国《侨报》记者,在2008年秋季的香港拍卖会上,佳士得拍卖行的手册上出现了一支翡翠发簪。拍卖行的工作人员请中国各地博物馆的研究人员鉴宝,最后,沈阳故宫的研究员李理发现,在沈阳故宫有支一模一样的发簪。李理经过仔细鉴定,认为“从材质、加工、设计可以断定,这两支簪是一对”。原来,这对簪子中的一支曾流落在外,而另一支则由溥仪放在行李箱里偷偷带出。

拍卖市场向来非常重视“来历”,竞标品在哪里做的,经过谁的手,命运愈是惊涛骇浪,价值就愈高。这对经过“生离死别”的簪子让拍卖行喜出望外,而李理感慨的是:“原来是一对完美组合的簪,因为战争和人们的想法而离散,然后再度偶然相遇。你不觉得这也给现代人一个启示吗?要好好珍惜这些老东西。一旦失去了,要找回来可不容易。这对簪极其幸运再度相遇,但有成千上万的东西可能就永远失散了。”

蒋介石的“文物人质”

“文物继承者等同于中国正统统治者”  1949年,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被消灭过半,国民党政府面临垮台的命运。蒋介石把中华民国政府的行政机构、军事组织、200万人的党政军相关人士及其家人、黄金都带到台湾。  与此同时,蒋还特别安排动员军舰搬运贵重文物横渡台湾海峡。上世纪60年代,台北故宫落成,两个“故宫博物院”隔海相望。  到台湾之后,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军事费用占去了巨额预算,他希望“夺回失去的大陆”,文物也被当作反攻大陆的“政治权利”。

野岛刚在读者会上说,蒋介石以政治指导者的身份将文物带离中国大陆,这是过去任何一个皇帝都不曾做过的事,对于蒋来说,拥有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之大成的故宫文物是个再好不过的“人质”,因为中华传统思想里有“文物继承者等同于中国正统统治者”意涵,以这样的逻辑来思考,蒋介石这一举动并不足以为奇。

宋美龄“偷”故宫文物来美国?

台北故宫里,有个宋美龄办公室

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钟情故宫的事迹广为人知,曾任台北故宫院长的杜正胜告诉野岛刚,他于2000年接任院长时才知道,院长办公室的隔壁有个宋美龄的办公室。

鉴于当时宋美龄已移居美国,在故宫没有担任任何职务,所以杜正胜立即废止了这个宋美龄办公室。

闲余之时,宋美龄经常到故宫鉴赏文物,也从仓库搬出文物、宝物拿到办公室欣赏。有传闻称她从故宫将文物带出,在蒋介石死后带到了纽约。

但几位台北故宫的官员都表示,携文物“出宫”不可能,“故宫所有的文物都有编号,把文物从仓库拿出来都有记录,即便是故宫院长或是‘总统’,也不可能不经规定程序,就把文物带出故宫”。

野岛刚表示,虽然没有证据,但在台湾一党执政的威权体制时代,宋美龄是威权可比皇帝的蒋家成员,又比蒋介石更具有中华传统思想,人们多半会觉得,如果是宋美龄做出这样的事情,他们也不会太惊讶。

两个故宫各有“优劣”

北京有宫无宝,台北有宝无宫

中国文物专家以及爱好者之间对于一个问题论战不休: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究竟哪个比较好?

从收藏品的数量和多样性来看,北京故宫在收藏品的数量上多达180万件,台北故宫则只有68万件,北京故宫胜出;从质的角度来看,北京故宫的文物大多是明清时代的,而台北故宫更多的则是宋元时代的书画和瓷器,台北故宫略胜一筹,这是一般的看法;就博物馆的建筑而言,北京故宫的展示场所是皇帝所居住的紫禁城,建筑物本身就被列入世界遗产,而台北故宫就是一般的博物馆建筑,与北京不能相提并论。

分享会上,一位读者提到民间的传言:北京故宫是有宫无宝,而台北故宫则是有宝无宫。

野岛刚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流言对北京故宫是非常不公平的。北京故宫不仅有中国的收藏家赠与故宫,在中国各地挖掘出土的,还有从海外拍卖会上买回的文物。再加上近年来“国宝回流”的风潮,许多海外文物都回到中国本土。所以,“质在台北故宫,量在北京故宫”的说法如今已未必成立,北京故宫收藏质量正不断提升。

日本造成“两个故宫”

