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许钦松:当年美院的办学目的是培养艺术家 现已变成素质教育

来源:新快报 2015-07-27


总评银奖 黄威龙郭文英《白轴》影像

总评金奖 邱欢欢《留守》 国画

就广东而言,每年美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数千人,但最终能够在艺术创作道路上坚持走下去的却寥寥无几,针对这一现状,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早在2009年便开始设立个人名义的创作奖,为更大力度地改变这一现状,今年还从以往只奖励广州美院一所高校扩展到省内8所高校,他在接受记者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思维的多样性、大胆创新方面,现在的毕业生应该要好于我们当时。”

简介

许钦松1952年生,广东澄海人。现为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创作的潜质、发展的空间,是评选考量的焦点”

记者:“许钦松创作奖”已经开设6年,相比往届,今年的入选作品水平有何不同?

许钦松:先是八大院校自己评选一二三等奖,然后再集中一起,在同样的标准下评选出真正获奖的一二三等奖,这一次本科和研究生的金奖都来自美院,这说明美院作为专业的美术学院,水平始终相对比较强。而从这一届的情况来看,获奖作品比较强调基本功。

作为美术类的大专院校,基础训练和艺术创作是衡量学生成绩的两大块。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说,除了基础素质之外,初步创作的水平也要有所体现。

他们对创作的理解、构思的独特、艺术语言的运用,都是考量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创作的潜质、未来发展的空间,是我们评选考量焦点。这些方面,这一届表现都较不错。

记者:这一届与以往有两点不同,一是在评奖前便提前一年进行高校巡演,第二是从以往只针对美院,延伸到了省内8所高校,这种变化的考虑是怎样的?

许钦松:创作奖的来源最初是因为,当时广州美院在毕业生作品收藏方面遭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主要是缺乏经费。这严重影响到美术学院美术馆的收藏体系,因为持续收藏毕业生的优秀作品,对于这么一座美术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美院的领导班子找到了我,希望能够利用各种资源来帮助母校缓解这方面的困难。我当时为了报答母校,便答应了。但一开始非常低调,并没有动用其他社会资源,都是用我自己的收入来做,但经过几年的投入,其他高校了解情况以后,也希望我能够帮他们学校办这样的奖学金。所以,去年才决定延伸到8所高校。

“扩招使教学资源被稀释,毕业生水平与当年有差距”

记者:就毕业5年内的年轻画家来看,与您当年美院毕业的那个年代对比,有何差别?

许钦松:首先要强调一点,广州美院这6年来获得我这个奖学金的人当中,相当部分现在很有作为,就去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来看,有不少人入选甚至获奖的,有的更获得了单项画种的银奖,例如郑峰,他的版画就获得了银奖,他当年就是“许钦松创作奖”的得主。所以,这几年来,获得我的奖学金的年轻画家,现在也正在逐步形成广东美术队伍的重要力量。

如果要与我们当年来比,由于那时候美院招生非常少,每个专业的人数才十几人,而报考的人也不少,竞争比现在要激烈得多,因此,那时候能够进入美院的都是优中选优。从教学资源方面看,现在也无法跟那时候比,当时教职工的人数比学生还多,当时美院的教学方向非常明确,就是培养艺术家。很多名教授都会手把手地教我们,例如王肇民老师当时给我们上水彩,也是面对面,给我们一点一滴做示范。

现在因为报考人数多,而且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好才选择读美术,学绘画的时间又不长,不像我们当年从小就开始练,所以当年的学生水平基本要比现在好。而且扩招后,教学资源被稀释,现在的学生就很难再有像我们当年那样有名教授手把手地教的机会了,这一点也会使得他们的水平跟当年有差距。

当然,因为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学生无论是思想表达,还是观念技巧,都相对要比较开放,从思维的多样性、大胆创新方面,现在的毕业生应该是要好于我们当时的。

“当年美院的办学目的是培养艺术家,现已变成素质教育”

记者:就广东而言,每年从美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就数千人,但最终能够在艺术创作道路上坚持走下去的却寥寥无几,您怎么看这种现象?是扩招过于盲目还是学生耐心不够?

许钦松:我创立奖学金的初衷就是因为这一点。希望能够在学生临毕业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希望他们毕业后不要跟艺术说再见。能够在美术创作这条路上坚持下去。希望能尽一己之力让这种“寥寥无几”的现象得以改善。

记者:导致“能够在艺术创作道路上坚持走的却寥寥无几”的原因有哪些?

许钦松:这里涉及学院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已经产生了变化,当年美院的办学目的是要培养艺术家,现在已经变成了素质教育,一种职业性的培养。所以,很多人读了相关专业之后,出来工作是用不着的,比如读了国画、版画之后,专业本身可能在职业方面用不上了。

第二方面,我们社会确实没有办法容纳那么多画家,社会大量需要实用性人才,纯粹的艺术家确实需要不多,这样也迫使了不少毕业生在面临步入社会时就需要作出选择和往实用性方面改变。

“只要能坚持,展示自己的平台还是有很多”

记者:从年轻画家的成长机会来看,您怎么看现在的年轻画家与你们当时的区别?

许钦松:从机会来看,现在能够展示作品的平台比我们当年好多了,无论是展览,还是画廊,现在都慢慢成熟,这些当年都没有的,可以给艺术家展示的平台非常少,一个省级的展览一年都不一定能有一个,那时候展览量少,次数少,资源也少。现在则完全不一样,我们也曾统计,一年下来,全省具有一定规格的展览,差不多有200个,这已经不包括小型的、地方的一些展览了。在广东,展览的量特别大,所以可供年轻画家展示的展览平台是非常多的。

记者:在您看来,岭南的年轻画家相比省外其他地方的画家,有怎样的特点?

许钦松:近年来,省美协、省画院都特别注意培养年轻人,包括广东画院青年画院的推出,还有近年大量针对年轻人的各项展览。所以,目前在广东的年轻人,只要能坚持,只要有才华,展示自己的平台还是有很多的。这也是广东美术发展势头越来越壮大的原因。从省份来看,广东这一方面做得应该是很好的。

“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有多种渠道对教育进行扶持”

记者:您怎么看近年国内越来越多私人奖学金设立的现象?

许钦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应该是要有多种渠道对教育进行扶持。比如政府要拨出相当一部分资金扶持学生;第二,就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艺术家也应该带头对年青一代进行扶持;第三则是社会资金对艺术家的关注或者扶持,在这一块,我也正计划建立一个艺术基金,除了我自己的付出之外,也希望社会上的有识之士能够一起参与帮扶学生。

记者:对于刚刚毕业、马上踏入社会的年轻画家,您有没有什么赠言?

许钦松:对于一些把艺术创作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方向而努力的年轻人,我想说,要做好心理准备,把艺术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要下非常大的决心,要排除掉各种干扰,不能用短视的眼光对待名利,只有坚定不移地进行艺术创作,出头的机会总会有的。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