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沈嘉蔚历史巨作《兄弟阋于墙》面世 30米422个人物创纪录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陈倩华 2014-09-18
9月18日,著名澳籍华人画家沈嘉蔚在北京正式发布了其新作——大型历史人物画《兄弟阋于墙》。作品历时四年全部由艺术家个人完成,从人物肖像的角度呈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中国历史场景,切入的历史时段设定在1936年7月初至1937年6月底,即芦沟桥事变发生的前一年,作者也正是以这种形式纪念这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纪念日。

画中真实历史人物数量创新纪录

《兄弟阋于墙》全画由三个主题组成,分别是 《革命》、《救亡》和《启蒙》,全长达到30.14米,共描绘了多达422位历史人物,创下了大型历史人物画中真实历史人物数量的新纪录。正如载于《诗经》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句古训,既是这幅抗战巨制名字的由来,也成为亘古不变的时代呼唤。《兄弟阋于墙》是沈嘉蔚在1987年创作的大型人物历史画《红星照耀中国》的姐妹篇。发布会现场,展示了根据原画高度还原的作品局部喷绘图。

沈嘉蔚表示:“《兄弟阋于墙》是一个史诗性的历史画,同时它也是一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于历史的反省。创作《兄弟阋于墙》的直接起因就是《红星照耀中国》来澳大利亚展出了4个月。我发现澳洲的观众也很有兴趣。我觉得这是可以跨越意识形态、跨越不同文明的。”

冯远以画家同行的身份表示,沈嘉蔚在他们那一代人中有着对于历史的莫名的责任感。他对于这幅《兄弟阋于墙》是感到很震撼的,没有一张历史照片能够涵盖这么多特定时代的历史人物。

作品中的422个人物,每一个都是真实在历史中留下脚印的人。这些人物的名字,都被直接写在了画布上。沈嘉蔚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这些人物都是谁,但是他们都有电脑,只要一查百度,就知道这个人是谁。这样就极大的扩大了画的内涵,这也是我的一个新的发现。”

历史是复杂的 这幅画不是光荣榜

对于作品的题材和历史语境来说,沈嘉蔚的处理态度是彻底摆脱以往比较成风的歌颂英雄的仰视角度。即用“平视”的角度描绘人物、讲述故事,也体现了其历史画作独特的史论风格。

虽然在这件作品里有不少民族英雄的形象,但沈嘉蔚强调,这幅画不是光荣榜。历史本身有多么复杂,这幅画也就有多复杂。构成一部丰满真实的民族历史的人物,绝大部分不是黑白分明的。比如海峡两岸共同认定的大汉奸汪精卫,历史也不会抹杀他早年“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反清义士功绩。画里他脚边的川岛芳子,其父亲肃亲王正是汪精卫在当年的救命恩人,而肃亲王本人作为最高执法大臣竟能刀下留人,也是可圈可点的。而满洲国皇帝溥仪,后来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为什么对历史题材、抗战题材情有独钟?

从《红星照耀中国》到《兄弟阋于墙》,在被99艺术网问及为何对中国的历史人物,尤其是抗战题材情有独钟的时候,沈嘉蔚说:“在我的青年时代,19岁时读到了斯诺的《西行漫记》,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书中的历史是真实的历史,和现实中是尖锐的对比。陈丹青有一句话‘我们都是文革的人质’,在我们求知欲最强的时候,被灌输了一些不真实的历史知识,我就想把它扳过来。我用了自己的大半辈子来做这件事情,有点像‘人质’一样。”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闻立鹏说,沈嘉蔚在历史画家中是最坚定的,也是成果最多的。他能够独立思考、真正客观公正的看待历史。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也表示,沈嘉蔚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尊重历史、客观的看待历史。他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意识值得今天的艺术家学习。

据了解,《兄弟阋于墙》的原作在未来将回国展出,“这件作品是为祖国和人民准备的,会永远留在中国。”沈嘉蔚如是说。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