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指尖上的年味儿——绵竹年画的现代诠释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5-05-11

绵竹年画

绵竹两千年,人文厚重,蜀汉烟云,人物响亮世界,大儒张栻,一代精神高度。物之美、菁华数佳酿;剑南春酒,酒中正道,桑田沧海,醇和悠悠。春酒染人,人多灵性,有清以来,一种气息,别样色彩。承载着深厚农耕文明内涵的民间艺术形式——绵竹年画,已从古城流播到四海五湖,线之美,达情表意,色之艳,特立独行,地方宝也。

年关将近,三彩画坊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贾君又工作到深夜。如何通过年画题材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和实用的工艺品,是贾君正在思考的问题。经过10年的资源与经验积累,贾君和她的姐妹们以绵竹年画这个地方民间艺术为依托,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使自己的创业之路越走越远。看着手中逐渐成形的线稿,以及这一间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画坊,在这个具有切割时间的辞旧迎新背景之下,贾君心中滋生出了无限感概。

正如冯骥才在《年画,中华民族伟大的民间创造》中写道:“年年此时,中华大地的画乡便拉开大幕,以无比瑰丽的生活想象创造出许许多多天堂化的人间图画,美滋滋实现了心中的年。”年,意味着春天即将开始,这个以“家”为最小单位的大地上,进行着一场最大体量的狂欢。

年在画中,画入年里



绵竹年画

年画又叫门神画,新年时张贴起来表达祝福和喜庆之意,是民间艺术的一种独有形式。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衍生形成了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

绵竹年画诞生和发展于四川省德阳地区绵竹县,因为这里曾经盛产一种柔软而有韧性的竹子,这种竹子专门用来造纸,以供应作为年画最好的画稿子。因此竹纸和年画都因此得名。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到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时期,产品远销海外。

绵竹年画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题材十分广泛,有辟邪迎祥,喜庆吉祥,民间习俗,神话传说,花草虫鱼等题材。多是反应百姓的平常生活及喜乐善恶的生活情节。

绵竹年画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髓,蕴涵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也是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无不显示其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绵竹年画的社会地位、社会影响是中国民间年画艺术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之一。它将中国文化的魅力推到了世界的前沿,年画独特的艺术语言,是任何画种都不能代替的,它意向的构思,意向的造型和意向的色彩,可以形象的反应人们的希望和理想。

在问到年画对于贾氏姐妹来说意味着什么的时候,贾君没有告诉我“人文情怀”、“文化精髓”等太过宏大的命题,其实原因很简单。2004年,贾君的大姐贾红兵、小妹贾萍相继下岗,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的贾君是绵竹年画博物馆的创作人员,三姐妹以此为契机决定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三彩画坊应运而生了。

他们拿着筹集来的15万元启动资金,租画坊、买材料、请技工,三姐妹也协调分工,大姐“对外”做品宣,三姐“对内”做财务,二姐专注于产品本身,创业之路这么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虽然有艰难险阻,倒也一步步取得了成效,市场的活力也逐步释放。

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在创业刚有起色时,却遭遇汶川大地震,德阳绵竹市灾情不轻,画坊受损严重,对企业的发展打击很大,这是极大的挑战,是否也是机遇呢?

传统年画焕生机



绵竹年画工艺衍生品

“半幅生绡大年画,一联新句少游诗。”绵竹年画讲究线条之美和色彩之艳,意在营造热烈愉快的气氛,如《迎春图》是清末黄瑞鹄受绵竹富商杜敬成之聘,在杜敬成家花半年时间完成的春游风俗画,再现了清代绵竹迎春、游春、台戏、打春的场景。《百寿图》将许多不同空间的物种置于同一画面,其中很多走兽又有自然的天敌关系。这种处理就使作品产生了某种超现实的艺术语汇。

老木板年画已成凤毛麟角,明末清初的年画现在已是稀世珍品,三彩画坊制作的《迎春图》《百寿图》复制的品市场价值也高到十几二十万元的水平,成为年画收藏家的特色藏品选择。

可是年画本身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之物,现代年画已经不能超越《迎春图》《百寿图》等经典名作的成就。如果年画还具有生命力,它该以这种“阳春白雪”的高端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吗?贾氏姐妹认为,年画等传统民俗文化载体应该进入民众的生活,只是不是珍贵老木版画的形式,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机械制品。如何通过传统文化引领时代潮流,影响当代人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是贾氏姐妹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

08年地震过后,得益于政府的灾后重建工作,绵竹年画在制作、学习借鉴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使绵竹年画重新焕发生机。贾君说:“传统年画是在年画前辈总结出的许多珍贵的年画制作方法中,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作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年画在传统工艺上得到的不仅仅是传承,更多的是创新。近年来,绵竹年画在整理、收集、研究、创作的同时,年画从载体到制作方法以及包装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全面的开发和创新,使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了勃勃生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使绵竹年画走向礼品化、日常化、实用化、装饰化、收藏化、广告化和宣传化。”

