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辰2014秋拍/“先生鸿书”名人书信手札 惊现华辰2014秋拍
自古文人以书信表达情怀,纸张与文字承载着情愫,承载着他们主人生命的痕迹。
作为小众收藏的名人信札及手稿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信札手稿当属于“书画”与“古籍”两大类中间的交集部分,正因如此,信札手稿才具有了书画与古籍所有的双重属性,即“艺术性”与“文献性”。其中,古代类作品由于资源稀少,这也使得市场焦点正逐渐转移到近代尤其是民国以来的文人政要们的手迹中来。令人欣喜的是,收藏者们除关注作者的社会地位、作品的艺术性之外,也越来看重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文献史料价值,这体现了藏家们越来越走向成熟。正因如此,它独特的魅力理应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尊敬。
去年秋拍,我们开设的“文学往事——袁鹰藏名家书信”专场取得不俗成绩。2014秋拍,我们有幸征集到一批沈金梅先生旧藏和阿英(钱杏邨)先生上款的书信作品,既有茅盾、叶圣陶、夏衍、孙犁、冯其庸等文人作家,也有程砚秋、尚小云、马连良等曲艺界名流,十分难得。
茅盾 致沈金梅信札一通四页(附实寄封)毛笔纸本 镜心19×10 cm(4)
茅盾 致阿英信札一通一页(附实寄封)毛笔花笺 镜心22.5×12.5 cm
冯其庸 致沈金梅信札一通二页(附实寄封)毛笔纸本 镜心26.5×19 cm(2)
叶圣陶 致沈金梅信札一通三页(附实寄封)毛笔纸本 镜心25×17.5 cm(3)
金梅(原名沈金梅),上海浦东人,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1年从事文学刊物的编辑工作,直至退休。曾任天津《新港》文学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天津文学》杂志社副主编等职。编务之余,从事文艺评论、传记、散文写作,出版着作有《文海求珠集》、《评论叶圣陶的文学创作》、《创作通信:文学奥秘的探寻》、《孙犁的现实主义艺术论》、《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理想的艺术境界——傅雷论艺阅读札记》等。曾多次获得天津市鲁迅文艺奖和社科优秀成果奖。由于对文学和文学创作的热爱,金梅先生闲暇之余时常向茅盾、叶圣陶等前辈写信请益,这些老先生也常回信指导,当时作为后辈的金梅先生都一直悉心保存。虽只纸片言,从中却可以看出老先生对后辈的关怀和期望,也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其中金梅先生收藏的茅盾《在河北省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批改稿,洋洋二十余纸,批改详尽,有极强的史料价值。
吴作人 致阿英信札一通一页(附实寄封)毛笔纸本 镜心27×20 cm
尚小云 致阿英信札一通三页(附实寄封)毛笔纸本 镜心28×20 cm(3)
阿英(1900-1977) ,即钱杏邨,原名钱德富,又名钱德赋,安徽芜湖人,现代着名剧作家、文学理论家、文艺批评家。曾长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从事救亡文艺活动,曾任《救亡日报》编委,《文献》杂志主编。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文化局长、华北文联主席、全国文联副秘书长等职。一生着述丰富,涉及文学、文艺理论、文艺批评、戏剧、电影文学史、美术史等多诸多方面,着有小说《义冢》,散文《夜航集》,剧本《碧血花》、《李闯王》,论着《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现代中国文学论》、《中国年画发展史略》。辑有《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晚清文学丛钞》等。阿英上款这一单元中,涵盖吴作人、赖少其、张仃等书画界大家,程砚秋、尚小云、马连良等曲界名流,内容丰富。此外还有俞平伯、夏衍手稿以及郭沫若题跋拓片鉴定意见也值得关注。
本专题中,特别该提到其中的五封茅盾毛笔信札,作为现代大作家、大文豪,还曾担任文化部部长,茅盾书名为其社会地位所掩,事实上,他的书法也有很高造诣,初学宋徽宗“瘦金体”,继而上溯晋唐,犹得欧阳询《梦奠帖》之精髓,字体娟秀瘦劲,无论字体大小,必一笔不苟,毫发间见精神。这其中还有两封信函是写在花笺之上,精美异常,值得倾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