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聚焦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作者:高素娜 程澈 2014-09-28


而立之年(版画)彭伟

油画:中国味道浓厚

20世纪初,李铁夫、徐悲鸿、林风眠等先辈大家将油画从西方引入中国,距今已有百年历史。9月20日,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在位于杭州西湖畔的浙江美术馆开幕。经历了百年的探索,油画这一传统的西方画种如今在这片古老的东方土地上已发展出自己的面貌。此次展览共展出油画作品578件,其中进京作品90件,包括金奖提名作品1件、银奖提名作品8件、铜奖提名作品6件以及优秀奖提名作品6件。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许江介绍,从大的方面讲,油画代表着西方的先进文化,开拓着中国的社会。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文化也以它宽广的胸怀将油画充分地吸收,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到如今,中国油画已成为世界上一股不容小觑的艺术力量。

本届全国美展的主题为“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此次参展的油画作品体现出的中国人独特情感和中国味道浓厚。李成民的作品《开国大典·人民万岁》使用带有印象主义的抽象手法,以大笔触与浓重的色彩描绘出了开国大典上举国欢庆的热烈场面;祁海平《天地氤氲》则在油画中使用类似中国的写意笔墨来营造“气韵”;此次获得金奖提名的中国美术学院教师何红舟的作品《桥上的风景》则通过描绘上世纪初林风眠、吴大羽和林文铮三位绘画大师来缅怀中国油画的百年道路。

中国美协秘书长徐里认为,油画从最初引进中国,经过最初的模仿、学习,中国的艺术家已将这一外来画种转化成了表现中国文化与精气神的独特语言。尤其是经过了改革开放之后的30年,中国的油画体现出了自觉、自信的精神面貌。

“这次的参展作品中出现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和作品,曾经西方油画是一棵让我们仰望的大树,如今中国的油画至少是与世界平视的。但中国的艺术家依然要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同时当更加关注社会上的现实问题,而不应只局限于个人感情的抒发。”参观展览后,著名艺术家、原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闻立鹏如是说。

对于此次参展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许江则认为,一些作者缺乏对于生活的深入思考,因此许多作品在题材和构图上都出现了重复,甚至存在“跟风”往届美展获奖作品的现象。此外,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对于油画的本体语言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理解,缺少画家自己的观察,许多作品画得像照片,甚至直接临摹照片。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当下的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人们的图像思维。“现在人们看到一个东西都习惯于用手机拍照而非用眼睛去观察,应当想想,这个时代我们看到的更多了还是更少了?”他说。

壁画:呈现极大包容性

9月21日,“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览”及“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同时开幕。在参加复评的182件壁画作品中,评选出入选作品159件(含20件进京作品)。入选作品展现了近5年来中国壁画的发展趋势与丰富面貌。金属、陶瓷、绘画、雕塑、综合材料以及声、光、电等媒介使用,显示出壁画创作的表现形式与制作工艺具有极大艺术包容性。

本次展览中,壁画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突破原有观念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但就不少作品是否应归属于壁画范畴的问题,也引发了较多争议,如参加展出的油画、国画和装置作品。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秉江认为,从整体上来看,作品很丰富,不论是题材、风格、使用的材料,还是画家的思路,都很丰富。但有一个问题是对于壁画这样一个画种的概念有些混乱。“这些作品基本是国、油、版、雕,包括年画、连环画、木刻都有,这样就把壁画的概念冲淡了、混淆了,好像什么画种都可以参加壁画的展览,我觉得这是个问题,应该从理论上研讨一下,梳理一下中外壁画的历史,对于历史上有影响的壁画作品,它们到底是什么样的特点?对于壁画的特点应该是什么概念应该更清楚,然后再从学术上、从艺术特点上确立我们今后的标准,使画家在以后选送作品的时候更明确。”刘秉江说。

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中国壁画学会会长侯一民认为,5年来,中国新型壁画以稳健的步伐不断满足全国各地文化建设的需要,完成了相当数量的表现时代风貌和历史文化的新作,包括一批大型的全景画和地铁壁画群。壁画在艺术上的包容性是较广的,什么办法都有可能被用来从事壁画创作,如金属、陶瓷、绘画、雕塑、综合材料,包括现代的工艺,声、光、电等无所不包,只要它是跟建筑环境相适应的。“所以我们提出3个词,即壁画的‘时代、民族、人民’,我们的壁画始终不离这3个词,它的内容是时代的强音、它面对的是广大的人民,它延续的是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壁画传统。”侯一民说,“在展览中我们支持并且提倡一些创新性的作品,放开手脚、抓大题目、做大文章,这种作品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还有一些实验性的作品,包括工艺手段、表现手法的创新,我们这个展览的内容已经不只是上墙的作品,不受现有的墙面限制和表现程式的限制,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我们也会等待着这些作品找到它的婆家,我们认为这样的鼓励有利于推动壁画创作的发展。有些作品可能会让人对壁画的界定产生异议,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但究竟评委们觉得哪个好,还是由自己选。”

版画:版种丰富新技术突出

9月23日,“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本次版画展区共收到各地推选作品778件,最终评出入选作品349件(含进京作品40件)。本届入选作品的题材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版画家们把目光对准了身边的人和事,捕捉日常生活的精彩瞬间。彭伟的《而立之年》、张敏杰的《广场上的舞蹈》等表现年轻一代生活面貌的题材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视觉新颖,满载活力与朝气;陈九如《逐渐恢复的记忆·阵风》,庾武锋的《夜色微阑》,秦一婷《8号线幻想组画》等展现祖国现代化进程的工农业生产、社会建设和都市生活的作品也显示出了画家别具一格的艺术视角,还有引起观众共鸣的一些聚焦国家重大事件和民生热点的作品;李强、徐志伟的《芦笙·芦笙》,马力平、马青《高原汽车兵》等历史画和重大题材作品明显增多,并显示出超越以往的刻画能力和场面调度的水准。从本次展览可以看出,版画的学术现状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版画本体意义的审美理念得到了延展。

木版画在展览中所占比例依然最大,北大荒、四川、广东、江浙皖等传统版画重镇纷纷拿出高水平之作。不少作品技艺精湛纯熟、刻工精细,在不同材质、性能间游刃有余,把写实主义推向更高的水平。在大尺幅创作上,木刻版画对风景、人物等题材的驾驭能力进一步提升,于构图、光影、层叠、透视等画面构成因素之外,更强调了对作品精神内涵的探索,着力表现新时代下版画的新面貌。石版画作品将石版画的特性加以强化,个别作者对石版画语言的纯化,在吸收现代主义的精神内涵后,催生出新的图式语言和视觉感受。丝网版画延续了印刷技术精湛、艺术风格多样、色彩层次丰富的优点,将版画的绘画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尤其在表现物象与空间结构上,轻易地营造出一种模糊性和浑然感,给予观者视觉冲击力。各版种之间的交汇、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综合应用已成为当前版画发展的一大趋势。

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阿鸽表示,本次版画展体现了5年来各省版画创作的重大变化,中青年作者迅速成长起来。四川、云南、黑龙江的年轻作者的作品版种丰富,面貌新颖,石板、综合版和铜版都很突出。前几届全国美展的木刻比较多,而本届的版种大为丰富,广东、江苏、浙江这些原来版画创作大省,涌现出一批新作者和质量上乘的作品。展览作品总体呈现出较好面貌的同时,仍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一些问题,中国美协副主席许钦松说:“部分作品过于关注技法,淡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的表达。”他建议年轻艺术家要提高修养,提升自己对社会的洞察能力。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