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3日,“进行中——日本青年艺术家群展”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分馆证大当代艺术空间开幕。
提及日本当代艺术,大多数中国观众首先想到的是草间弥生、村上隆、奈良美智等耳熟能详的名字。而年轻一代的日本当代艺术家又在开展着哪些实践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在东京艺术大学教授田甫律子(Ritsuko Taho)女士的引介下,侧重于展示和推广实验性艺术、培养青年艺术家的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分馆——证大当代艺术空间推出了“进行中——日本青年艺术家群展”。参展的4位艺术家川越健太、西尾美也、柴田悠基、牛大悟或毕业、或就职于日本最高艺术学府东京艺术大学,他们通过摄影、装置、灯光、声音等多种媒介带来的4种表达,让我们以4种视角去认识日本当代艺术新趋向。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关注李龙雨表示:“希望借此契机,让观众有机会更多地了解亚洲当代艺术及实验性艺术实践的发展趋势。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也希望美术馆更好地发挥平台的作用,呈现更多的年轻艺术家,也让他们的声音为更多的观众所听到。”
展览现场
川越健太,时间差
视角一:捕捉摄影的“造型性”
在本次“进行中——日本青年艺术家群展”中,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川越健太的摄影系列。他曾说过,虽然“乍看之下很像,但摄影和裸眼所见其实大相径庭。摄影未见得是现实世界之再现”。这构成了川越健太创作的出发点:捕捉摄影的“造型性”,尤其是对时间的“造型性”。这一特点在《时间差》系列中表现得尤为显著。虽然作品标题写着“时间差(书本)”、“时间差(彩珠)”、“时间差(彩纸)”,似乎应该一目了然,实则不然。乍看之下,观者很难分辨自己眼前所看到的究竟是何物。这些抽象图像是由扫描机对实物进行扫描而获得。
展览现场
视角二:可触可感的交流媒介,反思个人身份性
擅长缝纫的西尾美也,不论在其装置、行为还是摄影作品中,“衣物”和“面料”都扮演着核心角色。展厅中悬挂的大块拼接花布由艺术家收集的旧衣物缝补而成,仿佛片片彩旗飞舞。服装作为典型的快消品无疑是商品社会一大象征;但同时,不同个体的穿着经验又赋予了服装极具个人色彩的属性,使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个人记忆与痕迹的载体。从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到个人的私物、最终又通过缝接变成一种集体记忆的象征,艺术家通过这种可触可感的交流媒介,激发观者反思个人身份性。
展览现场
视角三:对传统信仰与当代现实、自然与人工之间关系的反思与批评
摆放着柴田悠基作品的展厅,犹如走近一间新闻室。闪烁着“Help Me”(帮帮我)字样的LED装置和体现战争元素的漆画让人不禁联想到近来频频占据报章杂志头条的新闻事件,但艺术家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另两块LED板道出了其创作背后更深刻的初衷:在一个充斥着“引述”的时代里,人们的经验和体会往往经由间接而非直接的途径获得。这些经验和体会在经过我们的阐释和加工后,又作为信息和知识再次传播开去。或许,我们只是附着在书本上的“封筒”(封面)和“program”(程序)。而以现代的方式和材质对传统日本漆画的概念进行全新演绎,这亦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信仰与当代现实、自然与人工之间关系的反思与批评。
牛大悟,耽,影像装置
视角四:从医学和艺术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诠释和演绎
2008年获东京艺术大学硕士学位的牛大悟与中国特别有缘。毕业同年,他获得日本文化厅新近艺术家海外派遣研修员资格,来到中国开展研究和创作。他是此次参展的4位艺术家中唯一会说中文的,也是作品特别能够让中国观众产生亲切感的:针灸针、火罐瓶,中国元素随处可见。“静”、“慢”构成了参观牛大悟展厅空间的主基调。若非如此,观众就无法感知那密封于玻璃罐中的针灸针的细微颤动,无法聆听自己体内“火”的跃动,无法体会灰末和玻璃渣子微妙而缓慢的变化的声音。艺术家称中国哲学如“星空一样广阔”,令其心神往之;而他的装置可以看做是从医学和艺术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诠释和演绎。
4位艺术家,4种表达、4个视角,展览将展现新一代日本艺术家对艺术、对生活、对世界的感受和思考,同时也使上海的观众得以一窥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当代艺术最新动向。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2月10日。