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海派大师吴湖帆120周年:书画精品亮相朵云轩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专稿 2014-07-02


吴湖帆《大龙湫》设色纸本立轴 79×27cm

今年是海派艺术大师吴湖帆诞辰120周年,香港大藏家朱昌言先生毕生珍藏的一批吴湖帆书画精品亮相朵云轩,其中部分作品即将现身朵云春拍。这既是传扬海派艺术的辉煌,也是向大师致敬。

这批书画创作年代从1917年延续到1965年,见证了艺术家从青春少年到去世三年前的成长历程。2014年的春天,我们有幸打开这批多年深藏不露的珍藏,走进大师的艺术人生……

吴湖帆于1894年(光绪二十年)农历七月初二诞生于苏州南仓桥的一个簪缨世家。祖父为清末封疆大吏、书画鉴藏家吴大澂,外祖父是大收藏家沈韵初,沈氏所藏隋代《常丑奴墓志》辗转入藏吴湖帆,吴因之自号“丑簃”。吴湖帆又娶军机大臣潘祖荫侄女潘静淑为妻,潘家部分藏品作为陪嫁传到吴家。湖帆所藏集吴、沈、潘三家之胜,富可敌国,加上得天独厚的家学渊源和常人难及的天资学力,使他自然而然成为艺坛翘楚。

从吴湖帆早期作品看,基本上不出正统派的藩篱。如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吴湖帆扇面选》第一图,是他于1916年23岁所作的《临董文敏仿大癡秋山图》,山体的轮廓造型显然从董其昌来。朱昌言藏吴氏《仿吴渔山山水》,作于1917年,用笔和设色都相当秀润,特别是对坡石、水禽、芦草等画面细部的处理,不仅深得形似,蕴籍平淡的趣味在他笔下已明显地流露出来了。

1920年代末期开始,吴湖帆先后担任全国美展常委、上海博物馆筹备委员、故宫评审委员等职。1935年,故宫博物院藏品赴伦敦参加国际展览前在上海预展,吴湖帆又以审察委员的身份负责整理。种种机缘,让吴湖帆得以饱览宋元大家剧迹。由于吴湖帆书画鉴定有“一隻眼”之称,海内外藏家纷纷求他题识。这一切,都为吴湖帆广开视野。于是他从恽南田、吴历到董其昌、明四家、赵孟頫、南宋四家、郭熙、范宽、李成、董源、巨然等等,上下千载,南北百派,无不师法借鉴,博采众长。

朵云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经拍卖过数件吴湖帆30年代初期临古作品,如《临董其昌山水册》(1930年)、《仿郭熙幽谷图》(1933年)等。《临董其昌山水册》共二十开,把董其昌之前的大画家全部聚集在一起。通过这一册的临习,他完成了对历代重要画法的梳理。《仿郭熙幽谷图》构图铺陈与郭熙原作区别不大,却已启“以明清笔墨,运宋人丘壑”之端倪。这一时期也是吴湖帆由山水入手向人物、鞍马、花鸟全面迈进的重要阶段。

朱昌言藏《仿赵伯驌万松金阙图》(1938年),是吴湖帆艺术生涯里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这幅画主体写簇拥着的群峰列岫,远峰一抹直入云中,山谷中弥漫着出岫的白云,成排的松杉覆盖着中景的山体,楼阁掩映在丛翠之中,近景溪流淙淙,远景水气与云雾氤氲一片……,整个画面极尽丘壑之美。在画法上,或用没骨渲染,得淡荡明艳之致;或用解索皴,披麻皴,或小斧劈皴,得其深穆渊厚之气;金粉的运用,更是使得这幅画显得富丽堂皇,令人过目不忘。在这幅画上,可以看出吴湖帆对传统山水画南北二宗、青绿水墨的兼收并蓄,已经摆脱了流派的束缚,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笔墨风格。

1940年代中期,吴湖帆迈上了艺术生涯的颠峰,创作了《南山一望松》、《海野云冈》、《潇湘雨过》等优秀作品。朱昌言藏《南山一望松》作于1946年,较之《万松金阙图》在语言运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境界,技法娴熟,气局宏大。整幅画中尽显皴法和设色的变化之美,构图颇具风起云涌之势。特别是中景的瀑布流泉和远处群山,以他所擅长的晕染成功地描绘了满山苍翠、泉声萦耳的自然之妙,令人叹为观止。

作于1953年的《绿窗春雨》和《花卉四屏》也是朱昌言所藏吴氏佳品。两幅作品应源自他少有的写生,作为吴湖帆艺术生涯中鼎盛时期的用意之笔,用笔工整而不萎靡刻板,清丽中流露出秀逸的书卷气,色彩更是淡雅精妙,逸气横溢,正如他的典型风格,既没有逸笔草草的不求形似,亦无拘谨刻板的规行矩步,完美地诠释了他对婉约词境的追求。

约自1950年代后期始,他的青绿山水画风有所改变,山石的皴笔及轮廓线变得粗放,有时阔笔挥写,运用生宣的渗化效果,将水墨和色彩融为一片,实开其青绿山水新境。朱昌言藏《大龙湫》(1958年)、《庐山观音峰》(1960年)即是这类风格的代表作品。陆俨少认为吴湖帆画“笔不如墨,墨不如色”,这反而说明了吴湖帆对用色的关注。画史上,唐宋是青绿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元代之后水墨、浅绛成为主流,青绿则每况愈下。吴湖帆的山水设色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石绿、石青、泥金之类,几乎所有的国画颜料都运用其中,使古代青绿山水语言的高度纯粹化、作风古朴典雅一变而为语言繁富、清艳明丽,为青绿山水推陈出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他的健康状况相适应,从60年代起,吴湖帆在绘画上向苏轼、赵孟頫枯木竹石及大写意画法拓展。朱昌言收藏的《芭蕉湖石》、《竹石图》、《红梅图》(1965)等晚年花竹作品,与1953年的《花卉四屏》相比显得苍秀不少。这种风格,一直延续至他的生命终点。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