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藏影》收录的溥仪与兄妹。
《故宫藏影》收录了400多帧故宫的历史照片。
醇郡王戎装像。(图片均由故宫出版社提供)
慈禧爱拍照爱cosplay,曾经把艺术照当礼物送给美国总统罗斯福;溥仪是摄影发烧友,爱拍婉容和文绣,虽然技术比较差。这些皇宫贵族的不为人知的爱好,都被故宫所藏老照片忠实记录了下来。作为庆祝故宫博物院九十华诞的系列展的“光影百年——故宫老照片特展”刚刚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闭幕。此次展览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故宫老照片第一次展出。
这次展览共展出了近300件成影于1863年至1949年间的故宫老照片,记录下了近百年来故宫的风雨变迁,呈现出作为明清两朝帝王宫廷的故宫其独特人文风情。而故宫出版社出版的《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同样也收录了400多帧故宫的历史照片,涵盖了故宫内形形色色的园林、行宫、寝宫等。日前,故宫出版社宫廷历史编辑室主任王志伟带着《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一书来深圳做活动,接受记者专访,讲述故宫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第一个主动拍照的是奕譞
摄影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宫廷?谁是第一个留影的皇室成员?王志伟告诉记者,照相技术自1839年在法国问世,5年后照相技术一传入中国,就与政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1844年,参加《中法黄埔条约》签字仪式的中国代表、两广总督耆英应法国海关总检察官于勒·埃吉尔之邀,拍摄了肖像照,这是中国高官拍摄肖像照之始。目前这张照片被保存在巴黎摄影博物馆,是中国人留下的最早的影像之一。王志伟表示,这段摄影史表明,摄影术进入中国,正是随着西方国家打开中国的大门开始的,同样也是被动接受的。
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世界摄影史初期伟大的商业性战地摄影家,菲利斯·比托跟随英法联军队伍进入北京,在中方谈判代表恭亲王奕与英国公使詹姆斯·布鲁斯(即额尔金公爵)签订《北京条约》后,菲利斯·比托为奕訢拍了一张照片。直到现在,奕訢的这张照片还经常在历史课本以及历史资料上见到。据王志伟介绍,由于在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形象在西方仍然十分神秘,因此这张照片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被多次冲洗,在欧洲市场上大肆售卖,现在保留下来的,售价能达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人民币一张。
而最早主动拍照的王公贵族是醇亲王奕譞,光绪年间新设立海军事务衙门,奕譞出任总理大臣。由于负责洋务活动,与洋人交往密切,他接触并迷恋上摄影这一西洋时尚。醇王府所雇的专职摄影师广东人梁时泰经常跟随在醇王左右,随时为奕譞摄影留念。王志伟介绍,在故宫保存的4万张(种)老照片中,其中一幅拍摄于同治二年(1863年)奕譞管理神机营时的北京南苑军营,他时年24岁,这是迄今保存的奕譞年轻时代唯一的一张影像,也是宫廷藏照中时间最早的一幅,为研究我国军事史、摄影史提供了真实宝贵的资料。
慈禧利用照片进行外交活动
摄影术真正进入到紫禁城内的标志之一,是1903年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开始接受摄影,当时还有专门登记的“圣容账”来记载拍摄的地点和时间、由谁掌镜、冲印的张数等具体的情况,这成为后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原始档案。
据王志伟介绍,按照圣容账的记载,慈禧太后的照片由当时清朝驻法大使之子裕勋龄掌镜,裕勋龄是裕德龄的哥哥、大清皇宫的首位御用摄影师,现存的慈禧照片全部由他拍摄。在1903年这一年内,一共拍了50多张的原始底片,冲印出来的则有700多张。而这700多张照片,相当的一部分送给了各国的外交官和王公大臣,其中一张还登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赠送照片成为慈禧太后向各国“公关”、营销自我的一个特殊手段。
