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洪水猛兽般的网络,抢了传统收藏模式的风头?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NICO 2022-03-01

几乎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会带来新艺术形态的出现。尤其是到了新世纪以后,最重要的创作现象之一便是新的科技手段,包括数码技术等对艺术创作的介入。

不仅是在艺术创作上,在过去的几年中,互联网科技也彻底改变了我们买卖艺术品的方式。有人说,这种对艺术品交易传统形式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疫情带来的物理世界中的诸多不便。然而,当藏家们逐渐熟悉了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动动手指就可以通过网络get到艺术家更多的作品动态,并将心仪的作品收入囊中时,我们会发现,疫情其实只是加速实现了这个在整个时代发展洪流中的一个小小的必然。

 

01
藏家会在社交平台上为艺术花钱吗?

时间倒退至2019年,Art Market Guru创始人Frédéric de Senarclens与著名收藏家西尔万•勒维(Sylvain Levy)和历史学家Axel Van der Strappen展开了一场关于技术如何影响艺术界的讨论。Axel Van der Strappen特别指出在线市场的兴起导致在线销售的蓬勃发展,而社交媒体也对艺术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那时,很多人并不愿意对此说法买账,然而数据是不说谎的。据Art Market Guru的一份报告显示,有大概70%的世界500强画廊拥有活跃的Instagram帐户,在接受问卷的收藏家中有1/4会通过社交网络发现新作品。

总的来说,生于千禧一代或者后网络一代的艺术家,更善于借助社交网站的力量为自己博得关注和寻找机遇。拥有38.6万粉丝的新兴艺术家Dan Lam将她能够成为一名全职艺术家归功于Instagram。在这个平台中,她获得了多次艺术驻留和专业画廊的代理权,以及在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崭露头角的机会。

受村上隆力捧的MADSAKI最早也是通过网络被他的这位伯乐看到而后签约的。

MADSAKI《美国哥德式2》,油漆颜料、喷漆、画布,75 x 63 cm,2015年  937,500港元成交,香港佳士得,2019

实际上,不仅是新兴艺术家,包括国际知名艺术家在内,也在社交平台上拥有自己的活跃账号。这里面不仅有在潮流文化加持下迅速蹿火的Bansky、KAWS、Mr. Doodle,也包括了中国当代观念艺术家,如蔡国强、徐冰等。相比新兴艺术家在网络平台上寻找机会,这些已经名声大噪的艺术家则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让藏家和粉丝了解其最新创作和展览动态。

蔡国强Instagram首页

藏家也钟爱于在社交网站上建立账号。今年2月,佳士得在一篇文章中罗列了100位收藏家在ins上的账户,这其中就包括了2017年以1.10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让·米歇尔·巴斯奎特《无题 》的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拥有30多件Beeple作品,并于2020年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共同创立了虚拟加密艺术博物馆的巴勃罗·罗德里格斯·弗莱尔。

前泽友作Instagram首页

在这个艺术家和藏家“共处一室”的虚拟空间中,引发对话和相互关注并不是件难以实现的事儿,以至于随手在网络上一搜,便能跳转出类似“如何在社交平台上让收藏家注意到你”、“如何在社交平台上发现潜力艺术家”的很多为艺术家和藏家“出谋划策”的文章。

那么,问题来了,在社交平台上能否实现交易?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在包括facebook、Instagram和Snapchat等社交平台上购买艺术品也并不是件稀罕事。拥有31.4万粉丝的年轻艺术家 Ashley Longshore曾说:“在ins上,作品可以在颜料未干之前就被卖出。”

Ashley Longshore Instagram首页

也许是看到了国内社交平台在艺术领域未被挖掘的巨大潜力,包括小红书、抖音在内的国内社交平台,在不断“吸收”娱乐明星的同时,也在积极为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开辟更多的空间。

近两年,国际当代艺术家先后入驻国内社交平台,如村上隆在抖音上开设账号,并加入“DOU艺计划”;去年7月初,蔡国强宣布入驻抖音,并发起了一场2小时的直播,向大众分享“蔡国强:远行与归来”展览内容,整场直播获得百万点击。

拍卖行也开始重视国内社交平台大基数用户的传播力量。去年,佳士得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上半年拍卖总结,并强调成为第一间官方入驻小红书的拍卖行。同时,包括西岸美术馆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内的多家艺术机构也在纷纷入驻小红书。

作为潮流青年与轻奢爱好者聚集地的小红书,也在不遗余力地吸收时下最火的当代艺术家。Mr.Doodle、丹尼尔·阿尔轩等都于近期在小红书上注册了账号,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拥有了大量的粉丝。

在获取更多流量的同时,国内的社交平台也在实现交易的问题上扩展思路。迎合“元宇宙”的风潮,小红书在去年开发了一款名为【R-Space】虚拟空间的功能,在这里,用户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家的数字作品进行收藏及展示。

就在去年年底, ART021宣布入驻小红书,并为小红书的藏家用户提供了Kaws“沙发”、傅丹(Danh Vo)“百威淡啤”这两件艺术品的购买机会。这两件作品在小红书上分别以 230 万元和65万元的价格售出。这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小红书已经成为高端艺术品交易的一个新平台。

可以说,社交平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连接起了艺术家和收藏家。它们正在颠覆艺术界的传统守门人,并为新玩家创造机会。

 

02
保守的艺术市场能接受线上交易吗?