这样说可能显得有点空洞,举例说来,在题材内容上,传统的绵竹年画通常都是福禄寿喜,现在年画在传统的迎合大众求吉避凶的题材方面,也根据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删减了鬼神形象,增添了更具时代色彩的内容;在制作工艺上,在坚持木版印制、保护绵竹年画独特韵味的同时,开始借鉴现代印刷技术;在弘扬地方传统特色的同时,学习借鉴其它地方年画的长处,比如贾君在设计中也学习借鉴景德镇青花瓷、山东布老虎等的花样纹案,融合进抱枕、桌旗、屏风等家居用品之上,创造出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的、集审美与实用的艺术衍生品,从而使绵竹年画重新焕发生机。08年汶川地震,对三彩画坊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三彩画坊作为绵竹年画中胆子最大的一个,走得早,亦走得远。

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
 



绵竹年画工艺衍生品

绵竹年画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其他家的年画是以雕刻木板套印为主,绵竹年画只是拓印线条全面手工彩绘,所以在其中手工的成分要多一些。三彩年画在绵竹的创立,主要是说明了传统年画在新时代中的创新典范,她们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不仅将传统年画更好的传承,重要的是她们将传统年画与现代生活的融入,使时代与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

年画的传统工艺主要是出自手工制作,以不同的步骤(起稿、刻板、拓片、彩绘、印花、装裱)来完成,这些工艺上的技术非常人能达到,必须要经过长期的技艺学习和培训才能完成,虽然现在时代在进步,科技也发达,但是传统工艺是不能以现代科技来代替的。“但是当传统艺术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创新时,我们会通过不同的载体来表现传统艺术的美,这时我们就不能只局限传统的工艺,而是将不同的载体以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弥补,也就是贯穿于现代科技中的长处。”贾君说。

传统的民间年画它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繁荣、革新的过程,有着极为本质的东西,因此它浓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极具魅力的生命力,不管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根植灵魂的东西它永远都有艺术真谛。

人们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现代审美观念的变化,不仅仅局限在满足于传统审美的情趣上,更多的是生活品质上。正如贾君所说,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当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这已经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带来大好的时机,民间文化是体现了普通劳动者们的聪明和智慧,立足于本土本乡,要注意传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结合,根据时代与社会变迁情形对其进行提炼创新,使其顺应市场的经济环境,注入民间艺术崭新的时代内容,将传统文化凝滞下来是没有生命力的,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才能使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绵竹年画在不同时代用不同载体来诠释和延续艺术的魅力和价值,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一个新运用。细细想来,生活照耀之下的光景就像这指尖下催生的年画,一幕幕,一段段,饱满明快、主次分明、多样统一,演绎着岁月的流逝和昭示着翩跹走来的新时光。

绵竹年画制作步骤:

一、起稿将年画图案用白描法画在毛边或薄绵纸上

二、刻板将画师定稿用粉糊反粘在刨平的梨木或杜木板上,留画稿墨线剔去空白处,完成墨线版。

三、拓片使用宣纸和墨汁,将刻板上的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

三、彩绘将墨线印出的画样,再在画样上点出颜色,刻工再按点出的不同颜色,刻制出彩色套印版,一般不超过五张。

四、印花将每幅画的墨线和套色版准备齐全后,将纸压在刷印画案的固定位置上,再把画板仰放在纸的左边,用手翻纸,蒙在涂匀颜料的画板上,右手用毛刷刷画板上面的纸,如此一张一张在固定位置上将纸刷完,然后再换另一颜色画板,依样刷完纸张后,再换一版,直到全部刷完。

五、装裱先用纸覆托于书画背面,再用绫、绢或纸镶边,然后用复背纸复背,干透后,或装框(镜片)。若是挂轴则安装地轴天杆。

绵竹年画制作工艺

绵竹年画的制作程序和特色全在于手工施彩和勾线按民间艺匠通称有以下几种

1明展明挂为绘工精细富丽的一种

2勾金笔蘸金粉或银粉勾出图案

3花金是彩绘后的再加工用木制花型戳子拓上金或银色花纹现所见花戳子约三十几种分服饰花帽花衣角花袖口花

4印金印过墨线和彩绘后再用原印版复印一遍胶水脸手除外然后撒上金粉或银粉扫净余粉后即显出金线或银线

5水墨讲究笔墨烘染和淡雅的色调

6常形力求设色单纯

7掭水脚即寥寥几笔大写意是绵竹年画的特色绘法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