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五大名瓷之官瓷
北宋官瓷代表着中国青瓷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中国最优秀的陶瓷文化遗产。
官瓷是由皇家御窑生产的瓷器,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其土取自汴东阳翟,陶炼极精。釉色有天青、翠青、粉青、月下白、大绿等。粉青为上,淡白次之。纹片细如蟹爪,以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传世有盆、樽、壶、炉、花浇人面杯、水注、笔筒、臂搁、瓷印等品。
大量史料证实,在琳琅满目的中国陶瓷中,北宋官瓷出类拔萃、精美绝伦、古气盎然、扑人眉宇,被视为瑰宝。权臣贵胄也只能望瓷兴叹,可望而不可即。北宋官瓷作为一种尊贵和权势的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在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其出身皇室,只供朝廷专用,对于一般百姓来说,实乃不敢想象的难求之物,故有“识得官瓷面,江山坐一半”之说,足见北宋官瓷的稀有罕见。
官瓷制作精美,用料考究,有“贡篚银貂金作籍,官窑瓷器玉为泥”的说法。官瓷胎骨有白、灰、青红之分。白色胎骨多用含铁质的深酱色釉护胎足,因而器皿口部边缘的釉最薄处由于隐约透露出胎色而微呈紫色,同时其足部没有挂釉处呈现出铁黑色,所以有紫口铁足之美。釉色以青为主,由于烧制气氛不同又各呈天青、翠青、粉青、月下白、大绿,莹润内含,如美玉,如凝胎。釉面开裂冰纹,如同微风吹皱一池春水,泛出道道涟漪,令人赏心悦目、放怀怡情。
官瓷作为艺术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既无精美雕饰以炫耀,又无艳彩涂绘以媚人,唯以体态造型之美、釉色纹片之俏幻放出迷人的艺术魅力,使古今中外为之倾倒。
由于官瓷制作工艺复杂,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且技术保密,怕外人仿造,所以,除成品专供皇室外,次品全部销毁。北宋官窑历时短暂,毁于金兵攻陷开封的1125年,仅存世19年,北宋官瓷烧制技艺随之失传千年。因为传世品较少,复制起来十分困难。虽历代王朝对北宋官瓷均有仿烧,但基本未闻有杰作出现。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全国各地的瓷器艺术复兴,北宋官窑也开始了恢复之路。
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的制瓷技艺,1981年,开封北宋官瓷研究所接受国家恢复北宋官瓷研究项目,历经两年,经过100多次试制,终于获得初步成功。1984年6月,全国36名古陶专家会聚开封,对试制成的32种官瓷产品进行鉴定,认为“仿制品釉色如玉、风格逼真,可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收藏的宋代官瓷传世品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