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因各种原因受损的消息,近年来一次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如何让文物保护由“抢救性”向“预防性”转变,成为众多文物保管单位工作的重点。日前,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的“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成果交流项目”在成都举办。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2个计划实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文博单位相关负责人及业务骨干,汇聚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成果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提高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之道。
推动预防性保护的实践交流
成都博物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副主任孙杰介绍,本次活动与今年3月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成果交流”活动,都是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与调控技术成果的推广。前次活动侧重于理论探讨,包括对文物保护环境监测标准的探讨;而此次活动注重实践内容,旨在积极推进已批准项目的有效实施,加强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科技成果推广,并针对试点单位在调控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交流,相当于一次项目实施的“培训”。
持续3天的交流活动以专业技术介绍、成果展示与操作实践、实习考察和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由在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取得初步成果单位介绍解决方案及应用经验。
重点科技成果受推广
孙杰说,此次交流活动中展示的科技成果主要包括文物无酸纸囊匣包装制作,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技术,虫霉病毒及其防治、收藏展陈材料的评估筛选等。
安徽博物院是《文物无酸纸囊匣包装制作》课题的承担单位。据相关人员介绍,在文物包装设施的制作过程中,不规范的包装材料,如旧报纸、牛皮纸、塑料袋等,会使文物遭受损害;不合格的黏结材料可能导致霉变、生虫、酸性物质腐蚀等后果;使用人造板材则会释放有害气体,缩短文物寿命。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文物保护专用无酸纸是用于文物包装的适当材料。此次项目致力于设计对微环境湿度等文物保存环境具有平稳调控功能、无毒无害的无酸纸包装囊匣,并通过建立加工生产基地、应用推广培训等方式,强化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规范文物包装技术。据了解,现在建设中的无酸纸囊匣制作厂房约300平方米,已购置进口盒型打样机一台,并还将购进无酸装具生产设备,近期将投入生产。
负责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技术项目研发的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文物的虫霉病害问题由来已久,主要源于文物在空气中暴露以及虫害的自身迁移。防治虫霉病害需注重建筑、环境及文物本身的清洁和维护,建立合适的监测手段和长期监测机制;同时需要通过高温、低温、高频微波、干燥失水、充气除氧、辐射等物理方法,以及使用天然化合物、合成消毒剂、蒸熏剂等化学方法进行治理。该项目将开发出一种适用于文物熏蒸消毒的新技术,克服现有的熏蒸消毒设备存在温湿度控制精度低、熏蒸剂分布不均匀、药剂残留量大、尾气排放污染环境、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相配套的文物熏蒸消毒装备的研制也在紧密进行中。
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还在藏展材料评估筛选技术方面进行了相应探索。通过对测试筛选容器和测试试片进行标准化,对200多种藏展材料测试结果汇总,绘制出了“藏展材料适用性等级表”,以此为展藏材料的适用性判断提供了参考标准。
金沙遗址博物馆收成效
会议期间,与会者参观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无线监测系统建设一期工程,即遗迹馆和陈列馆第三、四展厅布设的环境因素传感系统,包括大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紫外线、有机挥发物监测点位,以及与之配套的信号传输系统、数据终端系统——全国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平台,并展示了临时展览 “玉叶金枝——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文物精品展”的预防保护工作。该展厅位于地下一层,常年相对湿度在60%以上,雨季超过75%,最高可达90%,为使相对湿度维持在60%左右,博物馆采取了相应调控措施,在展柜中放置一定用量的干燥型调试剂。
“2011年至2012年,金沙遗址博物馆参与国家文物局科技司组织、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担的重点课题《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控技术成果集成示范》。作为试点单位,成都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较早安装了无线监测系统,在该项目运行期间,投入专业力量实施建设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检测内容包括有无线监测系统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紫外、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含水率)、二氧化碳、VOC(易挥发的有机物质);监测范围覆盖遗迹馆、第三展厅、第四展厅。总体来说,监测系统运行较平稳,可实现自动预警功能;数据的解读及时迅速,可实现自动化分析;博物馆环境监测数据充分,可实现科学管理。”孙杰说。
此外,金沙遗址博物馆已建成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也将投入使用,并将配备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各类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以及系统终端,为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文物保护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