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刘明海:收藏“票证时代”

来源:都市消费晨报 作者:孙江红 2013-10-31

在刘明海眼里,这些票证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0.75两的油票和壹厘米的布票

刘明海的革命造委会战士证

上世纪50年代新疆的卫生许可证

0.75两的油票、壹厘米的布票、上世纪50年代的卫生许可证、上世纪90年代的月票卡、1元钱开户的银行存折……首府市民刘明海收藏的各种票证令人大开眼界。

刘明海,俄罗斯族,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人。今年67岁的他,因经历过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的“票证时代”,对票证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怀。

“我退休前是设备监理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年在全国各地出差,看到同行们带的不同地方的粮票,觉得很有意思,再加上从小集邮有收藏的习惯,就有意识地开始互换、收集这些票证。”本周一,刘明海来到报社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许多票证。

刚开始是收集自己的或和别人交换的粮票,随着收藏兴趣越来越浓,收藏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他开始到首府收藏市场、地摊四处淘宝。

三十多年过去了,刘明海的收藏夹越来越厚:粮票、肉票、布票、盐票、油票、煤票、烟票、蔬菜票、肥皂票、火柴票……五花八门、林林总总有上千枚。

其中,一版几十张的壹厘米新疆布票非常抢眼,这是刘明海三年前花两元钱从收废品的人手中购得。

壹厘米的布票能干什么?“在当时主要是找零所用,一般凑够几厘米可换布头打补丁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刘明海感慨,票证是一面镜子,从这张全国最小面额的票证中可以看出,国家当年的物质生活比较困难,一针一线都要“斤斤计较”,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我们更要好好珍惜。

另外,票夹中一张0.75两的油票也比较特别,是当时家里有华侨证的父母用外汇券兑换的。

0.75两相当于37.5克,如此小面额的油票,粮食部门是如何出售食油的呢?“当时人们买油是用棉纱去购买,拿一小团棉纱放到油里蘸一下拿到天平上去称,如果多了,就把棉纱捏一下,掉下几滴直到合适为止。”刘明海告诉记者。

他回忆说,那时由于国家粮油生产受限,“滴油胜似金”。“我家十口之家,一个月也就是250克油量。炒菜时就是用毛刷子蘸上几滴擦擦锅底而已。”他笑着说,有人来做客,好面子的人家,在熟的饭汤上滴上两滴油花,就可四处显摆。

最让刘明海引以为豪的藏品是一张上世纪50年代新疆的卫生许可证。这张卫生许可证用毛笔书写,由当时乌鲁木齐民政卫生局两名副局长盖章签发,并清楚写明是乌鲁木齐市阿合买提江路卖凉面的顾德云所办。

“别小看这张小纸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透露了不少信息,比如当时可能凉面比较盛行,再比如阿合买提江路就是现在的红山到西虹路路段。”刘明海说,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红山邮政局门口地摊上淘得,当时一张第一套人民币的一元钱和这张证花了八百元。如今,那张一元钱纸币市场价就在两千元左右。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