而在这700张中,有一张照片有着其相当特殊的寓意——慈禧太后在镜头前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把这样在当时被视作为私密的举动展现在镜头前,象征着慈禧太后对来自西方的新奇的摄影术的厚爱。王志伟表示,根据记载,这种照片慈禧命人冲印了106张,占了她留下的所有照片的七分之一,可见十分喜爱这张照片。
慈禧太后还把拍照当成了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玩起了“cosplay”。在慈禧留下的一张老照片中,曾将自己扮成观音菩萨,令李莲英等人扮成韦陀。据悉,这一照片有很深寓意。此前,她利用义和团攻打外国领事馆事件,让她蒙上了邪恶的阴影。她回銮以后,竭力装出开明、善良形象。将自己打扮成观音菩萨,就是她改变自己形象的一种姿态。
溥仪大婚当天还在四处拍照
相比慈禧照片的政治含义,溥仪的照片就显得非常生活化,体现出一种私人影像的风格。溥仪作为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在逊位后,曾接受过来自英国人庄士敦的私人教育。在庄士敦的熏陶下,年轻的溥仪对来自西方的事物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穿起了西装、吃起了西餐。而照相机更是成为小皇帝爱不释手的“玩具”,溥仪用它在紫禁城内拍摄了许许多多的照片,这些照片是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纸质照片的一大来源。
溥仪一生留下的照片有几百张,其中大多是他自己拿着照相机创作的,还有些照片是别人拍的溥仪拿着相机拍照的模样。溥仪摄影创作的高峰在1922年,他16岁结婚的那一年。在自己大婚的当天,溥仪还在用照相机四处拍照留念,拍下了大婚时的乾清宫、洞房的宫殿等地方的影像。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大婚当天的照片里唯独缺少的,是他和皇后婉容的结婚照,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溥仪和婉容的结婚照,都是后来拍摄而成的。
此外,溥仪还是不折不扣的器材控,王志伟介绍说,溥仪本人收藏了各式各样的照相机,都是他用内府的钱购置来的,虽然十分热衷于照相机和拍照,但溥仪拍照技术并不怎样,很多照片都是游戏之作,按现在的眼光来评价,取景、构图、曝光都很一般。溥仪最爱拍的,是人物像,尤其是婉容的照片。他拍的照片里还有皇后婉容的洋浴缸、皇妃文绣的洋娃娃,逊清皇室生活洋味儿十足,此外溥仪自己的生活片段、玩的玩具、居住的宫殿,事无巨细,都被他用照相机记录下来,可谓是生活中的“摄影爱好者”。
百年间的物是人非
除了人物照,故宫老照片中还包括了一系列过往故宫建筑的影像资料。100多年来,故宫的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建筑由于拆迁或者被侵略者毁坏的缘故,早已烟消云散了,现在要想再一睹它们原来的面貌,都只能通过留存下来的老照片来实现了。比如摄于1904年的西苑海晏堂照片——西苑包括北、中、南三海,位于中海的海晏堂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在原仪鸾殿旧址上仿长春园海晏堂建起的一座西洋楼。楼成后,这里作为慈禧太后接见外国公使夫人和女宾的场所。此帧照片为我们展现了巴洛克风格在清代宫廷建筑中的最后辉煌,可惜该建筑现已无存。
去年,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紫禁城》杂志官方微博曾经发过一组故宫穿越照。这几张照片大多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皇后婉容,以及溥仪兄弟浦杰、外籍老师庄士敦等人在御花园、天一门、储秀宫等地方的留影。将历史老照片拼接在现实的场景中,制造出一种时空穿越的效果。而“穿越”了之后,同一张照片里既有带着孩子的今日游客,也有抱柱玩表的溥仪。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建筑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只不过是站在建筑前面的人变了。”王志伟告诉记者。对于这种时光逝去而照片永存的错愕之感,王志伟感慨道:“故宫百年,这些人曾经就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