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缘堂”坐落于浙江省上虞市城区名都街。
步入堂中,堂中央陈列着的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鲁迅美院教授关宝琮先生作画,著名国画家、《新富春山居图》主笔宋雨桂先生题词之联袂创作的瓷器作品。
如果说,关宝琮大师与宋雨桂大师的联手作品,已足让人心仪的话,那么,透过国家青瓷行业协会会长、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徐朝兴大师代表作之一的如意纹双耳瓶,以及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的汪洋大师其“梅兰竹菊”四幅瓷挂件,终让我发现了陶瓷艺术界里的另一种精致、另一番精彩。是的,他们各自沉浸在属于自己的陶瓷世界里,孜孜以求,不断创新,将出色的艺术创造融进一件又一件工艺精湛、诗意荡漾的瓷器里,也将自己的人生融进了陶瓷事业和工艺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历程中。
亦是因了三位大师的牵线搭桥,承缘堂堂主赵洪根先生得以收藏到存世仅3件的由国学大师季羡林题字“和谐”的陶瓷作品,并先后收藏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聂乐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孟树锋、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关涛、陈新华的精品力作。
缘,是一种轮回,让人时来运转;缘,是一种辐射,在人与人之间交互传递。我国著名文物鉴赏家、《清明上河图》的鉴定者杨仁恺先生一幅“三国演义开头篇”书法长卷作品,著名女画家路桂筠女士的一幅观音像作品,价值近300万元的元代银梅瓶和一对辽代银鎏金鹿纹盘,一批古定窑、耀州窑和宋、明、清瓷器等等,皆是“承缘”的收藏之物。
“这里只是我收藏的一部分,以后会陆续展出,以飨市民”,品茗犹酣时,赵洪根一边说一边又从藏品柜里取出了一批紫砂壶。我一看,皆是名壶。从清代孟臣制作的壶,到现当代名家顾景舟、顾绍培、韩美林、关宝琮、汪洋、孔仲起、左家奇等制作或刻画题字的壶,看着,摸着,让人羡慕不已,爱恋不止。我手捧孟臣制作的那把精妙的龙蛋壶,细细看察,但见工艺手法极其洗练,且富节奏感。其壶的流嘴,刚直挺拔;壶体光泽莹润,胎薄轻巧,线条圆转流畅,可谓精品中的上品、上品中的精品。
崇敬古物,崇尚艺术品,乃人性中深藏的美好。而文明的传承如江河行地,源头已幽古渺远,靠说道的阵风虽能掀起些波浪,到底空乏无力,倒不如靠经实致美的物,如溪流般不断地加入嬗递,方能渐行渐宽,蔚成大河。与收藏结缘,自令赵洪根先生感慨万千。他告诉我:“如今收藏已从自己的爱好变成自己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将收藏与自己的生活紧密地编织在一起,将收藏作为自己的需求,不仅热爱,而且依赖。”
说到开设“承缘堂”的起因,赵洪根直言不讳:“正是关宝琮、徐朝兴、汪洋大师其作品的魅力,他们对上虞作为世界青瓷发源地的关注,以及‘恢复越窑青瓷如上虞有需要,我们一定随叫随到’的承诺,催生了‘承缘堂’的诞生。”在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之中,我获悉他将致力于为建构一个良好舒适的交流环境,充分利用工艺大师的优质资源,共谋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繁荣,从而引领和提升地方的收藏品位,努力践行“在经营中弘扬中华文化、在传承中恢复越窑青瓷,在交流中享受博物洽闻、在鉴赏中体悟艺术魅力、在收藏中构建财富人生”的宗旨。要知道,文化是城市功能的最高价值,也是城市功能的最终价值。城市对于市民而言,不只是可供居住和使用的场所,也是承载着情感记忆的精神家园;不仅是各种物质要素的容器,而且是市民文化生活的“剧场”。虽说,“承缘堂”微不足道,充其量亦只是文化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但终究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以它为载体,缘结大师,积聚资源,志在恢复越窑青瓷,为家乡擦亮“世界青瓷发源地”这张金名片的决心,让我有理由相信,它倾力于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塑城,与其他文化力量聚合一起,必然能够推动城市蝶变。
关宝琮大师在赠予赵洪根先生的册页中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承缘’很小,而斗室即流溢出浓郁的文化气息,为上虞古城增添了几分美色,令人欣慰和敬佩。‘文化立市’,并非只是一个口号而应见之于行。行者路艰,而有识之士的支持,定会以‘星星之火’之势,引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愿‘承缘’承福,越走路子越宽。”这是一个大师对一座小小文化会所茁壮成长的厚望,又何以不是一个文化老人对城市文化繁荣发展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