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2日,大黄鸭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湾出现,一时间令香港沸腾了,无数人前去围观并合影,众多明星也纷纷捧场。据悉有超过30万人奔赴维多利亚港看这只鸭子。但也有很多人不解,为何这只鸭子会这么红? 近日,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创作的巨型橡皮鸭艺术品——大黄鸭,在游经全球10多个国家20多个城市后,“游进”上海浦东世纪公园镜天湖,该鸭身高18米、宽18米、长25米,体重达到1吨,再次引发业内热议。
大黄鸭是“艺术”吗
近日听说曾经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和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风光火爆过的大黄鸭,已运到上海展出。本人曾在去年《环球时报》发表过一篇文章《浴缸鸭放得再大也不是艺术》,批评国内有关部门不应捧炒大黄鸭。但大黄鸭至今气势不减,只能感叹资本的力量——或不如说是美国向全世界推广的“当代艺术”势力,实在太强大了。
世人皆知,美国在二战以后为了夺取西方艺术的主导权,跟前苏联进行文化冷战,蓄意制造了一种“下里巴人之术”,所谓“波普艺术”。“波普艺术”,英文为“Pop Art”,也即“popular art”。这“popular”就是“下里巴人”。美国人搞出的“下里巴人之术”,就是要颠覆欧洲高雅的“阳春白雪”,消解欧洲的“美术”(绘画和雕塑)。
我这里没有跟随西方艺术史,把美国“波普艺术”称为“艺术”,而是称其为“下里巴人之术”,因为这些“波普”玩意儿不是艺术!
美国式“波普”最根本的标志,是将生活混同于艺术:把日常物品“装置”一下,就成了“艺术品”。有两个代表人物的两句话,最能表达这种“下里巴人之术”的精髓。一句是德国“当代艺术”教父博伊斯所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另一句是美国“波普”教主安迪·沃霍尔说:“随便什么东西都是艺术品。”在这两句“当代艺术”箴言的指导下,一些从来没有进过美术学院的人,比如工人、保安、花匠、股票经纪人……一夜之间都成了著名“艺术家”。美国人成功地将“下里巴人之术”演变成指鹿为马、点土成金的现代巫术!(参阅拙著《艺术的阴谋》)
事实上,1964年沃霍尔在纽约一家画廊,指着摊放于地上的一堆西红柿汤料箱子,说:“这些就是艺术品。”于是,这些纸盒箱子就成了艺术品。意大利的曼佐尼将自己的排泄物,装入90个罐头,每罐30克,作为“艺术品”以黄金的价格拍卖,全部拍完,一罐难求。现如今,有一罐他的《艺术家之屎》,被拍到12万多欧元,达100多万元人民币!
美国人就是凭借这种日常物品的“装饰艺术”,宣布超越了绘画,经常宣告“绘画已经死亡”:绘画不用画了。同时,也将一些综合材料组合或日常物品的放大,就成了“公共艺术”,消解了欧洲的“雕塑”:雕塑也不用搞了。
美国“波普”名家奥登伯格,曾把一个衣服夹子放大,就成了“公共艺术”。另一位法国种花的花匠,把花盆放大,也成为“艺术品”。正是以同样的方式,那位荷兰人,把浴缸玩具小黄鸭,放大到十几米高,也成了“公共艺术品”!
美国人向全世界推广这样的“下里巴人之术”,目的是要操控世界的艺术霸权。而要获得这个世界艺术霸权,则一定要将全世界民众原先自己的审美传统彻底颠覆掉。正是出于这个目的,美国在全世界竭力推广这种幼儿化的东东,称之为“公共艺术”或“当代艺术”。其结果是,将全世界民众的审美幼儿化、弱智化、低俗化、粗鄙化!
很可惜,中国的文化部门完全没有一种应有的文化抵抗意识,拍着手喊“开放”,放任这种完全不是艺术的幼儿玩具鸭,从香港展到北京,又从北京展到上海。
最近一段时间,我突出地感受到美国式“下里巴人之术”的幼儿性。国际资本以“市场”“流行”的名义,将一件件幼儿玩具,一首首幼儿性儿歌(《小苹果》)……到中国大肆传播,已经到了灾难性的地步。
最后,我想人微言轻地呼吁中国有关部门,应当理直气壮地抵制大黄鸭这样的“公共艺术”,抵制《小苹果》这样的恶俗歌曲。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难道不能让有关部门抖擞起抵制恶俗的勇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