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从现代到当代:创新艺术语言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朱永安 许悦 2013-04-28

小丑(雕塑) 1923年 胡安·格利斯

近日,“从毕加索到巴塞罗——20世纪西班牙雕塑艺术展”与“从手势到语言——转型中的艺术表现实践展”相继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的外滩美术馆拉开帷幕。从北京到上海,既可以回顾现代艺术“美好的往昔”,也能够跟随艺术家一起思考当代艺术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

从毕加索到巴塞罗

毕加索、达利、米罗等西班牙艺术家已经成为西方美术史中许多先锋流派的开拓者和代名词,他们同样为中国艺术爱好者所熟知。4月21日至6月30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从毕加索到巴塞罗——20世纪西班牙雕塑艺术展”,是庆祝中国和西班牙建交40周年的纪念展览,以中国观众鲜见的雕塑作品呈现了20世纪西班牙艺术的独特风貌。

本次展览的展品是西班牙官方信贷局的藏品,包括高迪、毕加索、达利、米罗、巴塞罗、胡安·格利斯、齐伊达、帕拉苏埃洛、达比埃斯、布林萨、穆尼斯和索拉诺等31位代表性艺术家的79件雕塑和相关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呈现了西班牙雕塑艺术从20世纪初先锋派的萌芽一直发展到今天的演变历程,每件雕塑作品都配有同一位艺术家的一幅或几幅画作,观众可以把画作看作雕塑作品的创作源泉,也可以清晰地了解艺术家三维造型的构思过程。

西班牙官方信贷局基金会主席罗曼·埃斯科拉诺·奥利瓦尔德斯介绍,此次展出的作品或许与中国观众印象中的名家代表作有较大差异,这些作品很大一部分是直接取材于日常生活,会让中国观众感到别有一番风格。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正是由于以毕加索为代表的一代艺术家在艺术观念和语言上的探索与创新,西方艺术走向了现代的历程,西班牙雕塑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风格。透过艺术家的作品和他们的创作稿,可以看到20世纪西班牙雕塑从具象到抽象的不同表现手法,更能看到不同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与时代文化之间的关系。

西班牙现代雕塑艺术以高迪的现代主义为起点,紧随其后的是加泰罗尼亚新中心主义,最激进的先锋派成员加尔加约、胡里奥·冈萨雷斯和毕加索等对推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铁质雕塑的发展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影响了后来好几代艺术家的创作。20世纪的西班牙艺术被极其高产的毕加索烙上了深深的印记,米盖尔·巴塞罗以三维绘画作品为人熟知,本次展览即以巴塞罗的一个铜雕作品和一幅带有动物寓意的绘画作品收尾。传统上鲜见雕塑艺术的西班牙,在20世纪百年间对世界雕塑创新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

从手势到语言

“绘画为精神之物”,达·芬奇与普桑早已对此有过清晰的表述。关于这一点,法国卢浮宫铜版雕刻收藏馆馆长帕斯卡·托雷斯·格尔迪奥拉认为,现代作品、当代作品较之于古典作品并无新鲜可言。

为呈现视觉艺术与书写实践之间独具创造性的默契联系,4月27日至8月11日,帕斯卡·托雷斯·格尔迪奥拉和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联合策划的“从手势到语言——转型中的艺术表现实践展”在上海外滩美术馆举办。展品汇集了来自卢浮宫的当代铜版画馆,及其他国际收藏机构的中外20余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不乏托尼·克拉格、路易斯·布尔乔亚、珍妮·霍尔泽、弗朗索瓦·莫尔莱、徐冰、严培明等艺术家的珍品杰作。

本次展览将古今并置,策展方刻意打破时间顺序,使古典、现代与当代作品在空间中巧妙并置,带领观众穿越其中,为理解作品提供了更丰富、更宽广的视野,同时。围绕卢浮宫的当代铜版画收藏,展览通过绘画、雕塑、影像与装置等作品,展开对“权力”“身体”和“空间书写”这三个问题的追问。策展方尽量避免作品被限制在某个主题之内,鼓励观众在意料之外的作品组合中触碰上述问题。

据帕斯卡·托雷斯·格尔迪奥拉介绍,这次展览旨在展示观念艺术与传统造型技法之间的关系。他说:“尽管一切造型艺术作品的观念都通过外表的形式表达出来,然而我们是否可以抽离作品外表的物质性,直接面对艺术作品中的纯粹观念?以这个观念作为再现的对象,将引发一连串新问题:造型艺术家是否可以隐退作品的形式,而单单通过词语来呈现艺术品的深意?”

观念艺术深刻颠覆了20世纪造型艺术史的创作思路,与之类似的还有极简艺术、贫穷艺术。拉瑞斯·弗洛乔表示,这类艺术家将作品简化到其本体结构的根基,而这根基非字非词,仅是将纯粹的形式组合起来。例如,极简主义艺术家弗朗索瓦·莫尔莱的《哀恸》。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