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1日下午,“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展”在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开幕。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上海馆呈现自2014年9月开馆以来的第一个建筑展——由策展人史建策划,本展览是经过策展人多年的研究,以及之前在其主持的“新观察”栏目(刊于《城市 空间 设计》杂志) 的两岸建筑师、评论家讨论的共识,基于对两岸两位著名现代建筑师存世代表作品波折经历的回顾展,将运用装置(等比例实际建造作品的片段)、模型(拟真和常规)、图纸(高仿和原件)、文献(高仿和原件)、影像、照片等方式, 当代艺术语境的展陈手法, 多角度、多层次、高品质展示展览设定的主题。
《新陈代谢之前》是日本建筑师矶崎新以建筑史家的视野与立场,将中、日、美三个现代建筑运动边缘国家不同的现代化/本土化历程进行比较,并且抽出梁思成、菲利普?约翰逊和丹下健三进行个案分析/引申,它使中国建筑的现代化/本土化的症结在这一特定语境得以彰显。
实际上,就像“建筑”这个词初创于日本并被中国和韩国接受,在对现代性的接受、转化与创造上,东亚诸国中日本不仅是开风气之先者(虽然是被迫的),也一直是先锋和榜样,其在几乎全部领域的经验与成果,已经成为东亚现代文化的基础资源。
但是至少在目前,只从文化模式角度谈东亚问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从表面上看,它似乎规避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有色”视角,而进入更为沉潜的文明演化议题,但是对东亚诸国来说,近代以来的历史正是因为被日本“强制的现代性”的存在,阻断了两岸同样可以“优雅”地进行现代性转化的历史契机。当这段历史在战后“重启”,两岸的更为自然的现代性之路已变得边缘和阻隔,如内地的冯纪忠、台湾的王大闳的现代主义与传统转化实验。
也就是说,两岸近代本应产生更为丰富、多样的空间现代性模式。由于至今尚未澄清、纾解的历史与文化积怨,导致空间遗产亦得不到正视和研究,成为被“抽空”的现代性转型时代。解开这个心结,跨越这个界限,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
冯纪忠(1915-2009,上海)是著名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自1947年执教同济大学任教授六十余年,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由于历史原因,虽然冯先生的著述和设计作品并不多,但他的设计作品上海松江方塔园,却代表了当代中国建筑的一种新文人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其深邃的建筑哲学思想塑造了一个强大的建筑文化的教学和传播系统,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王大闳(1918-,台北)是著名现代建筑师。1949年以来,台湾的复古主义建筑于大陆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至王大闳设计的国父纪念馆为之一变,探讨以现代建筑理念、营造模式与中国传统建筑精神的有机结合,摆脱了近代以来大型公共建筑摹古、复古的定势,遂由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坚实转向。而其建国南路自宅、故宫博物院方案等,更是持守以现代主义理念,对推动台湾现代建筑发展有重要的启蒙与示范贡献,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中承前启后、并引领一个时代的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
由于早期的意识形态屏蔽(复古/折中主义成为主流)和后期的市场经济的冲击(后现代/商业建筑成为主流),冯纪忠与王大闳先生的现代建筑理念实践在两岸现代历史中均处于边缘位置,一生多有波折而甘于淡泊,其理念和实践的重要历史价值在近年才日益凸显,被后人研究、展览和重新评价。
“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展”挖掘、展示冯纪忠、王大闳两位现代建筑设计大师最重要的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如冯纪忠的方塔园及何陋轩,王大闳的建国南路自宅、国父纪念馆(中标方案)、故宫博物院(中标方案)等,以设计图纸、模型、历史资料(图片、文献),以及影像、装置等当代展示方式和效果,呈现在两岸均被“埋没”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思想与杰作,激发设计界对探寻、接续中国现代设计理念的思考与讨论。
两位设计师的作品在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的两个展厅分别展示,形成富于深意的两岸现代设计的深层对话——将被埋没的呈现出来;将被区隔的互映起来;将未竟的承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