朝代交替,文物是唯一的历史证据

在探究故宫的5年时间里,野岛刚采访的足迹踏遍台北、北京、上海、南京、沈阳、香港、新加坡、东京等地,专访人数超过上百人。  在读者分享会上,野岛刚也毫不避讳地表示,故宫的动荡和变迁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来自于日本,才造成现在“两个故宫”的局面。

关于日本与中国文物的关系,野岛刚提到日本古董商山中定次郎。山中在北京设点,一仓库一仓库地买下从贵族手中流出来的清朝陶瓷器,《山中定次郎传》中还提及他在1912年后买下了整个恭亲王府的收藏品。这些文物被卖给了纽约、波士顿、伦敦的收藏家,山中定次郎还因此于1919年获得英国皇室颁赠的皇室用印。

野岛刚认为,中华政治十分重视文化,这与其他国家提倡的“文化重视”并不相同。在华人心中,文化几乎等同于政治。文化是用来证明政治权力的道具,也是权力与社会、权力与历史的指标。对于政治不断变迁的中华民族而言,历史传承极为重要。中国并没有像日本万世一系的天皇家族,每当朝代兴亡交替,旧朝代的家族或灭绝或大隐于市,能够证明中国悠久历史的证据,只有文物。

消失的“文物赴台史”

蒋介石日记里连片言只语都没有

野岛刚称,日本人无法理解在紧急情况下蒋介石仍要携带文物出逃的做法,文物的价值何以大于生命?

对于蒋介石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将故宫文物运到台湾的具体想法,野岛刚翻遍文献资料,都找不到可以解释此事的蛛丝马迹。但当了解到蒋介石的日记现由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保管时,他立即来美国寻找真相。

胡佛研究所是以中国近代史的史料研究闻名的机构,保管了宋子文等中国近代重要领袖的日记。研究所对于日记的管理极为严格,禁止携带计算机、摄影器材,不准影印,只能用手抄写。

野岛刚花了两周时间,在研究所的数据室读完已公开的十年份日记。虽然读到蒋介石详细描述其如何用尽一切手段将黄金运到台湾,却没有发现任何谈到故宫的只言片语,完全不符合他原先的期待。

2011年元旦,野岛刚再度访问胡佛研究所,浏览了1965年台北故宫设立前后的日记,但依然没有发现相关描述。

野岛刚表示,将故宫文物搬迁到台湾的决定是文化史上留下的一桩大事情,实在很难让人相信其指导者(蒋介石)在理论上是“匮乏”的。

故宫何时能“合璧”?

两位故宫院长互看一眼,露出苦笑

2009年3月2日,郑欣淼首次以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身份访问台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共同召开记者会,野岛刚以日本《朝日新闻》记者的身份出现在现场。

在两位院长四平八稳的发言过后,他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此次大陆和台湾的故宫展开交流,院长互访往来,令人感到十分惊奇,两岸故宫今后的交流想必也会十分顺利。如果继续下去,在两岸统一之前,近期故宫统一的日子是否会先到来?

听到野岛刚的问题,郑欣淼和周功鑫两人互看一眼,露出苦笑的表情。

郑欣淼回答:“所有的文物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两岸同胞共有的。这个问题留给未来的两岸同胞来决定,换句话说,就让历史来决定。我们首先要做好的是丰富现在的交流。”

周功鑫则显得有些神情紧张:“故宫的收藏品已经放在台湾60年了。这是许多同事共同努力守护的结果,在台湾这片土地上,对于台湾民众而言已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另一方面,文化交流非常重要,自不待言。交流的对象不只是北京故宫,与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关系深厚的沈阳故宫、南京博物院等,也都会开展交流。”

野岛刚通过两位院长的发言发现了些许微妙的差异:郑院长的意思是在这个时间点上是不考虑“故宫统一”,但不排除未来的可能性;周院长则认为,对台湾而言,故宫在可见的未来也不太可能统一,但是因为了解大陆方面的想法,所以不会说出否定交流意义的发言。

野岛刚用男女关系来比喻两者的关系:男生(大陆)和女生(台湾)在交往,男生心里想的是结婚(统一),但是女生真心话是:只要男生(大陆)可以跟我上高级餐厅(经济交流),拿到礼物(投资)就可以,“暂时还是不要结婚(统一)”。

作者简介

野岛刚,1968年生,毕业于日本上智大学新闻系,曾作为日本《朝日新闻》外派记者长期驻留于新加坡、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后担任东京总社政治部记者和驻台北特派员,采访报道华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面向议题,目前担任《朝日新闻》国际编辑部副部长。著有《伊拉克战争从军记》、《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银轮巨人捷安特》等。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