2021年,JINGART艺览北京为了解决国外画廊无法亲临现场参加艺博会的问题,特开设了PLATFORM线上单元,与线下展会同期进行。包括耿画廊、A2Z 画廊在内的13家画廊参加了这次的线上单元。

JINGART艺览北京PLATFORM线上单元 展示现场,2021

同样的,在近几年间,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拍卖行也在花费时间和金钱来制定他们的在线销售策略。

在整个国际大环境中,即便是相对保守的艺术市场也在“被迫”尝试数字工具,原因很简单,因为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在线展示是始终保持可见性的有效途径。

从2020年开始,对于数字化,艺术市场似乎是别无选择的。但同时也提出了几个最基本问题:艺术品如何以数字化的方式销售?谁会在网上购买艺术品?什么样的艺术品适合在网上销售?在线展厅是艺术市场的未来吗?不同的在线销售形式有什么样不同的优势?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多数是从画廊、博览会和拍卖行的角度进行;然而,买家和收藏家的观点却很少受到关注。

2021年4月,《 艺术+科技报告》(ART+TECH Report )收藏家版向380位国际艺术收藏家发出了一份关于科技与艺术品收藏的问卷调查。根据反馈的数据显示,藏家适应在线购买艺术品的方式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快。

Question 1
藏家会通过网络购买艺术品吗?

在受访者中,有80%的藏家至少一次在网上购买过艺术品。其中50%为2-5次;14%甚至超过10次。而对于这些在网上购买过艺术品的藏家,在年龄组成或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也说明了,通过网络购买艺术品,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只适用于年轻一代的藏家。

更为有趣的是,在网上购买过艺术品的受访者中,超过3/4的人在购买前并没有亲眼见过作品。

而这一点在99艺术网采访的几位来自北京和上海的藏家的回答中也得到了印证——都在网上购买过艺术品,也几乎都有过在没看过原作的情况下直接下单购买的情况。

《 艺术+科技报告》(ART+TECH Report )收藏家版的数据显示,有78%的藏家在没有亲眼看过的情况下在线购买过艺术品,2021

Question 2
藏家在网上购买的是什么类型的艺术品?

《 艺术+科技报告》的数据显示,在这些藏家在线购买的作品中,最多的是绘画和版画作品,其次是摄影作品。其中,58%的在线艺术品购买流向年轻艺术家作品;27%流向职业生涯中期的艺术家;15%流向成熟的艺术家。这一组数据显然是符合市场逻辑规律的。

Question 3
藏家喜欢在哪些线上平台上买作品?

对于藏家来说,画廊和艺术家网站在目前依然是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获取作品信息的来源。

对于藏家来说,希望的是网上购买艺术品时价格的透明。所以,目前最流行的在线销售是显示价格的形式,这其中包括了艺术品电商和在线拍卖。

这一点在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国内艺术社交、交易平台Artand上也有所证明。2017年,Artand跻身中国最具投资价值TOP 50的公司榜单。疫情爆发期,Artand开发了在线拍卖功能,实现了弯道超车,成为中国在线艺术品交易的重要平台。

Artand首页

 

03
藏家需要的只是便捷吗?

虽然很多藏家在没有亲眼见过作品的情况下也会购买,但这并不表明艺术品收藏是一件单纯依靠眼缘或者盲目决定的事儿。

上海藏家苏敏罗告诉99,她偶尔也会在网络上买作品,但通常是一些有意思的小作品,并且是她比较熟悉的艺术家作品。

对于没有亲眼所见而购买的艺术品,她通常会先看图录及作品清单,如有意向,会让对方预留,约好时间看原作;如果由于一些原因确实看不到原作,她会让拍卖行或相熟的客户经理帮忙把关。

可以说,网络和科技实现的,更多意义上是沟通和交易方式上的改变,至少就现在而言,它并无法完全取代艺术品这一特殊“商品”,在与藏家互动过程中的各种细节问题。

一位北京藏家对99表示:“在线平台让藏家的选择更多样化,价格也更透明,同时有些平台能够直接与艺术家建立联系。”

《 艺术+科技报告》(ART+TECH Report )收藏家版的数据显示,有2/3的藏家期望能够实现实时的个人沟通,2021

与机构和艺术家建立信任对购买很重要;同时,这种联系也可以通过数字方式进行维护。

《艺术+科技报告》中显示,缺乏实时的个人交流是藏家最终没有进行在线购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380位藏家中,有25%希望能够与艺术家或机构专业人士进行视频通话;24%希望实时聊天。

实际上,对于藏家来说,也许不再严格区分线上和线下。根据调查显示,藏家期望线上线下有多种灵活的联合方式和购买选择,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购买渠道。

除此之外,促成藏家购买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高效与便捷。对于拍卖行和其他艺术机构,提供让藏家一目了然的电子图录和网站页面,至关重要。

科技与网络在为藏家节省了更多时间的同时,似乎也为艺术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上海藏家苏敏罗所说,“对艺术品的来源保证,艺术家的市场分析,相等比例有参照物的对比及画面肌理的细节图片,市场同等作品的价格分析……”可以让画廊、拍卖行等艺术机构更好地帮助藏家选择作品。

本文首图来源于佳士得官网

其它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