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夏可君和钟照合影
2015年10月17日下午,由著名策展人夏可君策划的“空镜记:钟照个展”在白盒子艺术馆拉开帷幕。
展览现场
艺术家钟照在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谈到,本次展览的作品主要是以不锈钢为材料,彻底把山水画的文化记忆置于更为坚实也更为异质的基础上。在创作的过程中他带着口罩及隔音工具,不断打磨不锈钢,但是还能倾听到无法忍受的噪音,在此过程中也正是希望重新刻画出有着古典山水余象的冷感画面,及对现实景观的再反思。此外展出的综合绘画作品,他也不单单用画笔进行创作,还用到自己制作的工具,刮、拉、撑、揉、搓等呈现出异样化的风景。
展览现场
夏可君认为,艺术家钟照山水画获得了更为坚硬的质地,传统山水自然观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前提下,但我们身处一个工业技术社会,一切需要被重新打造,古典山水自然需要获得一面镜子得以重新观照自身。艺术家钟照这种反复打磨所形成的画面,透明,坚硬,化解传统的皴法,又余留皴法的痕迹,打磨出来的刻线,宛若古代的石刻线或者铁线描,经过腐蚀后,如此硬朗,但线条又婉转,保留水纹的波动感,在不锈钢如同镜子一般的反光中,这些水波又变成了光波,还在流动,让钢铁的质地又获得了柔婉的触感,感觉不断悖论性地反转,正是这个反转体现了现代性的生存悖论,从水墨的柔弱到钢质的硬度,从钢线的烙印到蜿蜒的波动,凝缩了噪音,以其金属的冷感,却带来另一种工业时代的美感:这是金属打造的山水,而且钟照还以《空山》与《空水》,《空景》与《空城》来命名,回照了古典时代空寂与静冷的意境,这是在空灵目光下打磨出来的空无之镜,这是让极端制作返回到极端自然的冷感,传统山水画的余味还有,但其触感却全然不同了。
展览现场
展览作品
钟照命名为“《空……》”的几个系列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对于传统艺术,对于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与多重对照:现代工业技术与古代自然造化的照应,光感硬度与气感柔软的照映,生机流动与坚实凝固的对照,颜料拉扯形成细腻起伏的造型与电钻打磨形成的刻痕之间的反照,现代都市建筑的疯涨与山水丘壑的退隐之间的比照,亚麻布打磨的浮尘颗粒感与不锈钢打磨出来的刚性线痕之间的回照,亚麻布的镀铬漆覆盖与不锈钢质感的照度,形成了自己对世界的空明“照看”。所有这些方式:打造,制造,对照,光照,反照,返照,回照,照映,照应,都在一种空明彻照的目光下,以逆觉的方式进行,钟照为我们建构起一个艺术感知逻辑上的深刻反思与逆觉之道。
展览现场
钟照面对了古代山水画的自然观一去不复还的苦楚,但显然他更为坚强,也更为坚定,毅然选择另一种质地来打造,不锈钢的吸光感带来了镜面一般的透明感,打磨与吸光的波折随着观看光线的变化,会带来不同的多维视角,印痕的波折,不锈钢的冰冷,浅灰色的色调,不可摧毁的硬度与金属的冷感,与传统山水画对照,如此不同,但又回照了传统空茫与荒寒的意境。
展览作品
除了在不锈钢上打磨出山水余意,钟照同时画了布上油画,并且也去打磨亚麻布。这就出现了几个层面镜子一般的相互对照:首先,这些布上油画的古代山水是以独特撕扯的笔触画出,这是钟照在油画上所发明的新笔法,细微起伏的肌理感似乎是为了平衡不锈钢打磨的平滑冷感,毛茸茸的“笔法”再次恢复了山水自然的生长感。随后,他以此自己发明的技法,改造现代都市,面对都市的膨胀,画出了《空城》之废墟的诗意,同样也是艺术家对现代都市的空明想象,这是上天一般的空明之眼来观照这个日渐颓败的现代世界,以同样撕扯岀的毛茸茸笔法,有着抽象画的线性感,塑造出都市建筑物的繁多形体,但画面整体上富于节奏感与线条感,以线条不同的走向来造型,充分展现了画家形式直觉的天赋与手感,同时又是以生动的模糊触感来促发出另一种救赎的隐秘渴求。其三,如果前面是把古代山水画与现代都市风景对比,进一步钟照则与不锈钢的打磨对照,就不再“画出”山水与风景,而是直接“打磨”亚麻布,与之前不锈钢的硬度不同,对亚麻布的打磨带来了更为柔软的毛茸茸触感,更为细微,有传统山水的余痕,粗粝的颗粒感似乎是盲人摸索出来的痕迹。其四,钟照还对这些打磨过的余痕,既有山水画也有都市风景的作品,再次打上一层金属镀铬漆,使之接近不锈钢的质地,在凸凹起伏之中,这些残山剩水,废墟一般的遗骸,获得了更为坚固的存在,宛若浮雕一般,或就如同一座座冷冰或冷铁浇注成的纪念碑!
展览现场
传统自然观在工业时代获得了新的品质,不锈钢与亚麻布,亚麻布与颜料,颜料绘画与颜料上的镀漆,多重的镜面对比,钟照这种打磨、打造与造镜的对照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自然与技术重新结合的可能性。
展览现场
在有些作品上,钟照还以打孔来模拟山水画上的古老题跋,并以塑形膏封住打磨下来的灰尘,凝缩了噪音不散的音质,仿佛还在画面回响。这些打磨过的新山水与新风景,这些经过空明之眼拂照过的新景色,乃是钟照给古代山水重造的一道保护层,但这是以一种逆反与“逆觉”的方式,所谓“反者道之动”来进行的,却反而使之更为坚固,更为不可摧毁,有着纪念碑的坚实冷感,这正是现代性悖论的逆觉实现,只有此逆觉才可以逆转现代性灾变带来的摧毁颓败感。
展览作品
当代犹太诗人策兰在《黑暗的接牛痘者》一诗中写出了这种吸纳噪音的写作方式:“写作的/ 玻璃般坚硬的擦刮声”,锈铁刮擦玻璃的声音,其实来自犹太人卡夫卡对写作之不可能的经验,神圣之言被腐蚀了,现代写作者要承受的是让语词吸纳那种刮擦玻璃器皿时难以忍受的噪音,如同卡夫卡小说中犹太女歌手约瑟芬妮耗子式的最后挽歌,更为接近噪音,但却也更为触及了物质本身的真实性与现代生活的混杂感,而中国文化“和光同尘”的智慧,以空明净化了这躁动的尘埃世界。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3日。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