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苏富比前首席执行官看艺术品市场:拍卖行今年将持续进军网络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谢梦 2015-01-12


萨瓦多尔·达利作品《时间的轮廓》。

毕加索作品《脸》

日前,国际艺术市场资深评论人乔治娜·亚当对2015年的艺术市场做了权威预测。去年11月刚刚卸任苏富比首席执行官的乔治娜·亚当认为,2014年,艺术品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拍卖行正在积极扩大它们的业务范围,几乎打算覆盖所有能产生利润的领域;而2015艺术市场会持续的现象就是拍卖行向互联网进军。

乔治娜·亚当还说,尽管中国保利拍卖集团收购邦瀚斯拍卖行的传言还没被证实,但中国的拍卖行正在从大本营开始向外扩张的趋势将不可避免。而积极扩大业务范围和版图早已是国际知名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共同策略。

“触电”

艺术在线市场将走向深入

乔治娜·亚当指出,2015艺术市场会持续的现象就是拍卖行向互联网进军。去年,苏富比与eBay建立了联系。佳士得则在电子商务方面更往前走了一步。此外,顶级拍卖行以“艺术公司”或者“艺术人士”的名义进入了在线市场,不断地把它们的触角伸向更广泛的区域。

回顾中国2014年的艺术品整体趋势,也是艺术品频频“触电”,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推陈出新。

2014年初,“周周拍”宣告正式上线,随后,“阿特姐夫日夜场”“蔷薇拍卖”“扬子微拍”等微信拍卖群相继问世。拍卖方将拍品的图片和介绍等信息上传到微信公共平台或朋友圈里,所有关注拍卖平台的人,都可以参与竞拍。这一新鲜拍卖模式具有无底价、小名家等特点,低价是微拍最诱人之处,因而受到一些年轻藏友的追捧。有人认为,类似微信拍卖这种新型拍卖方式的拍品质量和能吸引到的参与者实力均有限,不会对艺术品拍卖市场产生实质影响;也有人认为,过去拼规模和“高大上”的拍卖企业注定将分一杯羹给花样迭出的中小型市场。

在微信拍卖大行其道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经营机构着手向移动艺术品电商转型,并有了新的突破,比如2014年10月,国内首现艺术品拍卖手机APP翰墨千秋艺术交易中心,开启移动艺术交易的新尝试。结合2014年“双十一”期间,移动端42.6%的成交份额,不少业内人士预测艺术品移动交易领域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浪潮。此外,很多传统拍卖公司也在尝试艺术品电商,如保利拍卖、荣宝拍卖联合推出的艺典中国网及北京传是拍卖推出的东方艺品网等。传统电商也在2014年不断向艺术品交易延伸触角,2014年5月,淘宝网发布了一条消息引发圈内关注——1元起拍毕加索真迹,同时拍卖的还有达利的青铜雕塑,最终两件首次入驻淘宝拍卖的西方经典艺术作品分别以115万元和35.7万元成交。据统计,目前已经有十余家产权交易所和200家国内外著名的拍卖机构、画廊、艺术商店入驻淘宝拍卖会。

业内人士认为,在产业加速互联网化的今天,利用互联网特性去创造一些产品,或者结合线下商业模式进行组合,可谓各行各业的发展大趋势。对于艺术品拍卖行业而言,最好的艺术品吸引了最大的关注,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人参与到艺术品拍卖中来只是第一步,足够的信誉才是艺术品拍卖行业借力互联网之后走得更远的保证。

同时,艺术品“触电”更多体现的是大众化。艺术品在线竞拍、微拍、手机移动客户端拍卖和传统拍卖,应该代表了金字塔式的不同价格结构,中低价位拍品所占份额大,高价位的拍品所占份额小,这一趋势会随市场发展逐渐呈现出其合理性。

调整

中国拍卖行继续对外扩张

乔治娜·亚当在预测中谈到,尽管中国保利拍卖集团收购邦瀚斯拍卖行的传言还没被证实,但是此类并购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的拍卖行正在从它们的大本营开始向外扩张,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客户、新的口味和新的工作方式。从长远来看,这将是一个最大的变数。

艺术品市场是快起慢落的发展模式,尤其是拍卖市场,回归正常和理性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而中国持续两年的调整期似乎已经让大部分市场人士对成交数字很淡定了。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精耕细作、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成为中国各大拍卖公司的新常态。

2014年,不少拍卖公司将拍卖版图拓展到了更多的城市。先是荣宝斋在济南敲响了槌音,随后保利拍卖和北京华辰相继涉足福建厦门,而保利在山东潍坊的拍卖也在积极筹备中。挖出“隐形”买家,吸引更多的人介入艺术品收藏,并且让自己的品牌得到更多买家的认可是这些拍卖公司拓展拍卖版图的重要原因。

2014年3月,保利文化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被视作中国拍卖概念第一股。几个月后,保利拍卖收购邦瀚斯拍卖行的传言甚嚣尘上。虽然目前来看,保利文化的上市对国内其他拍卖公司没有太多借鉴意义,不会引起跟风,收购邦瀚斯之说也尚未有结果,但已经可以从中看到国内拍卖行从大本营开始向外扩张的苗头。

事实上,积极扩大业务范围和版图早已是国际知名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共同策略,国际拍卖巨头们几乎打算覆盖所有能产生利润的艺术品市场领域。比如私人洽购原本主要针对二级市场上的艺术品,但在苏富比和佳士得的香港艺术空间里,那些直接委托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也不时出现。不过,拍卖公司版图扩张的触角深入到艺术品从创作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的利弊,还有待今后市场的检验。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