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术发明之后,艺术家便在借用各种艺术手段“突围”。某种程度上说,一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史可以视为一部艺术家突围史。更妄论伴随着印刷术的进步,各时期视觉资源、经典作品通过书籍的传播,现在随着网络、移动终端的兴起,世界已经形成一个图像的海洋。除去我们惯称的“自然”(Nature)之外(其实我们观看“自然”的方式,也受到了图像传播的极大影响),艺术家如何处理这一“海洋”,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艺术界更多遇到的是西方艺术作品图像的轰炸问题。当时能看到比较精美的印刷图片,或更幸运,能出国看到原作的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都改变了原有的对艺术作品的模糊认识,澄清了对这类艺术形式的误读。 当然,他们也感知到一种重压。面对西方绘画语言的精彩纷呈,一部分艺术家选择了模仿,或者不自觉地撞车,由此也引发了当代艺术批评对80年代部分艺术家的否定。另一部分艺术家在语言自觉的自我提示下,开始了漫长的艺术语言探索之路。
在中国艺术界,“与图像的对话”催生了几个重要事件:
1.80年代初乡土写实主义绘画的诞生;2.与之相对应的杭州“池社”艺术家对四川画派部分艺术家的批判,对平涂技法的选择;3.尽管出发点与“池社”不同,“北方艺术团体”部分艺术家也在风格上选择了忽略激情的冷静笔触;4.上世纪90年代早期“新生代艺术家”以及“政治波普”艺术的出现;5.世纪交接时“里希特式平涂技法”的流行,一直持续至2008年里希特个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6.随之是“李松松式厚涂技法”各种样式的时下流行。 伴随着后两者的,是在“解构主义”的名义下,各种“简单挪用方法”的泛滥,“毛头像”、“梦露”成为最多出现在画面中的符号。7.2006年左右,第四代批评家开始在这个问题上发力,并侧面导致了“抽象艺术”的“繁荣”。 可是10年不到,我们悲哀地发现,大多数抽象艺术便成为了“装饰画”,或者“观念的工具画”。尽管有奥利瓦这个兴奋剂的中国行,但“抽象”正在被市场提前透支。
其实“与图像的对话”远远没有结束……在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受到更多关注的当下,在市场起主导作用,批评逐渐式微的处境中;在国外艺术大师频频来访,引起一个个潮起潮落(里希特风、基弗风、弗洛伊德风、霍克尼风、或者即将爆发的……)的今天!这一“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境遇如何改变?又如何谈论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逻辑?自足特征?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本展览共分为13个单元,共有62位艺术家参与,240余件作品参展。
1. 画击图:陈丹青、罗中立(文献展示)
2. 平涂你:张培力、耿建翌
3. 时代刃:王广义、舒群
4. 皮上色:展望、张晓刚、祁志龙、王少军、于凡、崔岫闻、李占洋、曹晖、卢征远
5. 哈哈镜:方力钧
6 流成河:苏新平、杨劲松、秦琦、申亮、蒋华君、罗奇、薛峰
7. 笔搅面:李松松
8. 缝中针:蒋志、王光乐、康剑飞、陈曦、章燕紫、陈彧君、李青、何晋渭、宋元元、李艺嘉、张业兴、王煜
9. 皮的肉:隋建国、庞茂琨、王华祥、范勃、唐晖、梁硕、吴笛笛、齐鹏、胡庆雁、刁伟
10. 放一起:王川、谢南星、杭春晖、王凯、张梦圆、谭天、李琳琳、刘夏、张宇飞
11. 眼睛骗:胡晓媛、董媛
12. 非图像:谢东明、王克举、刘商英、石煜、裴咏梅
13 没法弄:里希特的徒弟们……(空白展厅)
从上世纪80年代,王广义基于对贡布里希“图式修正”概念的个人理解开始了《后古典》系列作品的创作,到90年代《大批判》使他成为“政治波普”的重要代表人物,中国画家和“图像”的对话持续展开,到现在已经30年了。
在所谓的“图像时代”,“与图像的对话”可以和以前画家的“对境写生”相提并论,不过现在更像是“对镜写生”,这个“镜子”就是图像所构建的“第二现实”。时下绘画界问题出在:更多画家难以审视图像,只是将它作为了现实的替代品,既往速写工具的替代品,绘画的“拐杖”。对图像的简单处理常见两种方法:一是采取“小李飞刀式”的短平快方法,对图像进行简单截取、挪用、嫁接、对比;二是“金钟罩式”的滤镜化的处理方法,在图像之上覆盖上一层个人化“笔法“。前者偏重题材,后者偏重技法。体弱者对“拐杖”更多是依赖,或者产生近乎“恋物癖”的眷恋,而非审视,这无疑和任何图像理论都形成了南辕北辙的关系。
在电子媒体时代,绘画存在的空间愈加狭小,这可能是一种悲哀,但如果运用好这个狭小的空间所给出的“局限性”,或许能带给画家更多的创作可能性。面对“图像”的压力,如何面对现实?如何面对虚拟?好像都不再是单级的问题。作为策展人也只能给出期许,具体的创作缝隙要由画家来寻找,扩大,并实现为具体的作品。“破图”不失为一种选择,“集合”其成果便可以呈现一代画家的努力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